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兰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满堂灌”、“一言堂”、死记硬背的现象。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销蚀,对思想政治课越来越没有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以问题、情境或案例为基础,以活动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方式,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已成为学习的主旋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得到大力倡导。课堂讨论作为被众多教师所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恰当运用、有效组织能够激活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智慧、彰显学生个性、扩大信息交流量和思维容量;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国家方针、政策的理解,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但在实际中,由于对课堂讨论认识不够,准备不足,组织方式不合理,讨论时机不对,讨论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不到位等原因,往往使讨论流于形式,实效性不大。表面看起来似乎学生也在热闹地讨论着,但实际上只是泛泛而谈,真正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弄不清问题的实质,出现“热热闹闹开场,冷冷清清收场”的怪现象。
所有有效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的学习。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有效的课堂讨论是在课堂情境中,在互动的前提下,参与讨论的所有成员利用可靠的知识,针对某一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严谨思维的过程,它强调了全员参与与积极思考。这一过程既包括让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也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对整个讨论活动的组织引导,既包括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获得问题的结论,更关注引导学生反思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如“我明白了什么”、“我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同意或不同意某种看法”等。
有效的讨论并不会自发地进行,它往往需要教师能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内容可以促进学科学习。需要学生都做到: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积极倾听并适时反馈,控制自己的谈话时间。那么,作为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课堂讨论的组织与引导,提高讨论的实效性,真正地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呢?
首先,要明确课堂讨论的目的和意义。课堂讨论决不是应付教学检查或教学评优时才运用的道具。它的运用一方面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学科层面的知识,并运用它们去解决有关问题;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是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感受与体验,观点与见解,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使学生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具备一定的独立判断能力和民主参与意识。后一目的也是思想品德课程目标和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根本任务所要求的。
其次,在操作层面上要注意:
一、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1.选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时,需要在课前划分好讨论小组。小组按照组内异质和组间同质的原则划分,4~6人组成一个小组,由学生推选出小组的组长,组长在讨论过程中对本小组进行组织管理。
2.选择并设计好讨论的内容。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首要的是选择可供讨论的问题。讨论的问题要难易适度。课本上早有定论且能力要求较低的,或问题的挑战性过大而超越了学生的知识范围的,不适宜进行讨论。因此,所选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难度、适合探究。问题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要求大多数学生对讨论题有一定的理解和认识,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另外,中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讨论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开展争论与辩论。最后,问题的选择和设计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体现时代特征、反映社会热点,具有一定的教育性,能反映政治教学的德育功能,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意识。
3.根据讨论内容,布置学生搜集有关资料或进行调查研究,如上网搜索,阅读教材和必要的参考材料,进行相关的知识储备,以初步形成对论题的认识。这样,既可保证讨论的质量,也能激发学生在合作的基础上自主探究;不仅能节约课堂讨论时间,还能保证讨论的成效,避免在讨论过程中出现泛泛而谈的现象。
二、讨论过程中的策略
1.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讨论氛围。学生座位的安排,要适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相互倾听,避免“教师中心主义”的印象,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氛围;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的发言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不挫伤他们的自尊心。
2.提供足够的时间保障。实践中,讨论的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过长会使课堂松懈,耽搁下一个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短会使讨论流于形式无法深入。讨论时间的长短,教师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看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接受能力、问题的难度等。
3.加强对讨论过程的组织和引导。注意引导学生围绕中心问题并联系实际进行讨论,防止跑题,扯得过远;及时分析学生的发言,适时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不包办答案,不扼杀学生的思维,防止教师和某些学生的“一言堂”;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的同时,又要引导学生达成共同认识;当讨论出现“卡壳”现象时,教师要循循善诱,启发学生解放思想、自由发表意见;当学生获得成功后,及时给予真诚的鼓励。
4.恰当选择讨论的模式。思想品德课堂上讨论的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小组讨论式、集中讨论式、辩论讨论式、讲议讨论式等。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和讨论内容的特点,进行选择。对于教学的关键点(重点、难点、理论联系实际点、思想教育点、知识与知识的衔接点等),具有一定难度、适合探究的,学生个体的知识经验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小组讨论式和集中讨论式相结合,即在课堂讨论中可以先分组讨论,然后组与组的代表进行再讨论或进行有老师参与的讨论,使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都互动起来。对于可以多角度理解,认识参差不齐,乃至于完全对立的问题,可以选择辩论讨论式。
5.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要引导学生聆听并尊重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于他人发言中的缺陷、失误,不得嘲笑或辱骂,对于他人的不同见解要给予尊重,力求求同存异。
6.培养学生良好的讨论习惯,提高他们的讨论能力。教会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能抓住要领,少走或不走弯路;教给学生一定的表达技巧,表达要逻辑严谨,吐字清楚;向学生传授深入讨论的技法,如对一个问题寻根究底,“标新立异”,或积极补充等。
三、讨论结束,教师应进行归纳、评析
归纳在讨论过程中出现的新观点、新知识、新发现;总结讨论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如观点上的局限、方法上的失误等,注意澄清错误观念,引导学生服从真理,修正错误。评价时要以激励性评价为主,注意保护结论的多样性,关爱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永葆灿烂的思想火花,永远有高度的自信心和高昂的积极性。
(责编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