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区域增长极的选择与培育

2009-08-17 05:26王志新
商业研究 2009年7期
关键词:区域经济

王志新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采取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形成了以港口经济为核心、余慈地区和奉化鄞南组团为两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在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时期,宁波经济面临着区域竞争的严峻挑战,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应该继续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选择和培育新的“增长极”。

关键词:经济增长极;非均衡发展战略;区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Sele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Ningbo Regional Growth Pole

WANG Zhi-xin

(Offic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ingb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Ningbo 315016,China)

Abstract:Since reform and open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ingbo has been taking no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formating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pole that taking port economy for core,Yuci and Jinnan Group of Fenghua for two wings,which advanced the developement of regional economy.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period,Ningbo will face up to serious challenge of regional competition,so it should adhere to no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select and cultivate new growth pole.

Key words:economy growth pole; non-balance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gional economy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何种发展战略,促进区域范围内整体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是宁波面临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作为一种建立在经济学和系统科学基础上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为宁波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增长极理论在宁波经济发展战略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的区域经济发展主要采取非均衡经济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现象。宁波市在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进程中,由于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沉淀和产业分布等原因,形成了以港口经济为核心、余慈地区和奉化鄞南组团为两翼的区域经济增长极,为推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港口经济是宁波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港口资源是宁波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由北仑港区、镇海港区、宁波港区、大榭港区、穿山港区组成的宁波港,水岸线长120多公里,最浅航道深18.2米,一年四季风小浪低,港域航道不冻不淤,是我国沿海20个主枢纽港和4个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充分发挥宁波临港临海优势,进而转化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宁波历来坚持的“以港兴市,以市促港”发展战略,也是“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发展目标的重头戏。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瓶颈制约不断加大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以港口开发建设、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港口贸易为重点的港口经济,为宁波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宁波区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

“集聚——扩散”、“支持——带动”是港口经济与周边地区动态关系及作用机制的基本模式,它同社会经济的关联度十分密切。首先是港口发展有力地支撑了宁波产业的发展,宁波临港工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了一条绵延20多公里的沿海临港工业带,初步形成以石化、钢铁、机械设备、造纸、汽配及修造船、能源六大行业为主的临港工业体系。发展临港工业也对本地区的物流、金融等产业的发展产生驱动效应。其次,发展临港大工业,不仅创造和产生一大批的就业岗位,还带动餐饮、交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最后,港口增长极的发展促进了区域城市化进程,发展港口经济过程中高标准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周围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教育、医院、卫生条件得到相应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与此同时,对周边地区人员素质、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有利于宁波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提高宁波城市综合竞争力。

(二)余慈地区成为北部增长极

余慈地区包括余姚、慈溪两市全部行政区范围,地处宁波市北部、杭州湾南岸,为钱塘江、杭州湾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位于长三角经济圈内上海—杭州—宁波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具有天然的区位优势。余慈地区是宁波经济建设的重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2006年达790亿元,占宁波市的27.6%,人均生产总值均已达到4 000美元以上的发展阶段,2006年均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市前20名,是宁波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余慈地区乡镇民营经济十分发达,产业创新优势明显,涌现出一批“一村一品”专业村发展模式和专业特色市场,其中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有27个(余姚15家,慈溪12家)。慈溪杭州湾产业区、姚北工业园区、龙山-慈东产业区等一批省市级开发区也已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形成了机械电子、塑料模具、轻纺化纤、电子、家电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特色制造业,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统筹余慈地区发展,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和“六大联动”的战略要求,关系到宁波未来发展,关系到宁波大都市区建设,关系到现代化建设全局。综合考虑时代特征、区域特长、资源禀赋及现实基础、发展前景,通过整合余慈地区的优势条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构筑宁波都市区北部中心、浙江省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长三角区域性现代物流基地、浙东南生态旅游基地,实现宁波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新跨越。

(三)奉化鄞南地区成为南部增长极

奉化—鄞南组团由奉化市区和鄞州姜山—洞桥组成。奉化鄞南地区位于宁波都市区中南部,北与宁波都市区内环线相邻,包括奉化市区、江口和鄞州南部洞桥片区、姜山片区,总面积为66.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50万。鄞南—奉化地区交通便捷,杭甬高速、同三线、甬台温铁路、金甬高速和环城高速等贯通境内。该增长极处于宁波都市区“两横一纵”产业带的“一纵”内(沿杭甬高速公路、同三线为纽带的一类产业发展带),设有宁波明州工业产业园区,轻纺、机械等工业基础好。

奉化—鄞南增长极形成“一主、一副、两片、两轴”的总体空间结构,成为宁波都市区未来城市与产业空间拓展的重要部分。“一主”即奉化市区与江口组成的主中心,为该增长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奉化鄞南地区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商贸、金融、旅游服务、娱乐、文教、生活居住等功能。“一副”即指鄞南洞桥、姜山和奉化方桥组成的副中心,是宁波都市区主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重要的服装产业基地。“两片”即溪口——萧王庙、西坞两个片区,片区之间通过生态隔离绿地进行有机分隔,通过快速路加以联系,使片区形成分合有致的整体。“两轴”是指两条城镇空间发展轴,一条是沿机场路串连奉化中心城区和北部方桥——洞桥——姜山片的竖轴;一条是串连奉化中心城区与西部溪口——萧王庙片、东部西坞片的横轴。奉化—鄞南增长极是宁波都市区高新技术产业与服装产业基地,都市区中南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以名人文化、佛教文化与山水文化为特质的全国著名旅游观光休闲区。

