浅谈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体会

2009-08-20 09:46冯明波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3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

袁 铭 冯明波

摘要:文章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全面论述了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旨在全面开拓教育改革的新局面。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0-0180-02

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级高校如何在新时期抓住历史机遇,开创教育改革新局面,将

大学生培养成高素质、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是当代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

一、素质教育与当代中国

在我国有关素质教育的探讨已经有很多年了,关于素质教育的定义大致可以概括为“素质教育就是运用文化手段促进人的自然素质的社会化,使人的自然素质得到改造,融进社会的新质。它是在承认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的前提下,进而主张教育是提高人类自身素质的过程,它把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职能”。[1]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高校素质教育的任务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进入新世纪,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全世界正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战争——人才争夺战。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

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地位。说到底,国家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就是突出人才的重要地位。

二、当前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弊端

近年来,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推动了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国家教育经费的大量投入、民办院校的异军突起,以及高校扩招等举措使得受教育群体的规模不断壮大。然而纵观我国高校中的教育体制,虽然整体看好,但仍存在诸多弊端:

(一)应试教育——难以打破的僵局

与素质教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应试教育,尽管国家三令五申给学生减负,改变现行教育之弊端,但具体应用起来,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应试教育的产物——高分低能现象依然普遍。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的顽疾,其产生根源由来已久,教育系统不健全以及传统价值观念的影响是应试教育产生的土壤。自中国诞生科举考试制度以来,便产生了“学而优而仕”的准则,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令学生不堪重负。衡量一所学校好坏的标准也常常用升学率作为指标,这使得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应试教育的泥潭。从学生自身的角度看,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学生若想改变命运,最捷径的方法就是通过高考实现鲤鱼跳龙门的夙愿。由于现实的残酷,对于高考之外的事情,学生自然无暇顾及,而一旦考上大学,由于从小缺少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又摆脱了升学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追求60分万岁的标准,对于前途不懂得规划,白白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这一切无形中为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大了难度。

(二)被动教育——束缚思维的壁垒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常常以被动教育为主,从小学起便形成了老师说教,学生听讲的固有模式,即便到了大学,这种现象也很难得到改观。因此,很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在无声无息中形成,有时甚至写一篇文章都要按照规范去套用格式,严禁出格,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师生之间缺少良性互动。被动教育的后果就是让学生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象力匮乏,动手实践能力差,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可以频频获奖,而发明创造的能力却远远不如西方国家的孩子。

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其根源也是多方面的,一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一些问题,多年来一直沿用着老的教学套路,少有创新;其次,在思想观念上,由于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自古以来就遵循着“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传统观念,教师在学生面前是权威的象征,学生轻易不敢冒犯师尊,只能听从于老师的言行指令,久而久之就变成了不会思考不会质疑乃至不会创新的“书虫”。

(三)偏科教育——人为导致的狭隘

众所周知,现代科学知识发展的总趋势之一是既在单一学科领域不断深入又在多个学科领域综合交叉。若要全面、真实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必须具有多学科的视野。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现在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偏缺,其结果就是思想由偏执而僵化,由僵化而愚钝。“在华人地区,尤其是中国,严重的应试教育和过早的文理分科所造成的种种弊端,更将实施和优化通识教育的紧迫性提上大学行政领导和教授们的议事日程。”[2]

造成偏科现象的原因除了分理分科,专业划分过细之外,社会的导向性也占了主要因素,受现实的影响,为了谋取一份好工作,为了迅速致富,许多大学生不顾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倾向于功利实用的择业标准。而社会在用人方面也不够规范,不管是招工还是提干,往往以学历、专业来设定门槛,或是把各种认证的证书作为用人标准,其结果就是大学生在就读期间,疲于应付各种考证,从英语四六级到托福、GRE,从计算机等级证书到律考、驾照等等,只要对找工作有用,就当仁不让地去获取,在这个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自然无暇顾及知识结构的完善,人文科学的积累。英国学者罗素曾经批判现代教育使学生“没有思想的自由,也没有时间使他们智能方面的爱好得以畅所欲为,从第一次进学校起一直到离开大学为止,从头到尾,没有别的,只有一个长时期的忙碌于考试的赏赐和课本上的事实”,以致“一切自发的愿望都受到伤害和挫折”[3]。

(四)异化教育——亟待铲除的隐患

“教育异化”一词特指在教育领域中,教育失去了它在本义上培育下一代使之更好的创造自然和社会的手段,而反过来操纵了下一代人,人被教育所操纵,教育把人异化了。许多教育家、哲学家都已经认识到教育本质的被歪曲,导致人性的扭曲和个性、创造性的丧失。

上大学前,学生们一直生活在相对单纯的环境里,当他们步入大学后,接触社会的机会不断增多,思想便开始受到影响。恰逢我国正处于新旧两种体制转轨的时期,社会各个领域的制度还尚未健全,各种社会不良现象无形中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除了社会的功利导向,高校内部育人环境的欠缺也是阻碍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大学阶段的师生关系是比较淡漠的,老师上完课就走人,师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很多老师不认识自己所教的学生。另外,不少大学教师在社会上有各种兼职,思想的重心根本不在学生身上,如此这般,落实素质教育又成了空谈。

综上所述,僵化的应试教育、呆板的被动教育、狭隘的偏科教育、危险的异化教育都严重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在国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同时,要以冷静的头脑面对现行教育体制中仍然存在的问题,要以客观的态度回应问题所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将素质教育有效地落到实处。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依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新一届中央首次提出的新的发展观,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是统筹兼顾。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新时期的理论依据,牢固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紧紧围绕“科教兴国”的教育宗旨,真正将素质教育贯彻执行。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精神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素质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核心教育,是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全面肯定和尊重,充分体现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点。而人才的培养,重在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加强。

创新是当代的主旋律,世界科技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特别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创新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高校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打破束缚思维的壁垒,敢于尝试,富于挑战,这是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难题。

(二)加强大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人类知识总量飞速增长和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单纯靠学校的教育就拥有博学是不现实的,必须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紧迫意识。自学是学习的基本途径,也是成才的必由之路。

人在大学阶段只能获取部分书本上的知识,而其余大部分知识都要依靠在工作以后不断学习才能取得。因此,对一个人来说,学习是终身的功课,我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终身学习的教育制度。学校要进一步向社会开放,发挥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多种功能。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要加强相互衔接和沟通,为学习者提供多种多次受教育的机会。要以远程教育网络为依托,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教育系统,为各类社会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中国民族具有崇尚教育的优良传统,21世纪的中国应该成为人人皆学之邦。

(三)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我们的古代先哲把教师的职责归纳为“传道、授业、解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的职责决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要“育人”。只有那些德才兼备的教师才能培养和训练出高素质的学生,构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必须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注重吸引优秀人才当教师,鼓励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鼓励有志青年到农村、到边远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要高度重视教师培养和培训,加大对师范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要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参考文献

[1]摘自中国素质教育网.http://www.qeoc.com.cn.

[2]龚放.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大学出版社.

[3]罗素.社会改造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作者简介:袁铭(1977- ),女,山东日照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研究实习员,硕士,研究方向:高教管理;冯明波(1977- ),男,黑龙江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轮机工程、教育管理等。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