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碧霞 刘丽霞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则与之化矣。”优质的环境不仅能美化校园,且有隐性教育作用,孩子会在环境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
幼儿园环境和氛围,对幼儿的发展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中发现在实施幼儿礼仪教育时,若充分挖掘环境中的教育资源,营造礼仪教育氛围,开展各项礼仪活动,寓礼于景定能激发幼儿的真实情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一、在室外环境中传播礼仪
教育环境中渗透礼仪教育内容,往往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当幼儿在这些不会“说话”的校园建筑中学习、活动时,实际也在不知不觉的接受礼仪教育。利用好每一面墙壁,让每一面墙壁叙说礼仪。幼儿园门口是教师、家长和孩子每天必须经过的地方,把园门口的墙壁利用起来,刷成醒目的黄色,上面抒写着一首美丽的礼仪小诗“德之韵”。当孩子、家长、教师经过此地时,都会驻留于此,读读美丽的小诗,感悟人生礼仪。与园门口相对的草坪上,把礼字篆刻在石头上,德之石时时提醒,深入人心。
其次,充分利用走廊,楼梯等空间传播礼仪教育。“微笑是最完美的礼仪”,楼道上轻纱映衬下的笑脸就是最直观的阐述,时刻提醒教师和幼儿用微笑对待他人。孩子们稚嫩的小手绘制的“礼仪画”有趣又富有深意,不仅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成人也被深深吸引。平台上,心灵手巧的老师将孩子们的礼仪画制作成一只只可爱的灯笼,漂亮的礼仪灯笼与彩球相互辉映,传递着我们身边的礼仪故事。
二、在班级环境中营造礼仪氛围
优质的班级环境,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在幼儿的参与过程中,更能激发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
为更好地给孩子们创造活动空间,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可利用“聪明屋”、“娃娃家”、“阅览角”、“美发店”等活动角,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学礼仪。当孩子在进行“娃娃家”的游戏时,适当渗透待客、做客礼仪。无形之中将礼仪知识传输给孩子,幼儿在享受游戏的乐趣的同时学得礼仪,从而将其运用于生活。孩子通过阅读书中的人物行为以及与玩伴的交往中辨别是非,从而实践于生活。从读、听、看中建立一种正确的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此外,每个班级还可以开辟“礼仪教育”的特色版块,遵循教育性、生动性、美观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从“九字章”入手,师幼共同参与,将礼仪特色呈现于版面,并定期更换。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不仅得到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增进了幼儿爱班级的情感,增强了集体凝聚力。还可以根据幼儿年龄层次,创编难易不同的儿歌、三字谣,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于版块,进一步巩固幼儿礼仪教育内容。
当然为幼儿创设了一个良好的物质环境外,为幼儿创设礼仪的良好氛围同样重要。注重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谢谢”、“对不起”、“请”等;注意培养幼儿举止文明,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姿的习惯;注重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起表率作用等等。利用晨间谈话或餐前谈话等可利用的环节,与幼儿一起分享礼仪故事,将礼仪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之中,效果会更明显。
三、在游戏环境中渗透礼仪
游戏是孩子的主要“工作”。通过开展各种游戏活动来丰富幼儿礼仪教育的内容,很有实效。如:爱心体验活动——大带小,由大班的哥哥姐姐教小班的弟弟妹妹学会分享。在活动中,孩子们不仅体验到了分享的快乐,同时培养了他们相互关心、团结友爱的品质。
多种生动有趣的活动,直接刺激形象直观的思维,也激发了孩子对礼仪认知的情感认同。将礼仪培养与游戏活动相结合,让幼儿获得情感的体验,促进价值内化,提高幼儿的礼仪水平。
长期实践证明,幼儿礼仪教育方式需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其中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是礼仪教育的重要前提,它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个体成长的内在潜能。在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及班级环境的同时,挖掘和利用好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资源,更利于幼儿礼仪行为的养成。再将幼儿礼仪渗透于在一日生活中,时时刻刻将礼仪放在心上,相信礼仪教育一定会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