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隐蔽功能

2009-08-01 04:48党云辉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素质教育

党云辉

[摘要]:体育隐蔽课程作为体育课程的一个侧面,在体育教学中起着显性课程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重视隐性课程的研究、开发、利用,对实现现阶段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的总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形成优良品德、培养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显性课程 隐蔽课程 素质教育

自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以后,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基础上又修订了各科的课程标准;2001年9月,小学《体育》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已在全国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始试行;2003年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正式出台。新课程将延续了20年的体育课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课》,体育新课程从目的到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更加鲜明地突出体育课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健康发展;以往的体育课主要以传授技术技能为主,而对学生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健康关注不够。而新大纲强调指出学生学习体育技能只是帮助其达到健康目的的手段之一,学生应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前提下,增加实践的机会,使自身的体质得到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还应使学生在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得到健康发展。新大纲突出特点之一是更加重视把隐藏在体育课侧面的隐性课程,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完整的体育课程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构成,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学科中心论和体育手段论的影响,我国学校体育只重视显性课程,而忽视了隐性课程,致使体育教学的质量不高,效果不好,难以使学生的体育综合素质得到完善的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显性课程“一统天下”的状态必须改变,因此,应加强体育隐性课程的研究,重视对体育隐性课程的开发,充分发挥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功能,以期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一、体育隐性课程内容

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一对范畴,显性课程是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那么,隐性课程则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行为态度。隐性课程内容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包括人际关系、教风学风、行为规范、教学的物质环境等。

体育隐性教学的内容是教学过程中那些不太具体的、不太明显的,教学目标也不太容易明确的教材内容;就是指隐含在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习中的那些关于学生体育道德修养、体育精神、思想作风、良好人格教育方面的内容以及学生生理、心理、情感、态度文化这些关于学生生理性、心理性、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无形内容。

二、体育隐蔽课程的特点

1.隐含性

隐蔽性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影响不像显性教学内容那些具体、显明和目标明确,它是隐蔽地对教学过程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隐含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一个累积的过程,一开始可能是逐渐的、不明显的、难以察觉的,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可能会由量变发展到质变,由隐性到显性。

2.不确定性

隐性教学内容具有非预测性,它在教学过程中所发挥的影响是教育者没有预料到的或难于控制的。教师不可能完全知晓和控制教学活动中的具体情况和每一细节。教育的效果时常出现不确定因素。

3.强制性

隐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影响具有强制性,不管教育者是否察觉到,它总是存在于教学过程中,对教育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4.持久性

隐性教学内容往往是作为教学过程中与那些有关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人生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生活准则等内容联系的,它对学生的影响往往是长期的、深远的,很难因岁月的流逝而轻易改变。显性课程内容随着时间推移而被逐渐遗忘或不断被更新,而隐蔽性课程的内容很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轻易遗忘。

5.多面性

隐性教学内容在教学中的影响不是指单一的、某一方面的,而是学生知、情、意行多方面的、综合的,既有学术性,也有非学术性。

6.渗透性

隐性教学内容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是全方位的,这种影响是非强制性,大多能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它的滋养。

三、体育与健康课程中隐蔽教育功能

完整的体育教学内容,应当包括显性教学内容和隐蔽教学内容,隐蔽教学内容存在方式是内隐的、潜藏的,以隐含的方式存在于体育教材中的、未明确陈述的内容,是通过对学生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影响学生。体育隐蔽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功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教育,提高体育教育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有关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包含心智和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二者皆强调了心理的发展在人的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素质分为智力、道德、情感三个方面。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一味的强调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体质的增强,而忽略了情意目标;而体育隐蔽课程的提出,可以弥补这一缺陷,把这些非智力因素纳入体育课教学中,能形成体育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2.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功能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各种心理因素,提高体育课目标的完成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其中一类是学习积极性的,如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这些因素对学生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多给以学生鼓励,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反过来学生也会给教师相应的情感回报,产生情感迁移,学生由爱教师进而爱他所教的体育学科,并产生学习的兴趣,正如《学记》所言的“亲其师,而信其道”。

3.体育隐蔽课程的功能还有助于促进学生个性和思想品质的发展

体育教师的思想品质、思想意识、工作作风以及课内外的言行举止都能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和思想品质的发展,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能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持征,如守纪、吃苦、有责任、勇敢,真诚热情、活泼开朗、事业心强、有创造能力等称作良好的个性品质。

四、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充分发挥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功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教育过程是有目的的社会实践,对教师来讲是在有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的,也就是隐蔽教学内容的教育的目的性,学生则是在无意识心理活动中发生作用。发挥体育隐性课程内容的教育功能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主要措施,要充分发挥体育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要重视以下问题。

1.在体育教学中搞好人际关系

体育教学中的人际关系首先是师生关系,其次,是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的关系既有竞争、又有合作。体育教学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建立友善、尊重、信任、协作的良好关系,从而,达到培养出德才兼备人材的目的,教师必须重视人际关系建设。加强人与人的教育,培养和谐的人际关系,使学生学会团结协作精神,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提高适应能力。让学生清楚“团结就是力量”。同时处理好人际关系,体育课就会有良好的教学氛围,学生参与度、积极性就会提高,教学效果就会进一步提高。

2.在体育教学中重视体育物质环境建设

体育物质环境主要是指体育教学场地和体育教学的运动设备;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场地的清洁、优美,器械管理要有序,要符合学生运动和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安全、卫生、别致、新颖、审美要求,使学生产生舒适感、安全感、竞争感、进取感,使学生感到跃跃欲试。加强体育教学物质环境的建设取决于教师的责任和态度,环境舒适对诱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学习欲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场地设备准备完美,准备得耳目一新,能使学生受到感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

3.在体育教学中抓好教风、学风建设

教风、学风是师生共同努力并在长期教学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稳定状态和精神面貌,体育教学中要抓好教师的教风,没有好的教风,就不可能有好的学风,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精通业务,行为要规范,治学要严谨,创造出一个思想活跃、作风民主、政治信任、生活关心的和谐协调,同舟共济的宽松气氛。

体育教师除了在学生面前展现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外,还要重视向学生展现自身的人格、工作态度、责任心、爱心、个性、情趣、特长、教育技巧等。除了使学生通过学习获得相应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外,还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潜移默化的得到人格熏陶,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将起重要的作用,教师良好的教风是使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习惯等学风形成的重要前提。

4.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格魅力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尊严、价值和德情的总和,良好的体育教师人格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对学生的教育有着巨大的(潜在)作用,教师良好的品质、能力、性情、价值观等,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特别是对学生的社会态度、价值观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日本教育学者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态,教师对学生的反应所做出的表情和发言,或者教师对学生的服饰和遣词之类的生活态度的注意等,所有这一切,都对学生的人格形成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要加强体育教师的人格教育,特别是师德教育。

五、结束语

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学生形成健全的个性。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存在一味地追求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即显性课程的内容,而忽视学生的心理、精神等层面的内容,即隐蔽课程的内容。本文提出分析体育隐蔽课程的教育功能,其目的是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重视隐含在显性课程的内容,使体育教学中的隐形内容显性化,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充分发挥体育的隐蔽课程功能,才能实现体育课程的总目标,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发展,才能实现体育课程“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

[2]曲宗湖.体育隐蔽课程的基本原理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

猜你喜欢
体育与健康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中职校《体育与健康》实施兴趣模块教学中呈现的现象及应对策略
新课改下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实践探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