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009-08-13 06:18谢广勇
师道·教研 2009年7期
关键词:协作身体素质集体

谢广勇

长期以来,在体育教学中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其实,人的健康应该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生理健康是健康的一半,一个人只有身体与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心理健康要求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积极的心理反应去适应自身环境、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及其变化,充分发挥人的身心潜力。

既然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认为人的心理健康主要指以下三个方面。

一、能保持积极的情绪,良好的心境,对生活与学习充满信心。

二、对自己一分为二,既能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能看到自己的短处,能经得起胜利与失败的考验。

三、学习上,有了成绩不骄傲,不自满,遇到暂时的困难与挫折,不气馁,不自卑。

事实证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然而,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增多,主要原因是缺乏理想的、广泛的心理沟通与和谐的多样的交往活动。做不完的作业,过不完的考试关使得他们精疲力竭,苦不堪言,他们遇事又多闷在心中,封闭意识强。部分学生不和谐,合作意识不强,自私自利,不能认识到集体的作用,对集体舆论不在乎,我行我素,有些学生的思想情绪极不稳定。优越的生活环境更使他们的心理变得十分脆弱。心理学家预言,21世纪,心理疾患将成为人类的一大祸害。

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生心理教育研讨会上强调:“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教育是一项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一定要把这项工作纳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系统中,在全面正确把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力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因此,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为祖国的建设事业培养身心健康的合格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

首先,我们必须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让学生知道体育活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增进心理健康。通过体育活动可改善心理状态,使学生明白在学习压力大或烦恼时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进行活动,可获得更多的运动愉快感,对调节学习紧张的心理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是有很大作用的。

其次,应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自尊和自信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学生必须的“心理营养”,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心理免疫系统”。通过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如那些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身体素质好、运动技术好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积极、冷静、办法多、显得很自信,他们在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常常得到同伴的赞扬,在集体中有威信,这是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与此相反,那些身体素质特别差,运动技术水平低的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则羞羞答答、畏首畏尾、紧张不安,从而易产生自卑感。这样会使他们变得消极,变得孤独起来。因此,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注意,设法使这些身体素质差、运动技能差的学生也有成功的机会,或者尽量使他们也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三,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我们知道,在剧烈的、难度较大的,或耐力性的体育项目中,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作用。如在耐力跑教学时告诉学生在遇到“极点”到来时一定要咬紧牙关挺住,要有顽强的拼搏精神,使他们明白顽强的意志是取得好成绩的重要因素,从而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

第四,具有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现代社会既是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更加需要协作的社会。因此,学校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而我们的体育活动中如班际比赛或体育课中分组接力比赛游戏,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为班争光、为集体争荣誉、热爱集体等良好思想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罗峰

猜你喜欢
协作身体素质集体
我为集体献一计
团结协作成功易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警犬集体过生日
协作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协作
动物集体卖萌搞笑秀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
QQ群在线集体备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