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春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好问题教学法,对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有着非凡的意义。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问题教学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介绍问题教学法的具体做法以及应注意的问题。
一、具体做法
(一)指导预习
在指导预习时,老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设计一些纲领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如在教学“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设计“你是如何理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的?”这一问题,并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自主看书预习。老师也可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仔细预习课文,认真思考,合作探究,提出问题,由科代表收集整理交给老师,老师再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从中选择有价值意义的主要问题并作适当的补充,然后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讨并归纳总结。例如,在教学“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这一内容时,学生通过看书,提出了很多问题:“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什么?”——在学生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老师再补充一些问题,如“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哪些影响?”“如何把人口包袱变成人力资源优势?”——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发现、思考与讨论,等到老师讲授课文内容时,学习起来如鱼得水,很容易就可以解决问题并掌握这些知识。
(二)问题教学
学生通过前面的指导预习,在合作、探究、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生成问题,接下来就需要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即问题教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意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积极引导,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改变以往由老师预设问题统领课堂,老师提问牵引着学生走,老师问学生答的局面。采用分组的办法,可以很好的改变这种局面。例如教学”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这一课时,在如何处理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问题上,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观点一,“经济要上,教育要让,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观点二,“我们要千方百计,即使在别的方面忍耐一点,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对这两种观点,学生们有自己的看法,但都没有主动就这两种观点发表看法,于是我就把学生分成两个组,引导他们分别就两个观点进行分析、探讨,围绕经济与教育的各自地位和关系展开讨论。在探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国家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优先把教育搞上去。通过讨论,最终学生得出结论:①经济发展靠科技,科技进步靠人才,培养人才靠教育。②当今世界,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与人才的竞争。从一定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③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而要这样做,就要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④观点一认识到经济建设重要性的一面,但是就经济抓经济而忽视教育,甚至认为先把经济搞上去再来发展教育,那就是片面的了。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我们国家要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优先把教育搞上去。观点二的认识是正确的。
通过引导分析与讨论,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设问练习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接下来就是课堂的练习与巩固环节。在运用问题教学法教学的课堂上,设问练习可以进行纸笔考试练习,行为练习,还可以实际演练。在此,主要介绍纸笔考试练习。初中思想品德课除了作为一门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学科而存在,同时也是一门高中学校招生考试的必考科目,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选取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进行设问练习。例如,我在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课时,选用了南宁市2006年中考试题进行练习。“材料一: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和联合国‘发展中国家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典范。恭城县从推广沼气开始,逐步完善生态链条,创造了以养殖为重点,以沼气为纽带,以种植为龙头的‘猪——沼——果的‘恭城模式,走出了一条富裕路。材料二:恭城县大岭山自然环境恶劣,山上都是石头,很荒凉。1991年,不向命运低头的大岭山村民开始在乱石荒山上尝试撬石挖坑种桃树。邻村的人取笑他们说:‘大岭山人穷疯了,连石缝也去撬。可大家没有退缩,甚至大年三十还在山上苦干。如今,大岭山人在山上种下1200多亩桃树,水果总产量达80多万公斤,2005年,全屯人均纯收入5900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出示了问题给学生后,就引导他们就恭城人的做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进行讨论,联系实际进行解答,这样既训练了学生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对他们进行了思想教育,达成了教学的两个目标。
(四)简结转新
这是进行简单总结课堂内容,转到新知识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中,老师给学生时间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老师则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归纳。例如,我在教学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有朋友的感觉”这一课内容时,采用了如下课堂教学总结设计:
师:人生需要朋友,生活需要友谊。有朋友的感觉如何?
生1:朋友带给我们温暖、支持和力量,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生2:人生之路有朋友相伴,使我们感到快乐无比!……
师:友谊带给我们力量和坚强,友谊能照亮我们的人生之路。让我们用歌声和画笔来表达友谊,好吗?
生:好!
(学生推荐一位爱好画画的同学到前边作画,他又另找了一名同学合作。俩人一起在黑板上画了一幅简笔画,另外四名同学自荐一起合作演唱歌曲《永远是朋友》。其他同学一边欣赏作画,一边和着节拍聆听美妙的歌声,感受着友谊的美好。)
师:在欣赏美妙的歌声的同时,前边的两位同学已为我们画好了一幅画,大家看画的如何?
生:很好。(热烈的掌声)
师:(对着画画的同学)能不能给大家说说你们的创意?
生1:我们画的是一棵大树,象征我们之间的友谊,这是一棵友谊之树。
生2:树上的果实象征我们的友谊之树已经开花结果。我希望我们的友谊像这棵大树一样根深叶茂!(对他们的回答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结束语)友谊带给我们快乐、信心,愿同学们的人生之路永远有朋友相伴,善交益友,多交诤友,远离损友。祝同学们的友谊就像这棵树一样,永远枝繁叶茂、四季常青!
在这里,通过启发学生来完成课堂总结,既考查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合作画画和唱歌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友谊的美好,通过这样的活动会使他们的友谊进一步加深。自主选择合作的伙伴,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去表演,学生更多地体会创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感觉,增强了学生的信心,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结束语富有激情和感召力,寥寥数语便点明中心,并能引起下一个题目“交友的智慧”,起到了“画龙点睛”,承上启下的作用,感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二、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根据教学的实际,创设问题的情景。①要认真备课,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情;②要注意所设计问题的内在教育价值;③问题的情景可以是实体情景、模拟情景、语言情景,也可以借助传媒设计情景。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认识是一个过程,教学中要经常反思,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创设、提供机会和时间来提出问题,体现教学的民主。
3.要把握运用问题的“逻辑”理论。所提的问题要明确、适度,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