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家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为此,广大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对话教学理论,改革课堂教学成了一种自觉追求。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教学中进行无效对话、形似对话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剖析对话教学中的问题因素,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一、对话教学的误区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对话备受广大教师的重视,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对对话教学进行片面理解,盲目追求形式主义的对话,就势必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就此,笔者撷取几则案例,加以剖析,以飨同行。
误区一:主体缺失的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阅读文本的主体不仅仅是学生,也包含了教师。然而在课堂上,有许多教师为了突出学生的“言说权”,凸显学生的主体性,曲解“教师、学生、文本”在对话过程中的多元互动性;不但没有发挥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参与者的前台作用,而且抹去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的幕后功能,把自己矮化为看客、听众。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片断。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同学们课前进行了预习,现在大家讨论交流:你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教师布置后作壁上观。学生三五成群讨论。十多分钟后,学生交流:生A:我明白了地震是怎么回事了。生B:我知道了这篇课文写了一对父子……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又十余分钟后,学生汇报:生1:我想知道地震时怎样避险?生2:我想知道地震是怎样发生的……师:这些问题问得很好,大家还可以通过讨论解决。
就此我们不禁深思: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是什么?教师随意地抛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就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吗?克伯屈说:“教学是由教师指导的过程,这就是教师指导作用原则。”朱小蔓教授也指出:“教师和学生间确立的强有力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可见,对话教学应该是在尊重文本和学生的同时,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互动中,实现对学生的点拨、指导。这种无视文本意义,缺少教师的参与、引领的对话是一种无效的对话。
误区二:偏离文本的对话。
文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且蕴含着许多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与文本对话,生成知识,受到教育,熏陶感情,提升素养。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对话偏离了文本特有的价值取向,游离于文本特定的教学目标之外。
一位教师在教学《矛与盾》时,用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卖矛又卖盾的人”用什么办法才能把矛与盾同时卖出去?学生在汇报讨论结果时,有学生到讲台前做商贩状进行表演:“哎,快来买!我的矛无比锋利,什么东西都刺得穿!我的盾无比坚固,再锋利的矛都刺不穿!现在卖矛送盾!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教师听后大加赞赏。诚然,我们为该生的灵活思维而暗暗叫绝,但学习这则寓言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的道理。按照这种卖法诚信何有了,实事求是何在了!它异化了文本的内在价值。
误区三:形式主义的对话。
为了有别于传统课堂的“满堂灌”,许多教师把对话异化为“满堂问”,课堂上大问套小问,一问接一问。片面地认为对话就是教师问话学生答话,问答式教学就是对话式教学。于是,有教师教《桂林山水》时与学生这般对话:桂林在哪里?你去过桂林吗?你见过大海吗?大海是怎样的?你登过泰山吗?泰山是怎样的?桂林的山水美吗?你们想不想看一看?问了一大串问题后,教师才故作玄虚地打开多媒体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只看课堂形式,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堂“对话”课,但究其实质而言这是一串不用思考的假性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办法使学生的个体感悟与文本意义相通相融,没有办法让学生用过去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对文本进行反思性理解。如果教师秉持这样的对话观进行教学,即使用了对话的形,那也只能是新瓶装旧酒。
二、有效对话的策略
策略一:师生互动,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的实质是师生之间的一种特殊交往,它是师生与文本的一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教师与学生虽然承载的任务不同,但他们共同构成了学习活动的主体。克林伯格说:“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自主活动地位是一种教学现象的两个侧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不能自我矮化,成为旁观者、旁听客,而应肩负起指导者、组织者的责任。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学生的思维游离了文本,教师应组织学生大量地读课文,围绕“他(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不!爸爸。先让我(孩子)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这些句子设计问题:“从这些句子你读懂了什么?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样,教师“开渠截流”把学生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学生的学习思维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文本的主旨内容展开,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因此,我们说只有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对话,才能实现教学相长,才是有效对话。
策略二:珍视文本,实现个性解读。
作为学生阅读材料的教材文本均有其独立的、特有的价值观,同时存在“笔所未到,意有所忽”之处。这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既要兼顾学生的个性理解,又要尊重文本所蕴含的价值观。不能抛开课文的价值观,让学生去与文本假对话。如教学《矛与盾》时,应该引导学生围绕这一问题展开对话:“卖矛又卖盾的人,可笑在哪?为什么他不能把矛和盾卖出去?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这样的问题既立足了文本,又关注了学生。学生顺着这问题既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又能引发自身的探索意识,对课文进行深入探讨。
策略三:把握关键,实现有效对话。
对话不是问答式教学对知识的简单复制,而是文本精神与师生精神形成融合的过程,是知识结构与意义重组的过程,是不断产生新的思想、见解、意义、知识的过程。教学中我们不能追求形式主义的对话,而应把握文本主旨,精心设计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使教师、学生、文本展开有效对话。为此,教师设计问题要找准切入点。如教学《桂林山水》,可以顺学而导:桂林的山、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说明了什么?这些问题对于课文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能开启心智,激发思维。教师只有把握住文本的关键,精心设计“牵一发而动全篇”的问题,组织学生与文本对话,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课堂效率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