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龙
【摘要】国际分工理论发展至今,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期间经过古典阶段、新古典阶段和新贸易理论阶段,反映了国际贸易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古典、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贡献主要是揭示了贸易互利性的“双赢”理念,并解释了产业间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解释了产业内贸易现象,并将贸易分工理论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但是,新理论与传统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对贸易分工理论的演变和发展进行评述,对于纠正学术界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某些“误读”,并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业已融入全球化的中国经济实践,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国际分工理论 中国对外贸易 启示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发展
自亚当·斯密提出绝对优势原理至今,世界已经经历了两百多年的漫长历程,而国际分工理论也在不断的发展中适应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亚当·斯密认为,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先天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有利的生产条件,各国按照各自绝对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贸易双方获利。大卫·李嘉图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比较优势原理,即各国互惠贸易可以通过生产利益较大或较小的商品来进行。在提倡自由贸易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中,绝对优势原理和比较优势原理可以算得上为国际分工理论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一步,并在西方经济学界占支配地位达一个世纪之久。然而,李嘉图的这一理论建立在一系列近乎苛刻的静态分析的假设之上: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商品,各国劳动同质,生产成本不变,没有运输费用,生产要素在国内完全流动而在国际间不能流动,市场完全竞争,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等。这一系列假设抽离了现实的经济环境,在当今世界贸易中适用范围很小。
20世纪30年代,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 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提出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用在相互依赖的生产结构中的多种生产要素理论,代替李嘉图的单一生产要素理论。俄林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称为新古典贸易理论,被视为现代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基石。由于俄林在其著作中采用了他的老师赫克歇尔1919年用瑞典文发表的一篇重要论文的主要论点,因此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也被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
1949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再论国际要素价格均等》一文中论证了这一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赫克歇尔—俄林模型从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来解释贸易格局,而要素价格均等定理则反过来分析国际贸易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国际贸易的发生增加了对相对丰富资源的需求,从而提高了它的价格,也就是增加了它的报酬,另一方面减少了对相对稀缺要素的需求,从而降低了它的报酬。通过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经济结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从而使产量增加,收入增加。这些分析对于一国如何利用本国的资源禀赋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以获得贸易利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如果说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的是产业间贸易的话,那么,新贸易理论分析的主要是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即产业间贸易(Inter-industry Trade);另一种是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两国互相进口和出口属于同一部门或类别的制成品。对于这些国际贸易的新现象,分析产业间贸易的古典、新古典贸易理论是难以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的。以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吸取了以往国际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提出了所谓“新贸易理论”。这些经济学家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市场结构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新现象,用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得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结论。
二、国际分工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启示
1、国际分工新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
(1)一个国家只有将所拥有的资源禀赋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形成竞争力
比较优势是由一国资源禀赋和交易条件所决定的静态优势,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竞争优势则是一种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的综合能力的作用结果。比较优势作为一种潜在优势,只有最终转化为竞争优势,才能形成真正的出口竞争力。根据生产要素禀赋,我国一直以来具有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在当今国际市场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一是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往往是具有垄断优势的产品,而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并不具有垄断优势。二是我国出口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程度低,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不高,这种中低档次的劳动密集型工业制成品与发达国家高技术工业制成品交换的贸易条件越来越恶化。三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歧视性的贸易政策使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到诸多壁垒的阻碍,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因此,我国要确立把比较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的外贸战略。
(2)不断进行创新,保持技术领先地位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由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可以推知,创新国是国际贸易利益的最大获益者。这是因为,在产品的新生期和成长期,创新国以其技术优势垄断了国内和国际市场,因而可以获得大量超额垄断利润;在产品的成熟期进入所谓的“大规模生产”阶段,创新国可以获得巨额规模经济效益;在产品的销售下降期和让与期,创新国在国外投资建厂,输出其知识产权和品牌,延长其产品的生命周期,在国际市场上继续赚取利润。因此,走在创新前列,率先发动产业革命的国家会异军突起,成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目前,我国工业制成品技术多是引进,自主创新较少,造成我国制成品特别是高技术产品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这是我国对外贸易产品质量提高和结构升级的障碍。所以,实施创新战略,强化本国技术创新,将是形成我国竞争优势的当务之急。
(3)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还加快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传播和扩散,给同类产品生产上档次提供信息,并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实现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从而促进一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贸易格局基本上还是建立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而产业内贸易则较不发达,这种贸易格局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影响了我国的竞争力。因此,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同水平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是形成对外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4)政府在增强国际贸易竞争优势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对于高科技产业在关税和其他方面政府给予适度保护,将有利于顶住外国进口产品的强大冲击,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性政策,还能促使企业具有规模经济,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并带来外部经济。
(5)中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创新竞争优势战略
在国际贸易理论创新不断,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条件下,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也必须适时创新。我国对外贸易的新战略应选择创新竞争优势战略。所谓创新竞争优势战略,就是以竞争优势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手段,以追求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贸易战略。
