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使历史课更具有活力

2009-08-01 04:48庞立秀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6期
关键词:历史课活力教师

庞立秀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怎样使历史课更具有活力呢?本文针对此问题,从历史教师要有思想,要有渊博的知识,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历史课 活力 教师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在此过程中,学生将是教师式的学生,教师也将是学生式的教师。”那么,在新课程改革中,怎样使历史课更具有活力呢?

一、历史教师要有思想

要教好书育好人离不开教育教学思想,就是要对教育教学有自己的认识,有自己的见解。离开这点,我们便很容易沦为一个盲目跟随、低头拉车、疲于应付的教书匠。我们教师每天面对学生时,都希望学生能够学会思考,善于思考。我们每天面对的学生有着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假如我们老师没有自己的思想,每天只是把工作当作机械的、重复的劳动,把自己当作知识的搬运工,把学生当作待装知识的容器、会考试的机器,我们能培养出善于思考、会思考的有思想的学生吗?答案不能,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我们要经常反思自己,反思学生课堂上睡觉是不是因为自己的课讲的不好,不具吸引力,或者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反思学生做不好作业,是不是因为自己课堂上讲的不清楚,从而让学生没有听清楚,是不是因为自己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太多,从而让学生没办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来完成,或者有其他方面的原因;学生经常上课迟到、早退,是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如此而已,不一而足。当然,做一个有思想的教师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会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简单教学实践中自动生成,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实践,不断地去反思,在反思中使认识升华,进而成为自己的思想。

二、历史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以往在教育上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教师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因此,以前教小学生只需要中师毕业生,教中学只需要大专以上的知识就可以了。因为这些人所具有的知识量,与小学生、中学生所具有的知识量相比,其比例绝对是大于“一滴水”与“一桶水”的比值。它之所以流行,在那个时代是具有一定道理的,但就目前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速度而言,尤其是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一滴水”和“一桶水”的关系已经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需要我们以运动的观点去认真的对待!首先,这滴“水”应该是学生所需要、所渴求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说的任何事都是对的,这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任何可以怀疑的,因为教师就是权威!教师就是整个课堂的主宰者。常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前面讲的可谓是声情并茂,热火朝天,但一看学生却是无精打采或强颜欢笑,为什么!因为你所讲的并不是学生心中所迫切需要的,这滴水不是学生所想要的,虽然你给学生倒了好几杯,但却没有学生所想的那一滴,这岂不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于是,教师越教,学生就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学生只能无条件的服从于教师的教,在课堂上教师所追求的是“一刀切”“齐步走”,全然不顾学生,在意识中仅仅是把学生看成盛水的杯子或水桶,在教师的这种自以为是的“教”中,学生的主体性没有了,独立品格也没有了,言谈举止如出一辙,毫无个性可言。其次,教师所拥有的不应仅仅是“一桶水”,而应是“常流水”,正所谓“学高为师,师正为范”,唯有“学高”才能有资格做老师。当然,这里的“学高”并不是说你的学历非得是大本才能教小学,而是说你本身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知识量,能正确地指导学生如何主动探究,从而获取知识,即教师自己先得有“水”,当然这“水”不一定非得比学生多,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传播媒体的大量涌现,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人类的知识量正在以平方的速度增长,学生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知识也许远远的大于我们教师所有的知识量,尤其是对于一些新生事物,更是如此。在此种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那“一桶水”必须不断地更新,否则就将变成一桶死水,那么每年我所从事的工作,仅仅是在机械的重复.因此曾广为流传的那句话所体现的仍是传统的教育观念,没有体现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今后学生所需要的每一滴水,仅靠教师原有的知识和能力,是不行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教师做学生,我们唯有通过不同的途径,不断学习新知识,接触新事物,培养新能力,虚心好问,不断往自己的“那桶水”注入新活力,从而力争使自己的那桶水成为“常流水”,才能让学生得到学生所想要的,所渴求的那“一滴水”,也许学生想要的并不在我们的“常流水”中,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学生到寻找知识的方法,共同寻找,唯有这样的,我们教师才能真正担当起课改的重任。新的课程改革对每个人都是一个挑战,改革需要人们的热情,更需要冷静的思考与科学的态度,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会感受到参与的乐趣,也会有遇到问题时的困惑,更会有解决问题的艰辛,但既然选择了教师,就应该努力的去转变已有的观念,从一滴水做起,让一滴又一滴鲜活的、知识的水珠,汇成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托起祖国明天的风帆!

三、历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在教学中,笔者认识到,现在应该教的不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对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要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初中学生天真、幼稚,该说的他们说,不该说的他们也说,有时课堂一旦放开,教师不易驾驭。可将全班学生分成几大组,自荐组长,组长负责讨论时推荐(自荐)代表发言、参与讨论。在上导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先由封面图引出话题,再结合课本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世界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学生讨论得很激烈,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他们都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短时间内便创造出了一个浓厚的学习气氛,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享受到了历史课堂的快乐。所以,辩论课的开展,故事会的举行倍受学生的欢迎和重视。

猜你喜欢
历史课活力教师
最美教师
活力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五味杂陈”——让历史课充满“历史味”
历史课点评的意蕴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圆我教师梦
三十六计第二计:围魏救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