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陶然 王颂吉
[摘 要]二元经济结构是一国在发展过程中面对的重大问题,是任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西方学者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经典理论作一综述,然后梳理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向一元经济结构的初步转换过程,最后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改造传统农业两个方面入手,对破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改造传统农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9)18-0064-03
二元经济结构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经的历史阶段,是发展中国家所面对和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西方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即国民经济中含有两种性质不同的结构或部门:一种是仅能满足糊口的、只能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以土著方法进行生产的部门,这一部门以传统的农业为代表;一种是以现代化方法进行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工资远比前一部门为高的城市工业部门。
当前,二元经济结构依旧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国要完全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仍需一个相对长期的历史过程。
1 西方学者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经典理论综述
针对二元经济结构如何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的问题,西方学者从发展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等角度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理论模式和有重大影响的学术观点。
1.1 刘易斯模式
刘易斯模式以无限剩余劳动供给为前提条件。无限剩余劳动供给是指城市现代工业部门在现行的工资水平上,能够得到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劳动供给。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一般具有资本非常稀缺、土地相对有限以及人口增长快速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一部分农业劳动力边际生产率为零甚至为负数,这部分劳动力即为剩余劳动力。由于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水平高于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农业劳动者如果不受干涉,自然会有向城市流动的倾向,因而工业部门可以得到来自农村的劳动力的源源不断的供给。当剩余劳动力流出之后,农业的劳动边际生产率得到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收入也随之提高。这样,工业部门要想得到更多的农业劳动力,就不得不支付更高的工资。
刘易斯模式建立在发达国家历史经验基础之上,把经济增长过程和劳动力转移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当今发展中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2 拉尼斯—费景汉模式
拉尼斯、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模式有两个缺点:第一,没有足够重视农业在促进工业增长中的重要性;第二,没有注意到由于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而出现剩余产品,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流动的先决条件。
拉尼斯、费景汉强调了农业剩余对人口流动的作用,认为如果没有农业剩余,农业劳动流向工业部门是不可能的。他们把农业劳动的流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农业劳动者即“多余劳动力”的流出,在这一阶段,农业平均剩余等于不变制度工资(拉尼斯、费景汉将农业劳动的平均产出即平均收入水平称为不变制度工资,认为不变制度工资是由习惯、道德等制度上的因素决定的),因而农业多余劳动流入工业部门不会产生粮食短缺问题,不会影响工业部门的现行工资水平;第二阶段是边际生产率大于零但小于不变制度工资水平的农业劳动力的流出,在这一阶段,农业剩余减少,农产品价格特别是粮食价格上涨,工业工资不得不随之提高,这样,农业劳动力流出受到阻碍,工业部门的扩张陷于停滞;第三阶段是高于不变制度工资水平的劳动力的流出,这一阶段的劳动力已成为竞争市场的商品。
拉尼斯—费景汉模式尽管存在不足,但它是对刘易斯模式的重大发展,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重农业地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3 托达罗模式
20世纪60年代的大量事实证明,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城市中的实业和就业不足的现象不断增加,但仍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这种情况表明,以发达国家的旧经验为基础的刘易斯模式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式,对发展中国家的实用性不大。因此,托达罗模式的出发点,就是对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失业同步增长的矛盾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
按照托达罗模式,人口流动基本上是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合乎理性的经济行为。托达罗认为,促使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是比较收益与成本的理性的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含心理因素。托达罗认为,使人们作出流入城市决策的,是预期的而不是现实的城市收入差异。所谓预期的收入差异,包含两个因素:一是收入水平,二是就业概率。如果城市收入为农业收入的1倍,只要城市失业率不超过50%,农村劳动力就会不断地向城市流动。
托达罗模式的一个显著优点,是能够对农村—城市人口流动和城市失业并存的现象做出解释,而这正是刘易斯模式和拉尼斯—费景汉模式所未能做到的。
1.4 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舒尔茨反对轻视农业的看法。他认为,并不存在使任何一个国家的农业部门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重大贡献的基本原因。但他同时强调,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的,只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促进经济增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化的农业。
舒尔茨认为,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实现农业技术变革,引进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针对如何引进现代农业生产要素,舒尔茨着重论述了三点建议:一是建立一套适于传统农业改造的制度;二是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三是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舒尔茨认为,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三种形式。他指出,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避免先进的物质资本与落后的人力资本之间的不平衡所带来的经济增长限制性因素,而且按成本收益来看,这是一项非常有利的投资。
