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晋:大导演的大品格

2009-08-11 02:37
做人与处世 2009年1期
关键词:谢老芙蓉镇王村

武 鹰

在百年中国电影史上,谢晋是一棵站立的伟岸的大树。人们知道,他发现了许多演员,而他培养了众多的导演尤其是女导演却鲜为人知。武珍年是谢晋影片《高山下的花环》和《最后的贵族》的副导演。武珍年长得黑黑瘦瘦,工作起来却雷厉风行、干净利落,很有点男子气。武珍年说,这都是向谢导学来的,跟在他的后面,不喜欢电影的人也会被他的激情感染,不得不热爱这份事业。上个世纪80年代初,武珍年的婚姻出现了问题。当时,婚姻问题可不是小事,谁在这个事上出了问题,往往被认为品行不端,作风不正。武珍年被宣布不得被重用,今后不能当导演。万念俱灰的她,想到谢晋,他是个正直、仗义的人,但她又不敢直接找他,找到在资料室工作的谢晋爱人徐大雯。徐大雯当晚和谢晋说了武珍年的情况,第二天,谢晋一到厂里就宣布:“下一部影片《高山下的花环》,由小武来当副导演。”立刻,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对。谢晋力排众议,还是起用武珍年。回忆当年,武珍年强压心底的悲痛,说:“在我困难的时候,谢导向我伸出了手。从此,改变了我的命运。没有谢导,就没有我的今天。”

谢晋在芙蓉镇(原名王村,因拍摄电影《芙蓉镇》而易名)拍戏的日子,是芙蓉镇人难忘的岁月。1986年,谢晋在王村呆了半年,不拍戏时,他爱在王村到处串门,和村民聊天,一点架子都没有。当时,老百姓还不知道电影是怎么拍成的,不少人专门从县城跑到王村看谢晋拍戏,当时整个王村才几千人,差不多所有村民都被谢晋请去当群众演员。谢导在王村同村民像家人一样亲切,他态度和气、待人诚恳,只要是群众演员,总是按劳计酬,从不扣他们的报酬。谢导在王村有事无事特别爱和村民谈心交朋友,因为王村是土家族人的聚集地,他特别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从不训斥少数民族群众演员;有的演员说不好普通话,他总是耐心地教他们,反复讲解和拍摄。四个月的外景地拍下来,谢导和王村群众建立了鱼水一样的亲情关系。芙蓉镇是谢老魂牵梦绕的地方,2002年5月2日,谢晋和姜文、徐松子、郑在石等《芙蓉镇》主创人员再次相聚芙蓉镇,受到了当地群众英雄般的款待,古老的芙蓉镇陷入沸腾之中。谢晋缓步走下船,频频向人们挥手致意。近80岁高龄的谢晋导演讲话时,心情激动异常,嘴唇不住地抖动,在讲出“没有芙蓉镇人民就没有《芙蓉镇》这部电影”时,他禁不住热泪盈眶,声音哽涩,几度失语。临走时,谢晋说:“我非常感谢王村人民的盛情,虽然《芙蓉镇》得了这个金杯那个银杯,但我认为都不如王村老百姓的土杯。再过十年,我如果还健在,一定再回王村,相信那时候王村的变化会更大。”

谢晋导演猝然去世的消息传到芙蓉镇,土家吊脚楼在秋风中低吟,悠悠石板街在孤独地哀伤,清清酉水河在辗转徘徊中呜咽……它们和芙蓉镇人一起深深悼念谢晋大师。八旬老人来了,六岁孩童来了,中年男人来了,怀抱孩子的妇女也来了……他们聚集在谢老曾经拍《芙蓉镇》的荷花池广场,胸戴白花,默默地在谢老遗像前哀思,几位老人跪哭在地,几位中年人也哽咽着向谢老遗像道别。73岁的老人张耀忠说:“我们要感谢谢导,因为是他老人家的厚爱,王村才有今天,是他的关心,芙蓉镇才能成为旅游胜地,我们今天能有这么好的富裕生活是托他老人家的福。如今他老人家走了,我们要永远地记住他。”

谢晋导演曾说过:“经历了那么多风雨后,我不在乎获奖。我在乎片子是否能留存下去。因为,最后的审片者是历史、时间、人民。”“很多人问我要拍什么样的电影,我说多拍能留下来的电影。什么叫能留下来的电影?就是已经看了很长时间还是可以放,放了几十年了仍然在放的电影。”人虽逝,语留香,谢晋导演的大品格如同他拍摄的经典电影一样,将永远留在人民的记忆中。

■编辑胡莉莉

E-mail:hulily123@sina.com

猜你喜欢
谢老芙蓉镇王村
美丽的芙蓉镇
回忆与谢之光先生的交往
电影《芙蓉镇》中的食物叙事与20世纪80年代的世俗伦理
浅述湘西芙蓉镇的旅游发展之路
王村夜雨
一幅湘南山镇民俗风情的展览画
基于计算机建模技术的秦岭周边农家乐村环境空间研究——以上王村为例
默默耕耘 余热生辉
谢延生:网天下球友 求身心健康
由谢老回乡想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