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国家(区域)竞争力提高的主要推动力,成为竞争战略的基石和产生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创新是所有组织面临的最有挑战性和最复杂的问题,企业自主创新团队的建设是一把通向未来成功的钥匙。
关键词:自主创新;团队建设;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8-0115-03
一、创新团队的特质
成功之后衰败,创新之后怠慢——此模式长久以来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这是一个全球性的通病。因此若想维持企业长期的成功,必须变革企业文化、必须坚持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和管理创新。创新有其不可预测性,必须敢于承担风险;创新又没有标准答案,因此企业创新的根本在于对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的变革,关键在于企业创新团队的建设。
(一)创新团队的“7C”特征
只有通过合适的战略和方法,才能保证创新团队的构建,具有可靠输出创新方案的高效团队才能出现。创新团队通常具备七个结构性的能力[1]或“7C”:
1.协作(Collaborative):跨越知识边界作为一个团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无论对原创性概念的产生还是解决原创概念所涉及的复杂和不确定性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决策、执行和反馈必须由团队制定,否则,复杂并且常常是发散的问题,将会迅速搞垮一个团队。
2.团结(Consolidated):这是团队结合的愿景和期望,实际上归结为团队所拥有的价值。没有相互帮助,团队成员就不会很好地发挥作用。
3.诚信(Committed):团队成员要保护创新的成果,不能互相猜疑,还要诚实守信。
4.称职(Competent):如果团队没有与既定结果相关的某种专业水平和能力,这个团队就不可能正常运作,不可能产生创新成果。
5.互补(Complementary):是指团队在执行任务和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相互补充、使各种各样的技能、诀窍和才能凝聚在一起,形成创造力。
6.自信(Confident):一个高效的团队应具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态度,杰出的高效团队,还应具有无限的耐力。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任何一个领域,当团队成员缺乏信心时,绩效会急剧下降[2]。当然,自信是通过协作和学习产生的。
7.团队精神(Camaraderie):团队精神与其他所有能力一样重要。团队成员间若没有友爱和共鸣的感觉,就不会相互支持和帮助,团队的绩效就会下降。此外,团队精神可拓展成员的创新性思维,就可能产生创新的成果。相反,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就不敢承担风险,创新力也随之消失。
(二)创新型公司与一般公司的区别
美国加州大学的安德烈和米尔斯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了创新型公司有别于一般公司的特征。他们发现两者在企业日常工作和作业流程方面的主要区别:
1.团队领袖的重视和支持;
2.强调市场分析和对客户的敏感度;
3.采用创新的方式;
4.实施创新;
5.市场的成功来自对最终用户的透彻了解;
6.创新设想本身的好坏至关重要,而不是发起人的权威;
7.具有创造力的人若要成功,需要广泛的支持和组织为此做出的承诺;
8.决策应该一步一个脚印,不可操之过急。
二、创新团队的建设
(一)优化创新团队的规模和结构
理想的状况是[3],一个团队不应该超过12个人,而一个高效的创新团队决不能超过17个人。实际上,在商业和公共系统等各领域中,都能看到团队规模的效应。如非洲土著部落狩猎队伍的规模从不超过12人,队伍一大,狩猎的效果就开始下降[4]。这里提供一个由7~17人组成的子团队的三层等级结构[5],这种扁平的结构意味着组织中对上、对下和平行沟通都非常有效(见图1)。
(二)创新团队的领导
1.创新开放式的团队领导。很明显,任何一个创新团队的目标都是完成不同以往的工作。但是领导的目标远非于此,它还意味着以不同的方式进行领导。创新团队的领导,在决策制定和行动发生的过程中,一直关注团队的成长和改善,为创新营造和提供空间。因此,在公开的指导和权威的控制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6]。表1描述了自上而下的模式和公开的领导模式之间的差异:
2.培养和选择团队领导人。对企业来说,从外部招聘团队领导人是一个好的办法。但是,随着团队在组织内的成长,从内部培养和提拔是相当重要的。这对激励员工可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意味着给创新团队提供了机会和支持。天生的领导是极少的,实际上大部分领导是在实践中铸就的。
(三)追求不断优化团队组合与人事选择
实际中并不存在一个真正优化的团队。在任何创新团队中,真正优化是不存在的,因为创新本身就是一项新颖、新型的活动。对适合一个系统创新的员工进行有效地组合和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主要有以下要求[7]:
1.候选人有必要的能力完成项目设计并带来成功的结果;
2.候选人具有一个与其技能和才能相匹配的全面的性格特征;
3.候选人具有其未来从事的项目任务所需要的全面的性格特征模式;
4.候选团组具有全面的技术、商业、经营能力以便项目获得成功的结果;
5.候选团组具有一个满足项目全方位需求的充分完美的性格特征模式。
(四)儒家团队调和学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能很好地协调企业内部团队的相互协作和相互信任,提高团队整合能力。中庸之道能使企业的各个环节更好地磨合,故被许多国外的大企业引用[8]。图2从企业人际关系调和的角度分析了儒家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三、宁波市创新团队建设
随着以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国家(区域)竞争力提高的主要推动力。继2006年宁波市提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后,培育区域创新主体,推动创新团队建设成为全市人才工作的重点。
(一)宁波市企业创新团队建设的经验
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研发队伍的建设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创新能力。为了解宁波市创新团队的现状和特征要求,探索加快推进创新团队建设的有效途径,项目组于2008年11月对全市企业创新团队建设的情况进行调研,基本摸清了创新团队建设的基本情况。
通过对全市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网上调查表调查及实地调查,得到宁波市企业创新团队及建设的结论如下:
