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香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要求,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必然需要对中小学教师教育进行改革,更新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这个更新过程本身需要中小学校大力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以教育科研推动教师素质提高,并最终实现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中小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
一、加强和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
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学。走科研兴校之路,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应该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最佳选择。教育科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群。就教育科研而言,它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等三大类,即使是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也必须考虑影响实践和指导实践,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产生强大的生命力。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方法论。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大量的应用性研究课题更是中小学教育科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应从确立研究课题着手,大力加强横向课题和应用性课题的开发与研究。要开展教育科研,中小学还应确立起科研规划的意识,一方面积极参加市、省、国家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申请、立项与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及当前一段时期内,学校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具有重点意义的问题,确立一批重点研究项目和一般研究项目。除此之外,中小学校还应鼓励与支持教师开展个人研究课题,边教学边教研,凸显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草根性”,努力做到“大、中、小”科研课题相结合。
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必须在体制上做出相应的变革与创新,理顺课堂教学与教育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确立起符合中小学校特点且行之有效的学校教育科研机制体制。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实践进程不断深入,这就意味着必须打破过去将教学作为唯一任务的观念,在确保以教学为中心的同时,以教育科研提高教师素质,以此促进教学的提高。牢固树立起“以教学为中心、科研为教学服务、以科研促教学”的理念,以稳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而稳步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发挥中小学教育科研长远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加强和开展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几点想法
(一)教师是加强和开展教育科研工作的主力军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依赖教育科研,这既是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教育教学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没有一流的教育科研就没有一流教师,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已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而教育科学理性精神的建构、普及与提高,离不开广大中小学教师自觉地参与教育科研。然而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仍有许多中小学教师,虽然对学生满腔热忱,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他们大多对中小学教育中出现的现象,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经验型”、“辛苦型”的教师比较多,而“研究型”、“创新型”的教师还比较少。这样是很难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
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教育科研,是中小学教师加强和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特点和要求。因此,中小学教师要做的四勤:一是勤读书。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瞬息万变,人的观念日新月异,读书的过程就是丰富和积淀知识的过程,也是自身提高的过程。二是勤思考。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探索规律。思考的过程也是研究的过程。三是勤总结。日积月累,由量到质,总结自己或他人成功的经验。四是勤动笔。动笔是在总结基础上提炼的过程,把经验总结升华为理性的理论才会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这就为教师加强和开展教育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教师是中小学教育的实践者,他们了解教育对象,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处于教育科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的“中介”地位。中小学教师的积极参与,无论对教育科学的新发展还是对教育实践的推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既是事业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凡是教育教学水平日渐提高的教师,都是具有研究能力并善于钻研的人。在复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我们认识不够和研究不完的规律,它们会通过一些教育教学现象表露出来,而现象有时反馈的就是教育教学的本质。凡是看到、听到的教育教学现象,对它进行反思,这就是研究;反思之后自然产生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就是学问,文章被刊物采用就是社会的认可。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繁忙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之余,以顽强的毅力从事研究探索教育规律,坚持撰写教育日记,曾先后对3700名学生作个案记录,能详尽地说出25年中对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所进行的工作和个别学生曲折的成长过程。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最终成为教育家的范例。教师只有把教学与研究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的追求而非谋生的手段,只有把教学与研究工作形成合力,只有在“身正”的同时,在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层面上做到“学高”,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广大学生终身受益,自己也终身受益。
(二)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充满主体自信意识。中小学教育科研并非高不可攀,并非只是教育科研人员的事,要始终将自己视为教育科研的主体力量。教育科研需要第一手活生生的教育资料,这正是第一线中小学教师的优势。因为丰富的教育生活经历与经验是教育科研的源头活水。
2. 增强教育科研意识。中小学教师要善于把教育教学工作自觉地纳入教育科研的轨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教育科研习惯,学会在教育科研状态下工作。只有树立教育科研意识,并亲自“下水”实践,就一定会取得教育科研的成果。
3. 理论与实践结合。理论与实践本身存在着“循环加速机制”,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实践从盲目走向自觉,使理论从含混趋于清晰,也只有这种训练,才能使教师们超越感性,超越时空的局限,站在更高的层次来思考问题。
4. 掌握教育科研动态。中小学教师要注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获取新的教育理论,提高自身的研究素养。同时,要突出教育科研的基本特征——创新,及时了解、掌握教育教学的新信息、新动态、新趋势,选择具有独创性和新颖性的课题及科学方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5. 具有探索创新精神。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往往是综合的和整体的,研究教育规律更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特别是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和顽强的探索创新精神,那么中小学教育科研就很难有效开展下去。
中小学教育科研是站在理性的高度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小学教育实际问题,激发教育内部潜力,开发师生智力,优化育人模式,使学校教育沿着高效、有序、科学的轨道发展,教育科研能使教育实现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并有效克服职业倦怠,从而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实现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