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祖亭
在这一静态模型展示中,作者采用德国雷维尔公司出品的1:72“豹”A型坦克以及深受海外模型迷喜爱的美国AB步兵模型,将二战后期欧洲战场上德军全线溃退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历史背景
美军于1944年6月诺曼底登陆后遭到了德军的顽强抵抗,并组织了有效的反击行动。德军利用当地常见的灌木丛林地形——这一天然的防御带。有效地设置了防护设施。
1944年6月11日黎明前的几个小时,德军第130莱尔装甲师(由弗里茨·拜尔莱因中将指挥)从第9和第30步兵营沿线的两个方向用两支装甲战斗群向“圣让德大冶”地区进攻。为了加快进攻速度。很多德军坦克兵开着坦克直接从行军转为进攻。虽然在这一地区的进攻取得了暂时的胜利,但在当夭早上就被遏制了,莱尔装甲师被盟军的步兵和坦克歼击部队打败了。其中一支装甲战斗群,剐开始进攻时有10辆坦克、244名士兵,当他们返回德军营地的时候只剩下23人。美军猜测,德军的莱尔装甲师在交战中损失了30辆坦克,其中包括超过12辆的“豹”型坦克。
现在的出版物上有很多关于那次战斗的照片,我把它们作为场景设计的灵感来源。我打算设计一幅美军沿灌木丛防御带巡逻,然后有一辆“豹”A型坦克被遗弃在路边的场景。我不打算表现战争对“豹”型坦克带来的巨大损毁,因为很大一部分坦克被遗弃的原因是机械故障。参与作战的大部分坦克刚开始都是用大量的树枝与树叶作掩护,但我不打算在场景中添加这些东西,因为枝叶在作战中会被刮蹭掉,同时我也不想它们遮挡住“豹”A型坦克模型。
雷维尔公司的“豹”型模型
我用黏合剂稀释了的腻子,从组合基本的外壳开始。但发现背面突出部分的形状看起来有些奇怪,是一个简单的楔形形状,而不是阶梯形。于是我用一个楔形的塑料薄板来进行更正,同时在底部也用塑料薄板来填充突出部分。为表面处理做准备的时候,我把所有外壳的待装孔都先填充起来,这些孔有些大。同时我也想把士兵的脸表现出来,所以去掉了帽子部分,很小心地在斜板部分用电钻开了个孔,然后又在中间开了一个长方形的孔。
有了基本的骨架和炮塔为防磁装甲的安装做好了准备,我把—‘点封泥和一些液体胶混合起来。用一支旧刷子在里面慢慢搅动。这些混合物很难从刷子上弄下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没必要浪费一支好刷子。液体胶混合好后,“豹”A型坦克的防磁装甲在坦克表面相当薄,所以模型的外层也不应该太厚。在封泥凝固之前,我把它涂在一块很小的地方,并用一片干净笔直的刀片在封泥上刻上图案。这个特殊的图案由一系列垂直的划痕组成,它们在一个小矩形里被一些水平线隔断。为了复制这个图案,我先在封泥上刻出垂直的线,然后再画水平线。封泥凝固的时间是很短的,所以这部分工作要做得很快。很幸运,液体胶能够使塑料有一点软化,所以封泥上的刻画显得很漂亮。
安装悬挂部分
这款模型的坦克履带套装部分我不是很喜欢,如果用这个套装履带就会很浅,没有立体感。所以我选用更好的引导臂和备用履带线。一开始、我按照说明,一步一步装配外挂部分,但特意漏掉了驱动轮,因为它比其它零件精细得多。雷维尔的履带比较厚重,这就使得最后安装的一节履带比起其它的显得太直、太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开始改造楔形履带的边缘,修掉外侧只留下未受影响的内侧。然后用迷你钳和一支小刀小心地切割外侧边缘,让它比原来的厚塑料块更像“豹”式坦克的履带。履带表面的改善工作,工作量巨大,这是细活。为了使引导杆处在模型履带的前面,我剪掉了引导杆的附属部分。
我决定在模型上增加履带后方的引导杆,因为它们很易碎,所以我使用蚀刻工具使履带上的引导杆弯曲,并垂直于剩下的履带。做完这些之后,我用锋利的剪刀剪掉引导杆的条板,只剩下一块平坦的表面。这可以使引导杆能粘贴得更加牢固。这些条板形成一个L型的横截面,由引导杆和一些小按钮组成。
对于模型中的塑料部件的拼装,用小镊子可以搞定较大的部件,但一些很小的部件就不能使用镊子了,我用一根牙签着一点蜡来安装这些小部件。蜡可以在工艺品商店里买到,这块蜡可以放进黏合剂里,这样能够使它变热并快速延展。