1.创新团队建设快速推进。
2.创新团队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3.研发经费来源比较单一,经费支出多用于内部研发。
4.创新团队研究方向多为产品开发。
5.创新团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二)宁波市企业创新团队建设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1.科技基础薄弱,创新人才存量不足。宁波市目前有15所高等院校,其中本科院校6所,仅3所高校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其中,宁波大学2007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工程力学等3个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结束了全市高校无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历史。截至目前,全市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只有7家,尚无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08年全市人才总量60余万人,其中两院院士(共享)20余名、博士1000余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800余名,博士、硕士仅占人才总数的1.69%。
2.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发育缓慢。2008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仅300余件,占全部授权专利的比例为3.31%,低于全省5.26 %、全国10.59%的平均水平。与此同时,企业因高素质研发和创新人才缺乏,对外部技术资源依赖严重,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3.企业的创新主动性不够强。因为创新活动具有比较强的风险性,且创新投入比较大。因此,很多企业虽有创新意识,但不敢承担风险,主要是依赖技术引进。由于创新能力不足的限制,企业的创新活动主要集中于产品性能的改进、升级,开展自主创新活动的企业数量并不多。
(三)对策建议
针对宁波市企业创新和创新团队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分析其影响原因,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1.加快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促进高层次研发人才的引进工作。企业要继续加大引进创新型人才,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体制,重视对引进人才的再培养工作,使引进的人才能够尽快符合企业的创新需求,实现学有所用。同时,通过“宁波高交会”、“宁波—武汉科技周”等活动,继续加大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力度,并促进区域内高层次创新人才的有效流动,优化团队结构,增强企业创新团队带头人的研发能力。
2.加快企业创新载体建设,为创新团队提供创新硬环境。创新载体建设和创新团队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创新载体是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物质基础。因此,企业应继续加大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载体的建设,推进创新硬件条件建设,实现创新载体的跨越式发展,从而为企业创新团队提供创新的硬环境,促进创新型企业建设。同时,政府要继续强化对工程(技术)中心的认定、管理工作,引导企业将创新团队和创新载体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创新团队发展。
3.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创新创业的内在活力。完善创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鼓励用人单位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实行股权、期权激励,允许科技人员以智力支出作为技术开发费投入,通过合约明确投智者和投资者各自享有的专利发明和相关产品的权益。同时,政府可建立优秀创新团队奖励制度,每年表彰一批优秀创新团队和创新团队领军人物,激励人才勇于创新,善于进取,争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
4.不断完善人才发展环境,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完善环境、营造氛围一是要落实已经出台的引进、培养创新人才措施,并积极出台促进创新团队认定、管理政策,优化创新团队发展的政策环境;二是要创新工作思路,建立创新团队认定、管理工作制度,设立创新团队建设基金,拓展创新团队资金的来源渠道,并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及时宣传和表扬运作情况较好创新团队;三是要弘扬创新团队的协作精神。目前,单枪匹马不能适应当今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要在全社会宣传创新协作精神,使团队精神融入企业的创新文化。四是要深化“服务型政府”理念,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参考文献
[1]Chris Harris.Bulding Innovative Teams[J].PALGRAVE M
ACMLLAN,2004,(8).
[2]罗长刚.创新企业论[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王飞,杨永杰.战略创新[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8.
[4]李宗红,朱洙.团队精神:打造斯巴达方阵[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5]武齐.团队协调力心法[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6]吴宏彪.向军队学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7.
[7](美)桑迪·波克拉斯著.陈帆译.团队问题解决[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8]辛海.团队为赢[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者简介:翁水茂(1959-),男,浙江宁波人,供职于宁波工程学院成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