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良辉
语文教学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论述美育时,曾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美的知觉与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
一、巧设情境,渲染美
心理研究显示,美的事物往往能引起审美主体的强烈审美愉悦,而作为文质兼美的典范文章,通常也能激发学生获得愉悦的心理期待。这种审美的心理期待正是教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佳契机。教师应抓住这个契机,采取有效方法,创设课文需要的情境,将审美期待这种内在的情绪外化为审美注意。
1. 充满激情的语言渲染。课堂上,无论是导入课文还是分析课文,教师的语言、音调、表情都应充满审美魅力。如教《三峡》时,为创设情境,可设计这样的导语:“长江三峡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古往今来,以其雄伟壮丽的景色不知迷倒了多少骚人墨客。而面对这一奇观异景,又有哪一个热血男儿能无动于衷李白曾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己过万重山来表达遇赦的欣喜欢快之情;毛泽东曾以‘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样生动的笔法赞美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现代作家刘白羽则用‘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来形容自己强烈而神奇的感受。是啊,美丽的景色让人神采飞扬、神思飞越,这就是千百年来人们喜爱三峡的原因。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的一番景色。”事实证明,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易于拨动学生的心弦,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
2. 借助多媒体,渲染美的氛围。如教课文《废墟的召唤》时,教师可运用电化教学手段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并运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同步解说:“1860年10月6日那天,三千多英法侵略者闯进了圆明园,他们烧、杀、劫、掠,最后,把这座享有‘人间天堂美誉的万园之园化为灰烬。”如此,使学生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之中。然后,教师再适时提出问题:看到这段录像,你们最想说什么?问什么?如果我们来到圆明园前摄影留念,我们可否像平时照相一样,摆个造型,伸个“V”型。这些设问,深入其境,意切情真,有利于激发学生铭记历史、发奋图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指导诵读,感受美
诵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审美情趣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老师通过指导学生诵读的训练,从语言形式的变幻、语音节奏的强弱、用词造句的色彩、情调和风格等方面提高语感,使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有直接的感知,并正确认识我们伟大祖国的语言魅力。诵读时,教师要特别注意语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处理方法的指导,如学习《西花厅的海棠花又开了》一文,能使学生更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伟大情操与高尚情怀,体会邓颖超对周恩来的深情以及对他深深的思念,因此,指导朗读时,应提醒学生语速要放慢,语调要放轻,用饱含思念的语气来表现人物情感。
三、细嚼课文,品味美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学“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领会那种话中的话,字里行间的话”,因此,不仅要指导学生充分体会文章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要指导学生咬文嚼字,把隐藏在话里的意思和情趣体会出来。教师要从文艺修饰的角度,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遣词造句,注意修辞的美妙动人之处,深刻感知作品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注意其形象美、情趣美、意蕴美。
指导学生咀嚼、揣摩语言,就要注意具体的语言环境。张济公先生说:“所谓语言环境,从比较小的范围来说,对语义影响最直接的,最现实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话和听话的场合以及话的前言后语。”要彻底理解语句含义,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把语句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反复揣摩思考。当然,揣摩语言时还应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并通过引导讨论,让学生理解其中滋味。如此,对文章的领悟必然会更加深入,与作者心灵的沟通必然会更加贴紧。其间的美育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责任编辑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