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群众艺术特质探究

2009-08-02 06:59冯卫博周振宇
考试周刊 2009年12期
关键词:桂林

冯卫博 周振宇

摘 要: 作为桂林抗战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运动,其表现形式的群众性、内容题材的人民性、艺术手法的大众性等特征,突出地展现了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群众艺术特质,团结与凝聚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大限度地动员了桂林各界的抗战力量,不仅推动了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而且在中国抗战文化史上书写了光辉的篇章。

关键词: 桂林 抗战戏剧运动 群众艺术特质

抗战戏剧运动是桂林抗战文化乃至全国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桂林抗战文化运动胜利前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表现形式的群众性、内容题材的人民性、艺术手法的大众性等特征,突出地展现了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群众艺术特质。

一、表现形式的群众性

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群众性,表现为戏剧团体的广泛建立和人民群众的普遍参与。戏剧团体的广泛建立是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群众艺术特质的先决条件。

1.戏剧团体的广泛建立。

抗战全面爆发后,日军凭借军事上的优势展开疯狂进攻,在上海、武汉、广州、香港等地相继失陷后,大批文化人士和文化团体内迁桂林,“桂林在这一时期内,集中了一大批进步文化人,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力量”。[1]集结在桂林的戏剧文化工作者迅速组成了专业戏剧文化团体,如:广西省立艺术馆戏剧部、广西省抗敌后援会宣传团话剧组、戏剧演出展览批评团、新中国剧社、国防艺术社、国防剧社等。

除了建立专业戏剧团体,我们还看到“不少的机关、学校和民间团体都组织了业余戏剧团队,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中”。[2]业余群众组成的救亡戏剧团体多达四十多个,代表性的有广西大学话剧团、逸仙中学剧团、桂中话剧团、桂林女中话剧团、汉中剧团、抗敌演剧宣传第四队、“一九”剧团、复兴剧社、桂邮剧团、新知书店剧团、扫荡业余剧团、中山大学话剧团等。“业余剧团的经常演出,不仅获得了很大观众,而且团结了其他民众团体和学校剧团的戏剧工作者”。[2]它们积极有效地配合了专业戏剧团体的救亡运动,成为战时桂林戏剧运动的重要力量。

2.人民群众的普遍参与。

人民群众普遍参与到戏剧的观看与演出中去,有效地配合着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胜利进行。这种普遍参与成为桂林战时群众艺术活动的社会基础。

(1)人民群众普遍参与到演戏与观戏热潮中

人民群众不但自发组织戏剧团体,而且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戏剧的演出和观看中。国防艺术社在举行“七七”公演之际,上演欧阳予倩编导的《曙光》、《青纱帐里》两剧。在演出期间,《广西日报》每天都撰文加以评价。两剧共上演了六晚,“获得观众不下两万多人”,“《一年间》的演出,当天,下着大雨,但是热情的观众仍然冒雨前往剧院订座,售票处挤满了人。下午3时,天气忽然放晴,好像预告着《一年间》演出的成功。到12日止,一共演了9场,观众达万余人”,[4]“情形的热烈超过任何一次的演出”。[5]在《三兄弟》首演之际,曾举行简短的开幕式,观众的心情随着剧情的进展时而悲叹,时而愤怒。当演到宫本一郎恍然觉悟,高呼反战口号时,全场鼓掌,气氛热烈。这次演出很有号召力,有远自柳州、灵川等地来观戏的。在公演时,桂林新知等书店代售参观券,[6]“如在剧宣七队在演《军民进行曲》时,每晚都有一万以上的观众。老百姓们以比普通放映教育影片时热烈数倍的情绪去看他们的演出,用着比知识分子观众热烈百倍的掌声和眼泪去看他们的戏,那情形,真是使人太感动了”。[7]

(2)人民群众对戏剧工作的支持

广大人民群众不但热情观戏,而且大力帮助与支持戏剧工作。“在西南剧展准备阶段,四维平剧社、思维儿童班、金素芹女士等自动发起义演,为大会筹集经费。艺术家作家忙着设计会歌、会徽,赶草着关于剧展的文章;新闻记者每天以剧展的消息为最好的报道题材提供于读者之前;负责招待联络职责的先生们,老早安排下了七个地方,作为来桂参加剧展团队的住宿之处”,[8]“建筑工人为了使艺术馆新馆址的如期完成,迎接西南剧展开幕,2月份上半月几乎是日夜奋战,集中突击。火车站上的运输工人,减收运费为各团队搬运布景、道具和行李。连摄影、理发、洗澡、擦皮鞋等行业的工人们,对剧展会员都定了许多优待办法。剧宣四队由柳州到达桂林的时候,板车工踊跃地帮助他们搬运行李和道具,而且不取分文”。[9]众多的出版社与报纸在宣传报道方面予以极大的支持,除桂林《救亡日报》、《桂林日报》外,重庆《新华日报》、昆明《国民日报》、衡阳《力报》、赣州《青年报》、湖南《中央日报》、广东《中山日报》及文化新闻社等都派出记者与会采访,编发了许多通讯报道。这些新闻报道给广大人民以及时准确的剧运信息,加强了观众对戏剧运动的了解,拉近了剧运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距离,得到了他们的普遍支持。

