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课堂教学反思

2009-08-11 09:01徐俊英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09年3期
关键词:文本课文语文

徐俊英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家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在悄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凸显。以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逐步走向教学前台。

从教师的培养角度看,反思不失为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反思”一词,最早源于佛学,是指人对照佛祖的规训,对照自己的行为,在内心自我剖析、自我谴责、自我慰藉、自我律戒,以到达灵魂升华的境界。确切地说,教师的教育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从而提高自己教学能力的过程。

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不断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的一套新语文教学观。“新语文教学观”应该在注重语文教学的人文性的同时,不忽略语言文字训练,只不过这种训练不是机械的、重复的。深入了解“语文”的特性,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明确语文教学的目的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学的三维目标都应在“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中进行,重在理解、运用、感悟和思考,同时要聚焦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平时,在课堂教学之后,我会对上过的课选取几个角度来反思,写下教学反思。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反思来谈一谈自己的新语文教学观。

一、课堂教学中时刻存在动态生成,教师要随机应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

我教《丑小鸭》之后的教学反思:教学中,学生与文本、与文本中的主人公以及作者之间,产生了非常浓厚的感情。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让学生较好地读懂了课文,更重要的是向我们展示了语文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在最后,还插入了安徒生的童年,将文本学习推向了高潮,真正做到了语文的文本价值与学生独特体验的完美结合。在这课堂上,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并超越文本,使课堂充满浓浓的创新气息和多姿多彩的童心情趣。

由此,我感悟到课堂教学中时刻存在动态生成,教师要随机应变,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出文本,超越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中,合作、对话、摩擦甚至碰撞中,现实生成的超出教师预期、教案规定的新问题、新情况就是课堂动态生成。

二、阅读教学注重个性化阅读,在个性体验中激发主体情感,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个性体验的表达中

我教《笋芽儿》之后的反思:低年级的朗读指导,主要是引导学生有体会、有感情的读。很多课文都可以大胆地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时间去读书,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去感受,这样才能真正得到属于他们自己的感受,读出个性化的体会。我在教学《笋芽儿》第一自然段时深有体会。每位学生都是各不相同的生命体,他们学习语文是极具个性的。他们在自主积极的阅读中,对教材肯定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由于生活经验、思维习惯、学习方式存在着差异性,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不尽相同。在教学片段中,我对于学生提出的“春雨姑娘低声呼唤”可以读得快一点也可以读得慢一点看法给予肯定,切切实实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朗读中的主体作用,让孩子们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角。

三、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我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之后的反思:因为学生放飞想象去读词,原本凝固的词被激活,原本干瘪的词变得丰满,生硬的读词环节也因此充满情趣。把文字变成画面,把画面变成文字。常此训练,还怕学生的语感出不来吗?由此,我深切地感受到小学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四、习作教学给学生表达的自由空间

我教习作《春天的发现》之后的反思:课前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发现春天、去感受春天、去体验春天,把习作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紧密结合。言为心声。学生只有切切实实走进生活,走进自然,用自己的眼去观察,用耳去倾听,用手去触摸,用心去感受,她才会有自己的发现和体验,有了这种发现和体验的快乐,表达的愿望才会被激发出来。

猜你喜欢
文本课文语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