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客”教育到教育博客

2009-08-12 10:00李宏亮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7期
关键词:博客教研信息化

李宏亮

当下的教育博客只是教育者借助网络进行教育事件的记忆与评论,充其量只是“博客”教育,而不是充满教育教研意义和促进教师成长的教育博客。如何从“博客”教育走向教育博客,需要我们想得更多,做得更实。

博客,以网络平台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记忆与思考。在网络时代中,写博客、看博客正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此情境下的博客是思绪自然流淌中的随性而为。在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二元背景下,教育博客如雨后春笋般应景而生。

纵观当下的教育博客,总体呈现出这样的一些困惑。其一,开博是“随大流”,缺乏个性与自觉。很多教师开博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有一个博客的存在,或是为了赶时髦,或是为了应付检查。如此一来,教育博客的设计是千人一面,几乎都是零碎教育资源的简单罗列。其二,写博随性而为,缺乏内容与品质。当下的教育博客在内容上基本是以教育资源呈现和教育评论为主。资源多是自己的教学课件和教案,教育评论也多是缺乏严密思考的教育者的感想。有的教育博客就是教师的个人相册,很多教师的教育博客甚至几个月都没有更新,内容零碎而缺乏规划。其三,用博一厢情愿,缺乏互动与生成。当下的教育博客多成为教师自我宣泄的网络平台,或是展现成绩,或是发发牢骚,或是简单的素材堆积。这在本质上都只是博主的单向活动,缺乏教育应有的互动与生成,自然难以承载教育博客的教研功能。

教育博客出现诸多困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其一,很多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把教师的开博数量作为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考核项目,学校也会把教师的开博与教师评优、教研组建设相关联。如此一来,小小的一页博客就要担负起教师职称、学校发展的符号重任。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急功近利,使得博客难以承受教育信息化之重。其二,教师疲于应付繁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反思精神和研究意识。在“减负”从口号走向行动的进程中,学校还没有从追求升学率的现状中解脱出来,我们的教师也没有从应试的惯性中走出来,教师更多地满足于教好书、考好试,而忽视了教研结合的价值,忽视了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关注。教师安于“教书匠”,没有时间,更没有意识去研究、去突破、去发展。其三,教育者对教育博客价值的理解存在着群体性偏差。在教育者的眼里,博客是私人空间,但却被赋予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社会意义。在个人与社会的角力中,很多人在迷失。博客是资源开放与共享的平台,但很少有人愿意在没有收获的情况下率先付出。在付出与索取的角力中,很多人在徘徊。凡此种种,教育博客的发展呈现出遍地开花却硕果难成的现状。

平心而论,博客的发展为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契机,但是博客的内在特性也对教育与博客的融合提出了挑战。如何从“博客”教育走向真正意义的教育博客,发挥教育博客的教研价值,实现教育博客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想得更多、看得更远、做得更实。

首先,明晰教育博客的价值追求,让教育博客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教研活动的平台。为什么要写教育博客?这是影响教育博客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教育博客不是也不应该是应景之作,而是网络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从社会学角度分析,教育蕴含着对社会的总结,也承载着对社会的引领。教育是社会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桥梁,是实现社会期望的主阵地。信息化社会的教育必然需要教育的信息化。从BBS论坛、教育网站到教育博客,它们都折射出教育在信息化道路上的探索。基于这样的认知,从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维度上去思考,教育博客应该成为探索课程改革、交流实践经验、促进教师成长的互动平台。这一价值定位具体包含三个层面:宏观上,教育博客应该承担起推介最新教育理论、思考教育发展、探索课程改革的责任;中观上,教育博客应该成为区域教研的平台,展现地方教育实践活动,汇聚地方教育资源;微观上,教育博客应该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舞台,记录教育工作中的所做所想,交流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这应该是当前最多、最生动的教育博客。由此可见,教育博客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于博主要明晰自己博客的价值定位,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唯有如此,才能不被博客本身所累,才能实现博客的持久发展。

其次,凸显教育博客的内在特质与个人特色,让教育博客在关注中发展,在发展中惠及教师的成长。教育博客区别于其他博客的特质在哪里?在博文里。教育博客写什么呢?这是教育博客能否持久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当前,很多教师觉得自己的反思不值得写进博客。也有人不知道该写什么、该怎么写,所以教育博客的写作显得后劲不足。其实,教育博客的意义在于展示与交流——在交流中共享,在共享中成长。博文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是与教育相关的,无论是所学所思,还是所做所悟,都可以写出来交流。对你是教训,或许对别人就是财富;对你是一闪而过的思维火花,或许会点燃别人思想的烈焰。

以微观层面为例,教师的教育博客可以写自己的学习体验,如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的学习等等。如此一来,我们可以通过博客分享学习心得、了解他人的学习成果,从而更好地明晰自己进一步学习的方向。教育博客可以写自己的教育实践,如教育案例、教学片段、教育实验等等。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博客看到一个个生动的世界,那是许许多多同路人教育生涯中的点点滴滴。我们在交流中学会观察,在观察中学习,在学习中模仿,在模仿中提高。教育博客可以写自己的教育反思,呈现自己的困惑与思考,感悟他人的思维脉络,在建议与批评中收获智慧的火花。由此可见,教育博客持久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博文的写作必须是与自己的教育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教育实践不止,教育感想就不断,我们教育博文写作的思绪就不会枯竭。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教育博客要实现其教研特质,还必须以特色吸引网民的关注。为此,教育博客要注意形式的个性化,使用统一模板的可以在色彩、文章分类、标题索引上多做文章。在内容上不必追求大而全,应当小而精,以小的切口展现对教育的大理解。同时,教育博客的教研价值还依赖于群体性互动。博主要及时更新博文,对别人的发言要给予及时的回复,尽量多访问博客群中其他博客,特别是留言者的博客,以提高教育博客的互动性。唯有同路人之间的关注与互动,才能更好地让自己的学习、实践与反思得到更加真切的声音,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当成长成为教育博客的主要价值追求,教育博客的写作才会后劲十足。

最后,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育博客评价与激励机制,让教育博客真正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标志性符号。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面对遍地开花的教育博客,我们该怎么办?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就是要摈弃急功近利的思想,立足长远,通过科学的激励机制,引导开设维护宏观层面和中观层面价值追求的教育博客,让大批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研员参与进来,优化当前教育博客的主体和层次结构,扩大教育博客的群体互动空间,提升教育博客的教研实效。对于教研室、教科所、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等教育服务机构来说,就是要从地方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加大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培训,优化整合当前的教育博客群落。同时可以开展优秀教育博客评选等活动,通过典型、榜样的示范作用,引领教育博客的持久发展。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来说,就是要以实际而适度的激励手段鼓励教育博客中的教师群体合作行为,如让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结对,实现技术、精力与丰富经验间的互补合作,实现教研组内的学科同伴合作和课题研究中的主题同伴合作等等。这样的合作有利于把教育博客写作的个人行为适当转换为教师的群体行为,从而增加教育博客写作的后劲儿,让教师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

猜你喜欢
博客教研信息化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我为博客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