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晓明
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要立足探究性学习的内在需求,充分发挥网络作为海量知识库、跨时空交互工具、自动化管理工具等诸多优势,为学生进行探索式、发现式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
一、探究性学习中网络应用的六个维度
资源维度 现实世界能提供的信息源相对有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了学生对信息的需求,而丰富的网上资源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重要的知识源泉。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搜索引擎,快速定位到研究中所需要的各类资源,也可以利用网络将探究性学习的各类分散资源和信息,有效地组织起来并进行共享。
情境维度 网络可以作为“研究情境”的重要创设工具。一方面,可以建立专题研究网站,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和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创设具有逼真效果的虚拟研究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展开探索和研究。
交互维度 在探究性学习中,师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交流工具进行同步/异步交流,以弥补传统交流方式的不足。跨时空交互工具的使用为开展小组间、组员间、指导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专家间的多种交互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易于形成基于网络的研究共同体,创建协同研究环境。
工具维度 工具软件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辅助工具,对于学生处理研究过程中各种发散信息,进行基于网络的人际交互,及时整理研究成果等有着重要意义。这种工具一般可以分为个人知识管理工具(如网络通讯簿、网络日记本、个人资料夹、个人邮箱等)、小组协作研究工具(如网上办公室、小组网络硬盘等)及辅助软件(如各类办公软件、下载工具等)。
评价维度 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具有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过程全程化、评价内容多样化等特点。这也导致探究性学习的评价比较复杂,需要收集的数据非常庞杂,很难利用传统的评价手段进行操作。构建基于网络的评价环境,既可以对研究过程进行有效跟踪,实现自动化的信息搜集与记录,又能够支持多元评价主体和多角度评价,还能够将量化和定性评价结合起来。
管理维度 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管理较传统课程更为复杂,数据的分布更为分散,处理和分析更为烦琐。在这种情况下,依靠传统的课程管理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跟踪,需要结合网络的优势,实施电子化的课程管理。搭建专门的探究性学习管理平台,充分利用支持平台进行课程和课题的管理,就是其中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网络环境下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八个主要实践模式
1.网络主题课模式
探究性学习网络主题课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现有教学单元中的相关主题,以网络为媒介,进行自主探究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该模式适合于在课堂中(可以是完整的一节课,或一节课的部分时间,或若干节课的组合),以探究的形式进行学科主题单元的教学。它巧妙地将探究性学习和传统学科课堂有机结合在一起,既充分发挥了探究性学习支持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优势,又充分拓展和深化了课程单元的学习。
2.基于专题网站的主题式学习模式
专题学习网站是指基于特定的专题和教学情境,将相关的学习资源按照逻辑结构和顺序进行结构化的组织和呈现,并提供学习引导、协作交流工具和与评价接口的支持学和教的网站。基于专题网站的主题式学习模式就是指学生将专题网站作为媒介和探究环境,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该模式可以在各学科的主题教学中或者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开展,其前提是学生有一定上网自主学习的时间,且有相应专题学习网站支持。它兼具“探究”和“学习”两大优势,具有“主题集中、组织良构、利于探究”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
3.WebQuest网络探究模式
WebQuest模式是近年来较流行的一种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式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其主要思想是教师先创设某个特定的情境并呈现任务,引导学生进入此情境,让学生针对具体的任务,利用各种网络资源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和制定解决方案的依据,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WebQuest课程单元一般被设计成网页形式,有导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价和结论六大模块。教师在设计时只需将相应的信息和资源“填充”到相应的模块下即可。这种流程化的设计可以让师生更合理地使用时间,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
4.“拾荒式搜索”模式
“拾荒式搜索”在美国中小学网络主题探究中应用较普遍,分为五个步骤:(1)教师设定课程主题;(2)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或多个搜索引擎;(3)由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主题问题提炼合适的关键词;(4)学生记录得到的页面地址,同时评价是否对了解主题问题有帮助;(5)教师设计一些和主题相关的具体问题,学生进行回答、填空。与WebQuest相比,“拾荒式搜索”内容相对简单,适合真实的课程范畴,可用做全班活动、小组活动或学生个别活动,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
利用Big6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六大步骤,即确定任务—搜索策略—获取信息—利用信息—整合呈现—评价成果。Big6模式本质上是一种利用信息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既可培养学生的信息搜集技巧,提升其信息素养,又能训练学生的判断与思辨能力。
6.网络虚拟探究实验模式
学生依托虚拟实验环境进行自主探究的网络虚拟实验模式是“情境维度”的最好体现。在该模式中,教师首先提供给学生基于网络的可视化虚拟实验环境,允许学生通过鼠标或其他接入设备,在此实验环境中进行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规律,而后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实验报告或总结,并给予评价。
7.Blog研究网志模式
基于Blog的探究性学习开始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其一般流程如下:(1)教师在自己的Blog上提供课题;(2)学生按兴趣分组,建立Blog网群;(3)教师提供资源和探究指导;(4)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和指导,自主探究;(5)在Blog上发布成果,包括研究过程中的想法和感受、搜集到的好资源、阶段性以及终结性成果;(6)学生浏览Blog群,相互评价;(7)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性反思。
Blog为探究性学习开拓了一种轻松、开放、简单易用的环境,甚至还可以吸引网络上其他学生或专家等前来共同交流和探究,比较适合做长期性的探究项目。需要指出的是,要让学生灵活地应用Blog进行探究性学习并非一日之功,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分享的思想意愿,培养他们表达交流的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
8.校际远程协作研究模式
校际远程协作研究是指以互联网为媒介、以协作的形式跨校开展共同主题的网络探究活动。校际远程协作研究模式适合于一些长期的实践性的研究课题,对于促进学校间的优势互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打破学校间距离的阻隔,形成区域研究共同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这种模式在组织上有一定难度,需要搭建专门的管理平台,在资源、情境、交互、工具、评价和管理这六大维度上都要进行全面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蔡秀勇.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求实,2004(11).
[2]黄荣怀.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J].中国电化教育,2002(1).
[3]秦卫东.WebQuest:因特网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DB/OL].http://www.being.org.cn/WebQuest/nr.htm.
[4]李世明.基于网络的WebQuest教学模式.呼兰师专学报[J],2003(6).
[5]叶 平.“拾荒式搜索”——在Internet上搜索财富[DB/OL]. http://www.cst21.com.cn/2/wq-hunt.htm.
[6]叶 平编译.BIG6:信息问题解决模式[DB/OL].http://www.cst21.com.cn/2/wq-big6-0.htm.
[7]王 伟.Blog在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5(3).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大学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