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薰洗配合局部注射治疗跟痛症46例临床观察

2009-08-12 10:00黄顺贤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09年6期
关键词:疗效

黄顺贤 汪 芹

关键词:中药薰洗;局部注射;跟痛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9)06-0015-01

跟痛症是指以足跟部疼痛为主的疾病,可为钝痛或锐痛,多因骨刺、跟骨滑囊炎及跟部脂肪垫变性等引起。临床多见于中老年人及特殊职业者。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薰洗及局部注射治疗足跟痛4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46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2例,女24例;年龄最小34岁,最大76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2个月;单足27例,双足19例;跟骨骨刺38例,跟骨滑囊炎3例,跟腱炎3例,跟部脂肪垫变性2例。

1.2诊断标准跟骨滑囊炎:急性疼痛、肿胀位于足跟下,行走时疼痛加重,检查见跟下肿胀,压痛明显。跟腱炎:与外伤有关,疼痛在跟后,局部肿胀明显。跟骨骨刺:局部肿胀、压痛,X线片有骨刺形成。

2治疗方法

2.1局部注射患者仰卧位,患足跟暴露常规消毒。抽取2%利多卡因2mL加维生素B,0.25mL加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25mg,穿刺进针时务必使针尖抵触病变软组织的骨附丽区,要在附丽区的一个小范围内进行扇形移动,使混合药液充分在病变区弥散、浸润,发挥良好的效果。治疗后需在穿刺部位上覆盖消毒敷料,48h内穿刺部位不能见水。

2.2中药薰洗药用:红花、川芎各20g,透骨草、伸筋草各30g,牛膝、独活、制川乌、制草乌各15g,乳香、没药各10g。将上药加水3000mL煎至2000mL后去渣,加入食醋500mL,先薰患处,然后浸泡,每次浸泡30min,每天早晚各1次,7天为1个疗程。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及压痛消失,行走正常;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压痛明显减轻,持重时虽有轻微压痛,但不影响行走;好转:症状减轻,仍有压痛,负重劳累后偶有痛感,休息后可自行消失;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3.2治疗结果46例经1个疗程后,治愈9例,显效15例,好转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3.9%。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愈29例,显效8例,好转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1.3%。

4体会

祖国医学认为,跟痛症多因年老肝肾虚损,筋脉失养,复感风寒湿等邪,入侵于骨而成。中药治疗以补肝肾,活血祛瘀,散寒止痛为主。方中透骨草、伸筋草、牛膝、独活补肝肾,祛风湿,利关节,强筋骨;制川乌、制草乌温筋通络,散寒止痛。使肝经疏通调达,气郁得解,气行则血行,从而肾气得以补益,筋骨得以濡养;红花、川芎均归肝经,能活血祛瘀通络;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活血化瘀中药能改善微循环,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局部封闭可消除局部炎症,促使炎症的吸收,能迅速缓解症状,与中药薰洗协同,标本兼治,故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杨兆存,实用理疗手册[M],大连:大连出版礼,1991:200。

[2]凌一揆,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185。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