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 玉汝于成

2009-08-12 04:58万鄂湘
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4期
关键词: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万鄂湘

一、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在110多年的历史中,武汉大学为中华民族培养了30余万名高级人才,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声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学的基本任务在于传授知识和研究学问,提升全民族文化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正如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著名教育家和法学家王世杰先生所言:“大学的使命一在教授高深学术,一在促进高深学术。”创建之初的国立武汉大学正是在这种办学思想指导下,于1930年创办了《武汉大学学报》的前身——《国立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季刊》、《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和《国立武汉大学理科季刊》。

自1930年创刊以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虽历经磨难,却始终不渝地坚持“促进高深学术”的办刊宗旨,崇尚学术创新,倡扬学术讨论、争鸣与批评,“研究学术、发挥思想、披露心得”。当世之时,学界名流杰士,珞珈山麓风云际会。中国近现代史上在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哲学等领域有着卓越成就、灿若星辰的风流人物,如王世杰、胡适、闻一多、周鲠生、张奚若、吴宓、钱端升、吴于廑、韩德培、燕树棠、姚梅镇,谭崇台等纷纷撰文著述,在此刊上激扬文字,在东湖之滨碰撞出思想火花。由此发端。珞珈山逐渐成为全国学术重地,武汉大学也奠定了她在全国的崇高学术地位和声誉。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获得了新生,进入了持续、快速发展时期。《武汉大学学报》恪守创刊宗旨,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坚持以研究学术、交流思想为根本任务,不断提升学术质量,学术影响力与日俱增。《武汉大学学报》紧跟时代大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服务社会、服务大局,致力于为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多年来,《武汉大学学报》所刊登的许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新华文摘》等权威报刊转载,为国家、地方政府制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武汉大学学报》还积极鼓励中青年人才展露风华,支持他们著文交流学术心得。许多中青年学者都以《武汉大学学报》为精神家园,从中吸收学术养分;进而,他们以此为平台,著述立说,初露峥嵘,逐渐凸显学术影响力,为日后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即将走过波澜壮阔80年的《武汉大学学报》,已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园地,成为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排头兵,成就斐然。这一成就的取得固然得益于历史潮流的巨大变革,但其根本原因在于几代武大学人呕心沥血、矢志不渝地坚持学术创新。他们深知,大学学报的生命力在于学术质量。大学学报以学术创新为生命,而学术创新则以大学学报为重要载体,两者密不可分。王世杰校长曾说,学术发展的基本条件在于“鉴赏与批评”,而学术刊物则是学术“鉴赏与批评的媒介”。由此可见,大学学报作为大学主办的、以反映本校科研和教学成果为主的学术理论刊物,理应成为促进学术交流,鼓励科研创新、引导学术发展的前沿阵地,理应为学者自由地进行学术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并成为学术交流、争鸣与创新的宽广舞台。

二、继往开来开拓创新

最近30年来,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着一场没有现成经验可循的伟大改革。我们有幸经历、参与了这一伟大变革。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指引着伟大的实践。200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对新的时代课题,肩负新的历史任务。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深入研究阐述这一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任务,迫切需要深入研究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迫切需要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产品;面对世界范围内务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迫切需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在这种时代的大背景下,《武汉大学学报》义无反顾地肩负起这一新的历史使命,继往开来、开拓创新,致力于回答党中央提出的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所面对的重大时代课题,在繁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此,我期待《武汉大学学报》应继续坚持并发扬以下几点优秀品质:

第一,恪守学术性。期待《武汉大学学报》时刻视学术质量为生命,倡导学术争鸣、讨论与批评与创新。只有经过相互磨砺,不成熟的观点才能更加成熟;只有经过学术讨论、争鸣与批评,正确的观点才能离真理更进一步。我们要想在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中发挥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作用,就必须保持独特的学术品格。严谨治学。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针对党中央提出的新的时代课题做出更加接近真理、更加具有实践意义的回答。

第二,体现时代性。期待《武汉大学学报》能积极引导学术研究与时俱进,使之致力于解决当代的实际问题。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为时代的社会发展需要所推动,而其理论价值则取决于对其所处时代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们实践的指导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一伟大实践要求我们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从实践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将之上升为理论来指导当前正在进行的实践。因此,《武汉大学学报》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增强学术研究的针对性,为解决我国研究与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重大实践问题出谋划策。