这是我所知道的近百年来最廉价且最小的模型制作工具。如果你认识模型爱好者的话,可以把这个方法推荐给他们。牙签上的蜡能被蜡烛融化,同时它也足够软,可以随意改变它的形状。这个工具的优点在于,蜡足够粘,可以轻松拾起很小的模型部件,蜡虽然粘,但并不会把模型部件表面的涂层粘下来,而且部件放到位置后,轻轻一碰,蜡就会和部件脱离。
笔直的引导杆很容易接触到履带,但如果再长一点那就更好了。尤其是那些靠近惰轮后面的,我把它们粘上去之前需要小心地加工和修整。至于内侧的引导杆,由于已经被完全遮挡住了,所以只能作罢。
另外,对于沉重轮的胶垫我也没有全部用“O”型环套装。这款套装是用来弥补雷维尔沉重轮胶垫微弱的表面细节,需要粘贴在胶垫与金属圈接触的地方。在4个胶垫的外侧我用了“O”型环套装,内侧由于被全郝遮挡所以没必要使用。履带这部分工作花了我大约3个晚上的时间。虽然很费力,但在实际效果上提升了模型的外观。
车体细节
在模型车体的小细节上我花了很多时间。这款套装很不错,尽管像很多套装一样,将近一半的材料其实没什么用处。最棒的部分就是车体侧面各种工具架和引擎上方的护栅。这些部分要求制作者考虑的很周到,但是真的会提升模型的精致程度。
模型中的履带部分通过创造外部引导杆完成,内侧部分则只制作了未被遮挡住的部件细节。我在履带板后面加了很多塑料板,否则它们就会显得太细而且离车体也太近。
雷维尔“豹”A型坦克模型有一个问题。它的炮塔上缺少一个望远镜。本来可以用我手头现有的“虎王”配件中的望远镜代替,但我忽视了这个问题,只好自己用小塑料块制作,不过看起来还不错。在安装机枪时,我发现配件里的机枪被固定纸托夹得变薄了,于是我给机关枪增加了许多看起来不错的小凸起。我把炮台清理干净,将做好的望远镜、机枪以及炮塔后盖装好。
在制作中,我改善了许多配件。除了刚刚提到的望远镜外,还有炮塔顶盏。它是用一个U形的绿色塑料小薄片制成的,我在上面用金属丝加了许多勾子和把手。车体旁边的工具是原有配件和我自己制作的塑料板的组合。装备室的后盖经过我的改装后可以打开。
上漆的嗜好
在我看来,我认为小比例的坦克模型侧面应被漆成浅色,这能使人感觉更真实。在做这个模型时,我
把一些浅黄色颜料粗略地混在一起。第一次粘的时候看起来很轻,但一旦粘上伪装色就变得很模糊了。第130莱尔装甲师的“豹”式坦克的照片展示了一个很模糊的迷彩图案。在这个时期,坦克上的迷彩图案与之后1944年工厂里完成的并不统一。另外,不管是否有效,当时在喷涂迷彩图案时德军总是喜欢把颜料和浆糊混合以增加颜料的附着度,但颜料被稀释后画出来的迷彩图案缺少色彩浓度。为了刻画这个现象,我把一些黑巧克力与棕色、黑色、绿色半透明的树脂混合在一起。这样一来它就变成了一个半透明的釉面,而不是一个很浓不透光的漆面,可以看到漆下面的部分。而车体区域用与水混合的红色、棕色的颜料每样一半,然后去掉上面突出的点。
对于莱尔装甲师的“豹”式坦克炮塔上的编号,我用印刷模板来表现,这个步骤很难做,很难完美地填充这些数字,而且我还得把这些数字和背景颜色一起再漆一遍。一旦基本的白色轮廓好了,我就用新刷子把内部漆成红色。使用白色轮廓模板比手绘要简单得多,因为你只要沿着模板轮廓涂就可以了,而且粗糙的防磁装甲对上漆时的一些具体细节也要求不高。为了制作出同历史上的莱尔装甲师“豹”式坦克炮塔上编号一样的红色,我没有使用单一的红色,而是在红色中混合了一点棕色和浅灰色,制作出失去光泽的逼真的颜色。
等这些全部干了之后,为了体现防磁装甲的纹理与细节。我在上面又涂了一层透明漆。
人物
我制作的这个模型人物来自于两个套装,GI-1行走人物、GI-4办公和SCR-300移动无线电台。我在模型人物的每条腿上钻一个孔穿入铝针,这样做为了两个目的:一是在上漆的时候方便打孔,二是后面的黏贴工作比较容易。我清理干净人物之后,先给他们涂了一个浅灰色的外壳,然后再喷成白色。干了之后,用树脂漆涂出人物具体的色彩。
因为美国AB步兵模型具有逼真、鲜明、细致的特点,所以看着这些“小人”在你手里变得色彩鲜活是件非常愉快的事情。我用水和一些黑棕色的颜色涂抹在人物穿的军裤上。这样做可以强调一些人物细节并打破统一的颜色。等它们干了之后,我混合搪瓷和一些深浅颜色的颜料来表现影子部分的质感(比如衣领下面),以及一些高光的部分。
制作这个模型我花费了大约40个小时的时间。这个模型的尺寸非常小,只有12.5×17.5厘米。它的内容包括了一个仿真的地形,1:72“豹”式坦克和一些二战美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