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探索

2009-08-17 09:53盛宏标
中国市场 2009年18期
关键词:网络传播策略

[摘 要]随着校园网的不断建成和信息化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计算机网络在思想文化的传播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它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本文正是基于此,对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思路,以及对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校园网络文化;网络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F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8-0122-02

网络文化是一种多层次、多元化、多方位、多形式的复合型、大众化文化。当前,在大学校园不断向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互联网络极大地加快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扩大了校园文化生活的空间和覆盖面。它影响着大学传统的办学理念、教学环境、教学手段和校园主流文化,对形成新的校园文化格局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网络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对大学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其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传统校园文化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建设有特色的大学校园网络文化成为摆在大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思路

1.1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

目前,关于校园网络文化的理论研究正在兴起,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愈来愈被人们重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它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操作。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在于管理和规范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培养校园网络行为主体特别是学生健康向上、积极理性的网络行为,以主流文化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建立和谐有序的校园网络环境,确保校园网络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1.2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思路

基于对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的理解,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建设思路。

(1)以大学校园的和谐发展为建设目标,坚持网络文化建设中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科学制定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战略,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齐抓共管,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校园网络文化。

(2)以具有时代性的大学生为管理重点,坚持网络文化建设中主体性与主导性的有机统一。在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学生和教职工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主体,同为校园网络文化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二者在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缺一不可、相辅相成。要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其发挥各自的主体作用。同时,要切实发挥作为教育者和管理者的教职员工的主导作用,在教育者和管理者与被教育者的互动之中,构建健康的大学校园网络文化。

(3)以积极管理和有效管理为建设宗旨,坚持网络文化建设中正面传播和主动引导相结合。要积极宣传和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因势利导,用客观事实说明问题,用真诚态度感化他人,充分注意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教育性、艺术性,从而达到以美辅德、以美益德的目的。

2 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策略分析

2.1 强化大学网络传播内容的监控

2.1.1 行政管理机构的监控

行政管理机构的监控,主要是在宏观层面的监控,一切信息技术的发展,都不能妨碍人类自身的健康、基本权利和社会的安全稳定。行政管理机构应提倡利用信息技术的积极面,限制其消极面,完善或重新制定有关管理法规和道德条例,采取有效措施,以维护社会的利益和人的尊严。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一系列指导性的政策和指示,来对网络信息的传播内容进行监控,界定哪些传播活动是非法的,对网络传播进行宏观的规范、引导和管理。国家的宏观监控集中体现在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先后颁布的几部法规、规章中,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和《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等。这些法规、规章颁布后,给网络的信息传播立下了“规矩”,对于杜绝互联网上的假新闻、侵权新闻、色情新闻,规范网站和网民的行为等都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2.1.2 网络传播机构的监控

首先,网络传播机构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媒体组织,起着重要的监控管理作用。每一个网站都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指导原则,例如在网络新闻的发展方向上,新浪就以新闻的多和新见长,而网易就以新闻的深度报道见长。这些网站的发展方向,事实上就是一种监控管理行为。

同时,网络传播机构在空间角度上,可以体现出监控意图。网络信息所处的版面位置、空间大小、字体、字号、色彩、图片等都通过专业的人员进行安排,都可以从中解读出传播机构的“潜台词”。另外,网络传播机构在时间角度上,克服了广播电视新闻“不易保留”的弱点,网络信息保留时间的长短即体现了其编辑监控管理的意图。甚至于网络传播机构是否使用某条信息,都是其一种意图的表态、监控的结果。这些都体现了信息传播机构的信息传播观念,监控行为始终贯穿于信息传播活动中。

2.1.3 个体网络传播者的监控

这里所指的个体网络传播者,既包括专门的网络传播者,也包括网络中的一般用户。对于前者,从其自身职业角度出发,应该帮助用户在众多的信息中挑选、梳理和理解事实,起到监控的作用。但是目前很多专门的网络传播者,为了争取时间尽可能地吸引人的注意,很少认真、负责地去核实信息的真实性。

而网络中的一般用户,虽然不是从事专门的信息传播工作,但网络的开放自由性赋予其有传播信息的能力。事实上,一个真正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用户,在进行网络传播行为的过程中,必然会对传播起到监控的作用。这种监控的责任,受到个人的教育程度、文化水平、社会道德的约束力等的影响。

2.2 强化网络传播主体的自律

网络社会所产生的网络伦理道德问题,对传统社会的道德观念、价值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作为互联网主力军的当代大学生进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不仅是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律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具体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意识

在大学进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必须使大学生了解和把握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了解什么是善和恶,了解什么是自由和权利,这样他们才能有一个明确的道德实践方向。网络伦理道德和传统的社会道德一样,是人类理性的表现。目前,在一些西方国家高等学校的教育课程中,就开设了“伦理学和国际互联网络”的课程,如美国杜克大学。在我们进行伦理道德教育时,要以政治教育为主线,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意识: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守网络社会的原则,遵守共同的游戏规则,做一名有道德的网络行为者。

(2)培养大学生网络礼仪

就现状而言,目前的网络礼仪主要有以下组成部分:问候礼仪,指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交往的起始中,问候和称呼对方时应遵守的规则。语言礼仪,指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交往中语言表达应遵循的规则,这些礼仪可以表明一个人的态度的情感。交往方式礼仪,指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交往中所采取某种交往方式时应遵守的规则。总之,网络礼仪是网民行为文明程度的标志和尺度。从人的直接交往,到电话交往,再到网络交往,是人类交往方式的进步和变化,与此相适应也要求大学生采用新的交往礼仪。

(3)培养大学生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

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与自由度。

但是,网络社会为大学生提供便利的前提就是肯定了网络人的本质是理性的,必须具有道德意识,遵守网络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一名大学生,在进行网络行为时,更是必须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按照网络道德规范的普遍要求来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

2.3 促进校园主流文化对网络文化的引导

校园网络是弘扬校园主流文化的阵地,校园主流文化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体现。随着校园网的不断建成和信息化高速公路的不断延伸,计算机网络在思想文化的传播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它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

如何加强主流文化在校园网络文化的指导作用,起到积极、健康的促进作用,这是当前大学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点。

首先,利用网络环境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校园正确的舆论导向,思想道德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环境,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其次,加强网络德育队伍建设,形成一支政治过硬、懂得网络的德育工作者队伍,在网上与学生实现双向互动,引导学生,共同学习,解答学生疑惑,发布正确信息,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最后,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重点规划建设有特色、有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德育网站以及舆论信息发布平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占领思想理论的制高点,营造积极的网络舆论环境,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与能动性。

参考文献:

[1]万新恒.信息化校园:大学的革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189-192.

[2]张革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改进高校德育工作[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5):89-90.

[3]段玉玲.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管理刍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7):56-61.

[4]陈震.论大学校园网络文化的功能与建设[J].平原大学学报,2004(2):72-73.

[收稿日期]2009-04-13

[作者简介]盛宏标(1967—),男,湖南常德人,硕士,湖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网络传播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从《大鱼海棠》看中国动画与新媒体的关系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