二、内容题材的人民性

战时戏剧运动对人民心声的真实呼唤,展现了时代精神和社会现实,是取得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和得到人民大众积极配合的条件,也是桂林战时群众艺术活动的主题。

抗战时期,生活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中国人民,过着地狱般的生活。正如剧作家洪深所说:现阶段的中国大众,所面对的现实,就是“每天饱尝的,只是敌人的侮辱、压榨、屠杀!在这个不反抗就要亡的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大众除了反抗、斗争、歼敌、救亡之外,还有什么?……所以,戏剧所要表现的,都是敌人残暴的行为,要反映的都是大众的反抗情绪。”[10]

剧作家们认识到:“我们的戏剧根本的如果不建立在大众自身的社会关系上,代表他们自己的生活、感情,则他永远不能成为大众自身的戏剧。”[11]桂林的戏剧工作者从战时生活实际出发,创作了一大批反映人民群众心声优秀作品:

1.展现抗战现实,号召全民一致抗日的戏剧作品。

《胜利进行曲》、《军民进行曲》、《保卫泸沟桥》、《“九·一八”以来》、《再会吧!香港》、《打鬼子去》、《八百壮士》、《再上前线》、《木兰从军》、《到前线去》、《难民曲》、《当兵去》、《怒吼吧,漓江》、《打回老家去》、《打日本去》、《民族万岁》等。

2.揭露中国社会现实,反封建主义,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戏剧作品。

“在大后方戏剧文学史上,对封建主义的系统批判是文化批判的一大重要内容”。[12]桂林的戏剧作家们,不仅注重人民大众的情感反映,而且重视人民大众的期待视野。他们在创作大量激励人们团结抗日戏剧作品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本国封建主义的激烈批判。这一类的作品有《湖上的悲剧》、《压迫》、《中国妇人》、《恩与怨》、《关王庙》、《原野》、《烤火》、《油漆未干》、《人之初》、《红楼梦》、《青春不再》、《风雪夜归人》、《墙》、《黄金梦》等。

3.批判汉奸卖国求荣,揭露奸商卑鄙行径的戏剧作品。

《一心堂》、《凶手》、《国难财》、《一处喜剧》、《盐》、《民族公敌》、《赛金花》、《塞上风云》、《刑》、《米》、《夜上海》、《樱花晚宴》、《长夜行》、《夜光杯》等。

这些戏剧作品传达了时代的声音,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人民群众自己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展现了社会现实与时代精神,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相连,取得了人民群众普遍认同。

三、艺术手法的大众性

服务对象的大众趋势和通俗易懂的诉求方式是战时戏剧运动融入群众的关键。诉求方式和服务对象趋向广大人民群众,集中体现了战时桂林群众艺术特质所具有的融入性与和谐性。

1.服务对象的大众趋势。

中国传统的戏剧流行范围主要集中于上层社会。近代以来,戏剧“改变了传统戏曲局限于上层社会的狭小圈子,开始全面走向社会,题材的广泛拓展与现实化,使戏剧与社会、人生的联系更为紧密”。[13]戏剧由小众艺术转向大众艺术。

抗战爆发后,桂林文艺界抗敌协会提出“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号召,推动和组织文艺工作者深入战地和农村。著名戏剧家白克说:“配合着目前澎湃的全国救亡运动,我们的戏剧更已经不是剧场里的供物,而且要从镜框式的舞台做到街头的露天上演,我们的戏剧对象更必须也不仅是‘内行的知识分子观众,而要普遍深入到占着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文盲的‘老百姓身上了。[14]

所以,“抗战初期,广大戏剧工作者怀着高昂的爱国热情,奔向前线,走向农村,以戏剧为武器,为民族的生存和解放而英勇战斗,出现了一个戏剧与人民结合,戏剧为现实的抗日斗争服务的大好局面”。[15]

2.通俗易懂的诉求方式。

抗战爆发后,戏剧文化工作者在抗日救亡的大形势下,看到“从事于戏剧运动就是从事于宣传,从事于教育,从事于社会的改革。为的是要指引民众,唤起民众,使民众坚强组织,顺应时代,铲除凶恶,为世界人类谋福利”。[16]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号召:“要使我们的媒质接近工农兵大众的用语。”[17]“创立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18]著名戏剧家欧阳予倩也呼吁:“在表演艺术上要生活化,演农民要真像农民,要是农民看了承认像农民。”[19]所以,戏剧的“一切形式都可以利用,上演的言语更尽使用方言;上演的场所,也不拘于大礼堂和舞台,街头剧的形式可以尽量使用。”[20]