第三,具备前赡性。理论既要具备时代性、针对性,还要具备前瞻性;既要致力于指导当代实践,又要致力于指引今后国家政策、方针和路线的发展方向。增强理论的前瞻性,可以有效避免实践中的盲目性。期待《武汉大学学报》能“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深刻认识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重视研究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问题,积极引导学术界针对我国发展现状,为国家和地方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富有预见性的发展设想和对策。

第四,坚持本土性。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的社会主义,也是立足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我们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必须充分考虑中国的现实国情需要和本土或民族的特殊性。我们的理论创新需要体现中国气派和特色。为此,《武汉大学学报》所引领的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重视培育本土意识、解决本土问题,弘扬本土文化,反对一味地照搬照抄西方经验。当然,我们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强调本土性或民族性的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我们应重视对中西方文明的比较研究,在立足当代又继承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还需要充分吸收世界不同文明中科学、进步的元素,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三、我与《武汉大学学报》的不解之缘

作为一名曾在珞珈山求学并执教的武大法律人,我与《武汉大学学报》有着不解之缘,也与学报编辑部的同仁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早在求学期间,我就是《武汉大学学报》忠实的读者,并视她为心中的精神家园。我也是《武汉大学学报》热忱的作者,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我先后在《武汉大学学报》发表了1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国际强行法、海洋法、条约法、国际人权法、国际组织法、欧盟法和国际知识产权法等领域。《武汉大学学报》是我目前发表专业论文最多的一份学术刊物,她见证了我的学术生涯,忠实地记录了我的学术观点,为我充分展露学术观点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在我所发表的论文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武汉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刊载的《深化国际法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专门人才》一文,该文由余劲松、黄进、曾令良和我合作完成,以“国际法学系”的名义发表。1994年,我们4人因此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破格晋升为教授。也因此殊荣,我们被誉为武大法学院中青年学者中的“四大金刚”。现在,我们4人都先后离开了珞珈山:余劲松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任教授,并担任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曾令良在澳门大学任法学院院长;黄进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校长;我也于2000年调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但是,我们的成长经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珞珈山的《武汉大学学报》孕育了我们的学术理想,发表在《武汉大学学报》的论文丰满了我们奋力高飞的翅膀!

多年来,《武汉大学学报》崇尚学术,鼓励创新,奖掖后学,唯才是举,这种精神令人敬佩!

四、不仅仅是结语

一份学术刊物的质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编辑队伍的素质甚为关键。《武汉大学学报》一直以来都有一支高水平的编辑队伍。刘涤源、吴宓、程千帆、唐长孺、韩德培、姚梅镇、吴于廑、谭崇台等德高望重的前辈大师们都曾担任过《武汉大学学报》的编辑。他们以“促进高深学术”为宗旨,严谨治学,为《武汉大学学报》的发展壮大殚精竭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此后历代编辑同仁,秉承先贤的优良传统,使《武汉大学学报》永葆本色。他们恪守学术创新,积极贯彻“双百方针”,敬业爱岗,有着“甘为他人作嫁衣裳”的奉献精神。他们既具有坚定的政治原则性,又具有敏锐的学术洞察力;既具有深厚的专业素养,又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既关注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创新,又追踪时代前沿焦点,着力解决我们所处时代的实践难题。能有这样一支高素质的编辑队伍,实乃《武汉大学学报》之幸、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之幸。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砥励进取,玉汝于成。在过去的近80年里,《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命运坎坷但却励精图治,经历了曲折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形成了崇尚学术、鼓励创新的优良传统。古人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前,《武汉大学学报》恰逢盛世,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大有作为。我衷心祝愿《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不断开拓进取,积极响应党中央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校训展示墙
Education with a Heart that Embraces the World, from the Fertile Cultural Land of the “Eternal City”
Quality Dir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AnAnalysisofCohesiveDevicesinARoseforMissCaroline
Analysis of Characters Shaping in Ring Lardner’s Haircut
Analysis of I Heard the Owl Call My Name from an Intercultural View
武大十大
论学报的发行管理创新
社会科学总论
《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再添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