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学生学好政治课

2009-08-13 06:18蔡斯群
师道·教研 2009年7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师

蔡斯群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于学生的情感智能因素,让学生在“情、疑、争、用”等情景中激发认知

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

一、动之以“情”,以“情”激趣

心理学家认为:师生之间关系的好坏与否无时不在影响着教育工作的成效。和谐、交融的师生情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表现和投入,恰如其分地运用自己的情感,去影响和改变学生情感的内容和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该喜则喜,该怒则怒,或高亢激昂,或如泣如诉,尽可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促进学生思维的升华。如八年级政治《情系祖国》中“祖国命运,儿女的依托”的教学,在回忆祖国遭受内忧外患而积贫积弱时,我运用影像《百年沧桑》为学生提供背景知识。我边放影像边用生动的语言为学生们讲解,激起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这样动之以“情”,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

作为政治老师,还要以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努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建立教育

“情绪场”,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中得到优良的教育。

二、导之以“疑”,以“疑”激趣

“疑”,指教师捕捉学生的疑点,挖掘教材中可质疑的内容并提出问题,指导学生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七年级第六单元《自强不息》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了重残军人朱彦夫的事迹,介绍了他的《极限人生》的创作过程及内容梗概,然后发问:一个身经百战、四肢皆无、左眼失明的肉轱辘,且原来是一字不识的人,靠什么创作出这一部30多万字的书稿?学生感到惊奇。我再问学生:我们青少年是否需要坚强的意志?怎样面对挫折?作为健全的正常人,我们怎样磨练自己的意志?学生很快从我的启发中总结出:从司马迁、李时珍、

徐霞客等历史名人,到现代的张海迪、王启民等事业的成功者,都需要坚强的意志。

三、激之以“争”,以“争”激趣

“争”,通俗说来,它是少年争强好胜的心理反映,也是课堂教学得以进行的动力。课堂上教师若能精心设计一些“一石激起千层浪”的问题,就会引起学生的“争”论。

例如,在讲“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这一知识点时,我就大家熟悉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有意制造疑惑,提出:就现代观点来看,愚公移山好?还是搬家好?学生议论纷纷,要强、求实、奉献、不满足、有胆识等创新思维心理品质的种种特点在学生的争辩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晓之以“用”,以“用”激趣

“用”,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验成功。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会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现象的全力感,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当学生感受到某种现象或解决某一问题可以运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解释、解决时,就会感到兴趣,不知疲倦,以致产生无穷的动力。

例如,教学九年级《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一课时,对“正确选择升学和就业之路”这一知识点,我让学生观漫画谈感想。漫画题目叫“不为五斗米下跪”,即报纸上刊登的河南青年孙天帅因为不下跪而被韩国女老板除名的故事。学生通过生活实例,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辨别是非美丑的能力。

又如,在七年级“对不良诱惑说‘不”的教学时,我针对农村地区的一些人喜欢打麻将、玩扑克、买“六合彩”、酗酒等不良的社会风气,布置每个学生给自己的有不良习惯的父母或亲友写一封信。我帮他们批阅后,让他们一封封地发出。一周以后,学生们向我反映,他们的父母或亲友都用不同的方式对他们的做法给予了肯定。我适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你们不仅可以教育自己,还可以帮助他人”,这样巧妙地把教学与生活实际密切地联系起来,使学生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而且体验深、兴趣高。

责任编辑黄日暖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