桂林戏剧工作者在戏剧创作上追求面向大众与通俗易懂的诉求方式,贴近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与开拓了许多戏剧样式,创作了大量的通俗易懂的戏剧作品。最具影响力的戏剧样式有话剧、街头剧、活报剧等。

(1)话剧的繁荣

话剧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为主要表现手段。它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展现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多有人物独白与观众对话。话剧中的对话富有表现力,通俗易懂,能为普通群众接受。因此,话剧成为桂林戏剧工作者创作的主要剧种。代表性作品有《同住的三家人》、《桂林夜话》、《一刻千金》、《越打越肥》、《言论自由》、《冬夜》、《赎罪》、《旱灾》、《回声》、《民族万岁》、《烙痕》、《黄浦江边》、《压迫》、《不要说我们年纪小》、《中国妇人》、《代用品》等。

(2)街头剧的频繁登场

街头剧不受舞台和剧场条件限制,适于街头广场演出,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和通俗性。演出方式灵活,剧本短小精悍,多以群众关心的政治斗争为题材,常能鼓励观众与演出者融为一体。基于这些优点,戏剧工作者大力开拓与发展街头剧。代表性作品有《放下你的鞭子》、《扫射》、《到前线去》、《从魔掌下到幸福之门》、《盲哑恨》、《新难民曲》、《难民曲》、《逃难到桂林》、《我们的队伍》、《当兵去》、《疯了的母亲》、《捉汉奸》等。

(3)活报剧的广泛应用

活报剧多在街头、广场演出,目的是向广大群众,尤其是不识字的观众提供“活的报纸”。代表性作品有《怒吼吧!漓江》、《战地鸳鸯》、《我们的经典》、《怒吼吧,桂林》、《打回老家去》、《津门之夜》、《两个梦》、《精卫和近卫》、《老百姓偷营》、《陆海空军大联合》、《同盟军进行曲》、《齐心合力打东洋》、《宣传》、《狮子打东洋》、《伤兵医院》、《打日本去》、《七年了》、《幕后风光》、《一盒火柴》等。

夏衍评价桂林抗战戏剧运动时说:“新鲜活泼的,是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变成了整个新文化运动的指标。换句话说,从量的大众化,到质的中国化,中国新文化运动二十几年以来未能解决的宿题在这三年中得到了解决的关键了”。[21]

综上可知,作为一场名副其实的群众文化运动,桂林抗战戏剧运动表现形式的群众性、内容题材的人民性、艺术手法的大众性特征等群众艺术特质,拉近了戏剧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扩大了戏剧的受众范围,发展与开拓了中国的群众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它团结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凝聚了最广大的抗战力量,充分保障了桂林抗战文化的胜利进行,加快了桂林抗战救亡运动的胜利步伐,“委实在抗战史上写成了光辉的一页”。[22]

参考文献:

[1]魏华龄.桂林文化城史话[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3.

[2]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研究文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22.

[3][4]魏华龄.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桂林文化城(上)[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3:91.

[5]广西社科院等.戏剧运动(下)[M].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366.

[6]苏关鑫,李建平.桂林抗战文化研究文集(三)[G].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26.

[7]新华日报[N].1944,5,(24).

[8]力报(衡阳)[N].1944,2,(26).

[9][15][19]广西戏剧研究室.西南剧展(上)[C].桂林:漓江出版社,1987:322,165,450.

[10]洪深.时代和民众的戏剧.转引自李江.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主潮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68.

[11]广西日报[N].1937,4,(6).

[12]李江.抗战时期大后方戏剧主潮论[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19.

[13]田根胜.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近代戏剧个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6:7.

[14]白克.怎样发展广西剧运[N].广西日报,1937,4,(6).

[16]欧阳予倩.对现阶段戏剧运动的几点意见[N].广西日报,1941,12,(20).

[17][18]毛泽东.毛泽东论文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366,466.

[20]白克.怎样发展广西剧运[N].广西日报,1937,4,(6).

[21]夏衍.戏剧抗战三年——祝三届戏剧节并答苏联友人[J].戏剧春秋(创刊号),1940.

[22]林健威.我们的话[A].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文物史料选辑(内部资料)[C].桂林市博物馆,1984:346.

此文为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08M007

猜你喜欢
桂林
桂林,美
桂林之旅(下)
桂林之旅(上)
桂林行
乐!乘动车,看桂林
桂林师范大学与桂林王城、雁山园
桂林游记
桂林女儿
Remote Visualization of High-Speed Rail Power QualityMonitoring
桂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