2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与初步转换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其转换需要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1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受当时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在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下,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战略,以期迅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资金匮乏,技术落后,重工业资本密集的特点与中国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因此,必须依靠国家计划、统一调配资源的制度安排来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新中国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人民公社、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
2.2 中国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初步转换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很快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粮食购销体制等管理体制改革和诸多限制性政策逐步松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使得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推动着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
当前,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具体表现在:第一,在市场机制的诱导下,农业生产不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加快了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第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第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此同时,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中国要完全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仍有一个相对长期的历史过程。
3 对破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路径的分析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症结在于农业的落后,中国农业的落后性不仅表现为农业部门依旧在较大程度上采用手工劳动为基础的传统方式,而且还表现为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要转换这种二元经济结构,必须采取两手策略。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改造传统农业。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1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中国土地要素稀缺,对农业劳动者的容纳力有限。若农业从业者过多,会造成劳动力要素配置效率低下。此外,在相对稀缺的土地上拥挤过多的劳动力,会排斥资金、技术进入农业部门,形成低效率的要素替代,造成农业生产中过多劳动投入与过少资金、技术投入的低水平均衡。因此,必须转移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D.盖尔•约翰逊教授(2000)指出,在未来30年里,农业劳动力队伍就必须减少大约2/3。到2030年,中国的劳动力应该只有10%从事农业生产。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农村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83—1988年,乡镇企业安排就业6300万人。因此,积极发展乡镇企业,提高乡镇企业的竞争力和整体水平,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条可行路径。此外,中国的城镇化依旧很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国的城镇化水平,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可行路径。
3.2 改造传统农业
洪银兴教授(2007)认为,在中国,要改造传统农业,必须实现生产要素两方面的流动。一方面是剩余劳动力流出农业部门;另一方面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入农业部门,形成高效率的要素替代。舒尔茨指出,各种历史资料都表明,农民的技能和知识水平与其耕作的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这样,就必须要从教育、在职培训以及提高健康水平三个方面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舒尔茨认为,向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可以避免先进的物质资本和落后的人力资本之间的不平衡所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限制性因素。
通过下图可以发现,在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占6.8%,小学文化程度占32.7%,初中文化程度占49.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11%。由此表明,尽管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劳动力资源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但初中(不含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仍占有较高比重,这不利于新的生产要素在农业中的推广。因此,在农村中继续推行九年义务教育以及相应的职业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4 小 结
在本文中,笔者首先对西方学者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经典理论作了相对系统的综述,然后梳理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和初步转换的历史过程,最后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和改造传统农业两个方面入手,对破解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二元经济结构将是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当前,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为一元经济结构。
笔者认为,要实现这种转换,必须采取两手策略。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是改造传统农业。此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之后,农业所得将不再是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来源。但农业生产率的改进对于保持中国农业在世界粮食市场的竞争力,对于保证中国不断增加的粮食需求和维护中国的粮食安全,依然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80-99.
[2]洪银兴.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50-178.
[3]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梁小民,译.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5-174.
[4]D.盖尔•约翰逊.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林毅夫,赵耀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8-134.
[5]杜书云.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成本:收益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60-61.
[6]洪银兴.二元结构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1):46-52.
[收稿日期]2009-04-30
[作者简介]陈陶然(1988—),女,陕西西安人,研究方向:经济学、金融学;王颂吉(1986—),男,山东潍坊人,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