二、宁波培育新增长极的现实基础

宁波选择港口、余慈地区和奉化鄞南地区作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 以各地的优势资源为依托,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对宁波经济的辐射作用日益显现。“十一五”时期,宁波经济进入了新一轮增长周期,既拥有难得的加快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区域竞争的严峻挑战。在宁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上应该继续坚持“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挖掘资源优势,分阶段、分步骤、有重点地选择若干产业和区域,率先发展成为宁波新的“增长极”。

(一)为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了物质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显示出巨大的活力和潜力,成为国内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与2000年相比,宁波经济实力大为增强,整体实力已经跃上新的台阶。地区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1 144亿元,增至2006年的2 864.5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宁波居第5位。人均生产总值从2000年的21 208元,增至2006年51 285元,按现价汇率折算为6 568美元,突破6 000美元大关。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578亿元,增至2006年的1 421.4亿元。财政收入从2000年的148亿元,增至2006年的561.2亿元,目前宁波市财政收入占到全省的21.9%。外贸进出口总额从2000年的75亿美元,增至2006年的864.9亿美元;其中出口从2000年的51亿美元,增至287.7亿美元。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宁波选择和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强大的物质支撑。

(二)推进城市化,构筑区域发展新格局,培育新的增长极是宁波建设大都市的迫切需要

2006年国务院批复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宁波的城市性质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到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810万,宁波的中心城呈“两带三片双心”组团式的结构,中心城建设用地311.9平方公里,居住人口250万,城市化水平70%以上。这为宁波构筑大都市明确了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宁波的城市建设必须立足于“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战略高度,跳出三江片的束缚,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研究宁波大都市的发展新格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发现状和发展潜力,依据“十一五”规划确定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空间开发政策,宁波将按照“集约高效、宜居宜业、环境友好、协调和谐”的要求,全面推进“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城市空间布局战略,寻找新的生长空间,培育出一些具有中心地位和功能的地区性增长极。

(三)产业集群为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了基础

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带动作用,佩鲁增长极理论的核心是推进型企业对被推进型企业的支配效应。宁波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合作,形成了个性十分鲜明的块状经济,逐渐确立了优势产业、临港大工业和高新技术三大产业集群和竞争优势:一是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包括主要集中在鄞州区段塘镇、奉化市江口镇服装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慈溪市的家电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宁海县文具产业集群。二是临港工业集群。宁波利用优越的港口资源条件,基本形成一条绵延20多公里的石化、能源、造纸、钢铁、修造船等为主体的沿海临港工业带,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能源基地和浙江省临港重化工业集聚区。三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鄞州、北仑、慈溪等地。

宁波市1993年正式全面启动实施“品牌兴市”战略,通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涌现出了雅戈尔、波导、奥克斯、杉杉、罗蒙、维科、帅康、方太、贝发、双鹿、海天等一大批强势品牌企业,崛起了纺织、服装、家电、文具、模具、塑机、电子信息等众多品牌产业。2005年和2006年,宁波市连续两年蝉联“中国品牌之都”荣誉称号,有力地推动了宁波从“宁波制造”向“宁波创造”的转变,成功地走出了“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经济——品牌城市”的“宁波模式”发展之路。这些都为宁波进一步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 (四)深水大港的加速开发,大桥经济和海洋经济,为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了资源优势

港口是“龙头”,大桥经济加快传统特色产业的发展,海洋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正式启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杭州湾大桥于2003年11月4日开工建设,于2007年6月26日全线贯通;宁波拥有海洋国土面积9 758平方公里,超过陆地面积近400平方公里,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诸多有利条件。港口、大桥、海洋三者是宁波未来发展的希望所系、潜力所在,在利用这些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宁波新的经济增长极,将成为引导宁波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为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了发展优势

宁波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推动宁波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加强了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已拥有生产泊位209座,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48座,其中5万吨级以上至25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25座,是中国大陆大型和特大型深水泊位最多的港口。与港口相配套的交通集疏运网络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铁路、公路直达港区,具有水水中转、水陆中转、海、公、铁联运等功能。宁波将加快空港对外开放,形成以港口为中心,以“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为骨架,铁、公、空、水四路并进的现代化大交通格局,进而成为“长三角”南翼交通枢纽和辐射“长三角”及华东地区完善的物流网络中心。一批重大电源、水源设施相继建成,城市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城市供气系统发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改善了投资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为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了发展优势。

