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中教师的定位及学习评价

2009-08-17 03:34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互动学习客体互动式

卢 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对照《纲要》中的要求,互动式教学正是一种有益的尝试。那么,在互动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定位呢?

一、教师的定位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定位是一个特殊的“客体”,既是学生学习中的“客体”,又是教学中的主导,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充当五个角色。

1.民主的组织者

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个性特点,还要特别研究学生在特定生活环境中拥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尊重学生对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才能把学生调控到主体表现的状态。对于教材中的许多内容,更多的学生会选择自由地交流、答辩、实验探索或参观实习等学习形式。因此教师应有民主作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争论、探究的机会。

2.隐蔽的指导者

互动式教学的五个环节中,每个环节都能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导读、导思、导议、指导学法、指导实践等等。可是,当教师的指导过于明显、过于细致时,学生不自觉地就成了教师的跟随者,其主体地位逐渐消失,个性化的学习不再可能。所以教师的指导应是隐蔽的、间接的、非命令式的,它体现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却不能动摇学生的主体地位。

3.积极的参与者

教师应主动加入到学生中去,成为积极参与互动的一员。搜集信息、记录随感、讲座交流,凡是要求学生的,教师均应身体力行。要把自己的学习感悟、生活经验与学生分享,成为具有示范作用的学习伙伴。

4.善意的评论者

获得长者或集体的赞许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驱力。教师作为善意的评价者,可以给予学生强大的学习内驱力。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良好表现。学生的积极性、好奇心、灵活性、首创性,均要大力褒奖。即使是学生的表现不够理想,也应该在维护学生自尊的前提下,善意地提醒或批评。善意的评论能营造一个互动学习的愉快氛围,使学生愉快地互动学习。

5.主动的学习者

教师虽是学生学习的客体,却是自我学习提高的主体。互动式教学中,教师更容易看到自己知识、经验上的贫乏。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反思,主动发现问题,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和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相长。

二、学习评价

互动式教学要求学生拓展学习资源,在学习中与环境中的各种资源互动。因此,我们建立了开放式的评价系统与之相配合。评价内容包括:常规考试40%、阅读笔记10%、值日表现10%、小组协作中的表现20%、创新作品20%。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教师的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能较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在互动学习中的表现。

从评价过程和结果来看,学生普遍认同这种学习评价模式,而且学生对自己在小组中的表现以及对其他成员的表现普遍满意。学科后进生大幅度地减少,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学习能力上的优势和不足。可见这一评价模式较好地发挥了它应有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

总之,互动式教学能较好地实现“面向全体,发展个性”的教育思想。

(责编 覃亮生)

猜你喜欢
互动学习客体互动式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践
A Study on English Interactive Teaching Approach
浅议犯罪客体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基于互联网UMU互动学习平台下地理教学——以“我们身边的自行车”一节为例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