一是积极促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经营策略创新,形成我国的竞争优势。国际贸易新理论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竞争优势的形成又在于一国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和促进创新的机制。因此,中国要想提高国际竞争力,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必须对制度、科技和经营管理等进行全面创新。在制度创新方面:就涉外经济管理制度而言,应由行政管理型向服务管理型转变。为此,要完善进出口商品管理体制,使配额和许可证招标制度等符合统一、科学、公开和规范化规则;同时,建立与完善反倾销、反补贴、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法规,创造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就企业制度创新而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胆创新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度的合理与完善会使分工优势更加明显,增强一国的竞争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要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发挥风险投资的作用,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资本运作和人才汇集机制;要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究,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不断增加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断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积极研制和开发新产品,形成高技术投入→高附加值产品出口→高收入→高积累→高增长→高技术投入的良性循环,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防止出现由于大规模出口导致“不幸的增长”。在经营策略创新方面:要实施经营高效策略。所谓经营高效策略是指一国通过低成本高效率地向国际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而营造优势的一种策略,与传统的成本领先策略不同,经营高效策略不仅要求一国想方设法降低出口成本,而且特别强调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动做出反应,营造速度领先和成本领先的双重优势。
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高技术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提高产业内贸易指数。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来源于有竞争力的产业结构,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产业的竞争优势,要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大的比较利益,必须致力于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全球竞争突出表现为高科技水平的竞争,由此带来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表现为世界贸易格局上就显现出各国出口商品结构的知识、技术密集化。因此,在未来竞争中,最具竞争力的产业就是高科技产业。另外依据产业内贸易理论,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能促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同种类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是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发展高技术产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选择、有重点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和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综合运用经济和法律手段,扶植高技术产业的发展;要全方位改革现行教育体制,实现教育与经济的有机结合,通过加强素质教育和提倡终身教育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要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由此创造出适合高技术产品发展的宏观环境,以产业的发展带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
三是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首先,要依据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坚持以质取胜的战略,提高出口商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其次,要以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为指导,一方面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再次,要重视产业内贸易理论,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兴市场,努力扩大出口,只有这样,才能使一个追赶型的中国尽快成为贸易强国。四是实行政府适度保护政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缺乏国际竞争优势,客观上要求实行适度贸易保护,这与传统的保护幼稚产业的理论是相吻合的。另外根据战略性贸易理论,应该对高科技产业给予适度保护和扶持,因为高科技产业具有较强的正外部性,该产业的发展会推动一国技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强一国的国际竞争力。
2、比较优势原则对我国出口产业体系调整的启示
通过对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优势原则的考察,将促使我们对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做出全面和动态的认识,并对我国制订对外贸易发展战略、调整出口产业结构、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提供有益的政策启示。
第一,国家间生产技术、要素禀赋差异等狭义的比较优势不是国际贸易的惟一基础,规模经济开辟了国际贸易利益的新源泉。因此,一国既要谋求与自己有差异性、互补性的国家进行贸易,同时也谋求与本国有相似性的国家间的贸易。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外出口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目的不仅仅着眼于通过国际分工和交换获取静态贸易利益,提高消费水平和增进国民福利,更重要的是通过贸易发展促进信息、物质和思想的交流,激发本国的创新机制,从而带动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因此,除了继续发挥我国贸易活动中传统的比较优势外,须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及国际经贸易理论的规模经济优势原则,逐步建立起以比较优势为核心的、互补性和竞争性国际分工并举的出口产业结构体系,以充分获取通过规模经营、降低成本来赢得规模经济优势所产生的新的比较利益。
第二,各国所能拥有的各种比较优势都是可以变化的。因此,不应安于和保持短期的比较优势现状,要善于从动态角度认识和利用比较优势原则,适时地根据本国比较优势转化的可能性,将那些潜在的、处于发展中的优势逐步培育成现实的比较优势,以主动谋求和维护本国贸易的长期利益。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从中长期看我国较强的比较优势将由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方面移向规模经济优势。在比较优势的战略转移进程中,政府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可以使比较利益的转移带上更多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应将既有的比较优势与未来可能出现的规模经济优势有机结合起来,预测和构筑一个有现实可能性的比较优势变动体系。尤其应培育和扩大规模经济优势原则下贸易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并重视技术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对我国生产和贸易格局调整的重要作用,以促进我国比较优势的多元化和动态化发展。
第三,运用新贸易理论为基础的贸易政策调整我国出口产业结构。因此,在培育和调整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时,应根据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实际情况,特别是长期以来,在传统贸易理论影响下参与的劳动与资源密集型国际分工模式所面临的贸易市场份额缩小、创汇能力下降、贸易条件恶化等不利影响,政府可借鉴战略贸易政策而制定相关的贸易干预和管制措施,改变单纯地运用高额关税保护幼稚产业的做法,在一定时期、一定行业范围和适当程度上采取多样化贸易措施,引导已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汽车、机械、化工、电子、冶金等行业的生产规模相对集中,以进一步扩大这类行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生产差异化水平,促进这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大型企业和集团形成较强的规模经济优势,并鼓励其积极参与国际水平分工,从而培育和促进中长期具有规模经济优势的主导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第四,重视技术创新对规模经济和贸易模式调整的作用。应从提高国家竞争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角度出发,逐步培育和构建企业和国家的技术投资、开发与创新机制、以及技术吸收与输出机制,并充分发挥人力资本、市场营销与管理能力对提高此类战略性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改善产业质量及提高专业化程度的作用,尤其应发挥科技生产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产生的产品差别化优势及规模经济优势的作用,培育和促进具有现代规模经济特征的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集团的较快成长,促进我国企业逐步扩大参与国际产业内贸易交易。同时还可发挥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技术改造与提高的有效带动作用,从而使我国出口产业体系从整体上逐步形成一种技术创新的、可持续保持贸易利益的规模经济优势,以带动我国出口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不断增强。
总之,我国的对外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用国际分工理论来指导我国的对外贸易,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努力使我国从世界贸易大国转变成为世界贸易强国。
【参考文献】
[1] 赵晓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8).
[2] 程新章、唐海燕:中国对外贸易优势——基于国际分工视角的再研究[J].对外经济(国际贸易),2007(2).
[3] 李俊江、侯蕾: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述评[J].世界经济导刊,2007(5).
[4] 王亚星:2007年国际贸易与我国对外贸易问题综述[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8(1).
[5] 胡健、董春诗: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J].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7(3).
[6] 张苏:新国际分工理论述评[J].世界经济导刊,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