(六)公共行政管理体制为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了制度保障

宁波已经具备与国际接轨的法律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已实现了政府由直接管理型向间接管理和服务型转变,由主要依靠行政审批向主要依靠政策法规监管转变,由事前管制向事后监管转变。从1999年7月起,宁波在浙江省率先进行了两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使所有保留的审批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60%以上。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除涉及国家保密法规明确规定不能公布的事项外,宁波对每一项审批事项的设立、调整和取消,审批的条件、内容、时限、程序等,都通过政府公报、公开栏、告知单等多种形式公开,让群众知情,请群众监督。公共行政管理体制日臻完善,为培育新的增长极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宁波培育增长极的选择

基于宁波各区域经济高成长性和产业分布情况,按照推进“六大联动”、实现“六大提升”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区域发展战略,可以选择东部新城、北仑镇海片区、杭州湾新区和象山港区域四个新的“增长极”地带,促使其在宁波率先突破。

(一)东部新城成为经济发展增长极

东部新城位于三江片东部,范围西起世纪大道,东至东外环线,南达铁路以北,北到通途路,全区面积共16平方公里。2005年,宁波市委十届五次会议立足市情,突出特色,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宁波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适时提出了“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的区域发展战略。“中提升”战略的核心区块和重点区块在东部新城建设,东部新城是中心城区提升发展的龙头。

培育东部新城成为宁波都市经济的增长极。一是要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商务会展、行政办公、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建成以国际进出口交易中心、国际会展中心为主体的国际贸易平台,以国际航运大厦为主体的国际运输物流中心,同时引入一批国内外银行、保险、会计、审计等金融管理服务机构,全面建成为长三角南翼现代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和金融结算中心,增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要进一步发展都市工业,重点是高新技术产业、软件产业、创意产业等。充分利用东部新城开发建设契机,加快引进高科技型企业,发挥宁波民营企业制度优势,增强宁波科技创新能力。三是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和专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东部新城中央商务区的作用,把中央商务区发展成为要素市场最完备、资本集散功能最强的核心商务区,为宁波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提供载体、搭建平台。

东部新城成为宁波城市发展的增长极。以宁波行政中心的东迁为切入点,东部新城将作为城市“三江口”中心区部分功能东移的空间载体,扩大中心城区规模,分离城市功能、实现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模式转变。把东部新城建设成为现代化生态型中心城区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标志性区域,增强中心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各功能区的协同发展,发挥区域增长极的集聚和扩散作用。以东部新城生态功能培育为契机,进一步落实好“蓝天、碧水、绿色、洁净”四大生态工程,着力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把宁波打造成为既有国际港口城市风情又有江南水乡特色的生态人居魅力城市。

(二)培育北仑镇海片区为港口经济增长极

由于港口经济一般与港口密切相关,因而要继续推进北仑、镇海片区临港工业的发展,从而把握竞争主动权。北仑、镇海作为宁波港四个港区中的两个港区所在地,坚持“以港兴区”发展战略,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并使临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经济实力十分雄厚。要进一步把宁波的临港工业做大做强做优,必须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利用两区良好的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北仑镇海片区的临港型经济和都市型经济。

(三)培育杭州湾新区为大桥经济增长极

慈溪经济开发区杭州湾新区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部、杭州湾南岸,2001年12月正式开始建设,新区规划占地面积145平方公里。杭州湾新区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2008年杭州湾跨海大桥贯通,慈溪一跃成为连接上海和辐射周边地区的北大门,成为宁波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杭州湾新区是慈溪抓住杭州湾跨海大桥和环杭州湾产业带建设及“融入大上海、接轨长三角”的战略机遇而迅速崛起。培育宁波北部大桥经济增长极,依托大桥经济,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努力建设现代化杭州湾滨海新城,将杭州湾新区建成国内一流的以工业为主体的现代工业新区,成为杭州湾地区乃至长三角区域现代新型工业、旅游休闲及科教研发的集聚地之一,对宁波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四)培育象山港区域为海洋经济增长极

宁波有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象山港区域是宁波市南部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地理单元,包括北仑、鄞州、奉化、宁海、象山5个县(市、区)20个乡镇,陆域面积1 958.3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20.87平方公里。随着“南统筹”工作的深入推进,象山港区域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发展优势独特,生态功能明显,是宁波重要的生态保护区和经济增长点。在以海岛旅游、休闲渔业和现代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的背景下,象山港区域可以发挥生态资源和海洋资源优势,优化海洋经济结构,以生态型经济为导向,加快现代海洋渔业、海洋旅游、海洋科技和现代物流等优势产业发展,拓展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空间。

参考文献:

[1] 秦国文.经济增长极实现条件分析[J].求索,2007(5).

[2] 郭震洪.从增长极理论探讨中心经济城市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J].山东社会科学,2006(8).

[3] 肖莹.透视增长极理论及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J].科技与管理,2006(3).

[4] 钟昌标.从国际港口型城市看宁波港城现代化建设[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1).

[5] 渠慎涛.关于谋划象山港大桥经济圈的思考[J].经济丛刊,2006(3).

(责任编辑:吕洪英)

猜你喜欢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实践探索商务英语专业有效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的提升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分析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辽宁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策略分析
湖南省高职教育对接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