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鸽
[摘要]在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如何保持本民族的特性及如何保护本国的民族文化成为各国政府一项议程。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近些年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为了保护这类能代表我们民族特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政府于2008年1月1日起实行新的节假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增加清明、端午和中秋为法定假日。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传统节日法定化这一行为及其意义,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对法定化的社会学反思;二是法定化之后,传统节日作为一种文化其功能恢复方面的意义;三是传统节日法定化在社会化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学视角}传统节日;文化;社会整合;法定化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09)05-0068-02
当前,由经济全球化所引起的连锁反应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华夏大地上传递了数千年的传统节日也在所难免,出现了传统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而西方“洋节”却越来越红火的尴尬。这种尴尬说到底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产生冲突的结果。它不仅是这些节日的尴尬,更是一个民族国家的难堪。因为在我们国家,传统节日历来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而存在的,它们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义,是展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表达人们的美好理想和伦理道德的一种形式,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其独特的民族特征,成为民族凝聚力永恒的凝聚点。面对这样一个局面,为保护传统文化和节日,保护我们的民族特质,政府出台了修改后的新的节假日规定,增加了传统节日中的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作为法定节假日,赋予它们在公共空间中的法定身份。这一举措不仅顺应民心,而且也为消除传统节日的尴尬和保护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一、对法定化的社会学反思
说到“法定”,不由得就与社会控制联系起来。根据社会控制的概念“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包括社会个体、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制约的过程。”“传统节日的法定化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控制。一般来说,传统节日作为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控制或者软控制,现在,却要政府以法定形式加以强化和引导,其原因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与我国社会转型的大背景分不开的。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是社会的结构性变革和整体性发展。社会转型一般表现为从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社会、农业社会、乡村社会、封闭半封闭社会向现代的市场经济社会、工业社会、城市化社会、开放型社会转化。伴随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已逐步步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快速发展时期。塞谬尔·P·亨廷顿说;“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则滋生着动乱。”在此过程中,社会极易产生失范现象。社会失范现象主要表现社会既有的行为模式、制度规范与价值观念被普遍怀疑、否定或严重破坏,逐渐失却对礼会成员的约束和引导的力量,而新的行为模式、制度规范和价值观念尚未形成或尚未被人们接受,对社会成员不具有引导、调节和约束的力量。从而使社会成员的行为缺乏明确的目标、方向和社会规范约束而表现出一种相互冲突、无所适从的混乱状态。结合本文话题,传统节日之所以被法定化,是因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节日作为一种软控制,其控制能力的在多元价值观的碰撞中被削弱而导致了人们在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一种失范状态,国家在社会控制的方式上也相应做了转型,以法定形式介入。
二、传统节日的文化恢复功能
文化在社會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首先·文化是社会或民族分野的标志,在不同的国家、民族或者群体之间,文化所表现的区别要比人类的皮肤颜色或任何其他生理现象所表现的区别深刻的多。地域、疆界只能划出两个国家、民族形式上的区别,只有文化才能表现出其内在本质上的区别。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的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标志,通过它们,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各种各样的美味食品、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还有这些美食及活动所蕴涵的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理想追求等精神层面的内容。而精神层面的东西对一个民族来说才是最根本、最实质的东西。但现实的情况是令人担忧的。无论是从各种媒体报道还是我们自己的年复一年的生活体验,我们都知道。现在一些“洋节”成为人们的新宠,而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却渐渐被人遗忘。过“洋节”无可厚非,但根据文化作为民族分野的重要标志这一功能来讲。照这样下去,我们还可以拿什么作为我们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资本?丧失了个性就预示着灭亡的危险。
回到我们现在的新法规上来,传统节日的法定化,无疑为消除这种危险提供了时间保障,在公共空间中取得的法定身份也为其作为一个民族分野的标志功能的恢复提供了身份保障。
其次,传统节日法定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有利于社会的整合。文化具有社会整合的功能。从人类诞生至今,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存,都从不同侧面维持着社会的团结,维护着社会运行的良好秩序。一个民族的共同体,正是通过传承共同的民族文化,才完成和实现了民族特质的积累和社会的整合。而文化,一方面是由无数个体的人创造的,另一方面个体又要受文化的支配,这种支配只有在文化与个体有机结合的状态下才能发挥最优的功能。传统节日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这样的功能,因为节日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给文化与个体的有机结合提供了时间和各种道具(如除夕夜的饺子,中秋节的月饼)。只有民族文化与个人之间的有机的结合,才有民族认同感和社会整合的实现。
追溯传统节日的起源也可以看出,远古时代的人们正是通过节日,如各种祭祀活动、各种仪式等把氏族、部落整合起来的。近代以来,传统节日更是体现一种民族情感。所谓民族情感是指个体成员对自己民族的深切热爱之情。它具体表现为对祖国、对家乡、对故土的热爱和依恋。这种热爱和依恋反映在中华民族成员的情感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期盼团圆。团圆,可以说是中国人千古不变的生活理想,而最能表现团圆心结的莫过于传统节日,为团圆往往从“一年明月打头圆”的元宵节,历经中秋节、重阳节,期盼到“下著频频听谶语,家家家里合家欢”的除夕夜,都体现了中国人团圆的心结。人们过着同样的节日,体验着同样的价值内涵,感情趋向和审美情趣等,同样的体验,就单个社会群体的成员来说,相似会产生喜欢,必定会增强彼此间的感情,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就整个民族来说,同样的体验不仅是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体现,更是一种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认同感的方式,而认同感的确立是社会整合的
基础。
传统节日法定化,对恢复其民族凝聚力及社会整合的功能提供了时间保障。在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中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为我们保护民族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认同感及社会整合提供了制度上的支持。
三、传统节日法定化在社会化方面的意义
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对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的一致性和延续性是通过社会化实现的。
中国传统节日的确立与普及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礼仪形式。这些传统节日在主流方面,体现了以自然为取向,万物平等的自然本原思想;体现了和谐为美的思想,即不仅包含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含了家庭和谐与邻里和睦的思想;体现了崇尚劳动、敬老敬贤、追纪先人等社会伦理思想;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都充分体现在传统节日的诸种表现形态之中。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以节日为载体,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这个传承的过程即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
既然传统节日是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人们对价值的选择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节日的衰落则意味着对我们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优秀的价值理念等精神层面的东西的放弃,那么传统节日来承载的社会伦理思想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就有断裂或将要断裂的可能,传统节日的社会化的功能也就有消失的可能。
傳统节日法定化,不仅是对一种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对社会化乃至整个社会运行的有益的决策,尤其是在现在多元、异质的社会里,法定化给人们与这些的传统节日互动以及在节日里人与人之间产生互动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在互动过程中,传统节日的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的精华逐渐被人们内化,而内化的过程一方面是个人社会角色知识学习的过程,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与内化学习的质量即社会化的质量密切相关。传统节日里许多优秀的内容如团圆和谐的思想,崇尚劳动、敬老敬贤、追纪先人等社会伦理,及忠、孝、诚、信、礼、义、廉、耻等核心价值观的习得,可以说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基础,决定着个人人生的发展方向。而这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除了由承载社会化功能的其他机构来传授之外,过传统节日作为社会化的一种形式,更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不是用说教的方式,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熏陶,效果更好;它的表现形式多样,有美味的食品,伟大的人物故事,丰富的娱乐活动等,更易于人们接受。在多元异质的社会里,社会化无论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会化影响的不仅是一代人,还有后代人;影响的不仅只是个人,还有整个社会。所以,面对传统节日的尴尬,国家出面对传统节日法定化就势在必行。
[责任鳊辑:李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