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
——作家郑辛遥谈生活
与时俱进的理念,和谐恬静的情绪,优雅得体的形象,均衡合理的营养,“零亚健康”的身体。
——健康新概念
性格外向的人喜欢宽度,他们想抓住生活中每一点能抓住的刺激,多样性是刺激和精力的源泉。性格内向的人喜欢深度,他们限制从外部进入的经验,但对每一经验都体会较深。他们从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和观念中获得精力。
——美国心理学家莱利谈性格内向者的优势
要说没用也真没用,既不能当饭吃,也不能教人如何投资赚钱……如果我们的心灵中没有诗意,我们的记忆中没有历史,我们的思考中没有哲理,我们的生活将成为什么样?
——北京大学同学院院长袁行霈教授谈“国学”的无用之用
你茶饭不思,沉溺于“魔兽世界”不能自拔;你忽视现实社会,游走于网络虚拟社区;你乐于网上购物,买下一大堆商品却不能使用;你分不清现实社会和虚拟空间,你——可能“病”了
——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通过专家论证,网络成瘾被正式纳入精神病诊断范畴
我希望我们的孩子,以及这个国家内的所有孩子,都要知道你们生命深处的极限,就是实现你们的梦想,以及你们是否愿意为这些梦想而努力。
——米歇尔·奥巴马
每个人就像是一个纸杯,知识、涵养像杯里的水。别人不会看到你杯子里的水,别人看到的只是溢出的那一点点。当你的内涵溢出的时候,自然会被发现。
——日本著名设计师重冈胜夫
有一面镜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看到自己心中所有的感觉、动机、嗜好、冲动及恐惧。这面镜子就是关系的镜子:你与父母、老师之间的镜子;与自己思想之间的镜子……
——克里希那穆提
在所有人中,唯有那些把时间花在哲学上的人是闲适从容的,唯有他们才真正活着。因为他们不满足于有生之年,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那无限的、永恒的、可与更优秀的人共同分享的过去。
——塞涅卡《哲学的治疗》
真正有读书风气的时代,读书是个人的事情。
——学者周国平认为,媒体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大家都去读同一本书,把读书从个人的精神生活变成了一种大众的生活消费,很可悲
自信不是相信自己强,而是相信自己会变强
——日本丰田公司的一名员工
今天的学人,没有前辈们活得那么纯粹。知识是一种积累,而在今天,知识常常只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稍稍学得了一些皮毛,就迫不及待地拿去换钱。
——叶兆言在新书《陈旧人物》中解释为什么过去的人会有大成就
看事要看清楚,听话要听明白,面色要温和,容貌要端庄,说话要真诚,做事要谨慎,不懂时要请教,愤怒时要冷静,见财时要清醒。
——上海某上市公司董事长谈君子“九要”
每个人心灵的门都是虚掩的,推开那扇门的就是有缘人。
——网友网名
中国人笑嘻嘻地说“这孩子真坏”,是夸奖他的聪明。“忠厚乃无用之别名”,可同时中国人又惟恐自己的孩子太机灵。锋芒太露是危险的,呆人有呆福,不傻也得装傻。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
有几样东西可以毁灭我们:一,没有责任感的享乐;二,不劳而获的财富;三,没有是非观念的知识;四,不道德的生意;五,没有人陛的科学;六,没有牺牲的崇拜。
——印度圣雄甘地的告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