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乾坤
清晨,凉爽的风送来了朝阳与清脆的鸟鸣。我们离开县城所在地凤仪镇前往三龙多。三龙乡位于凤仪镇西北面,车依然行驶在九环线要道上,一路往北要经过渭门乡和飞虹乡,过了飞虹桥就要注意看路标。飞虹桥前面不远是黑水河奔流的谷地,直行是松潘,左拐是黑水,三龙乡位于至黑水县道的旁边。
黑水河因为两岸矿石中富含铁矿,因为水质偏黑故名。分路后要经过回龙乡,再前行约5千米的地方有一座小桥,右行是黑水,左弯便是前往三龙乡的路。经过改造,这条路面已经黑色化了,不再是先前那种尘土飞扬的碎石路面,只不过弯多路窄,一定要注意会车与弯道减速。
来到三龙乡的时候天色还早,太阳还没有从群山中爬出来,在这里只能见到满天的彩云在飞翔。正巧三龙乡文化馆的王国亨在家,他就是茂县惟一会全套羌笛制作手艺的人。50多岁的王国亨一直在从事羌族文化的传播,他是一位喜欢摄影的羌族人,在几年前我见过他的摄影作品,他为全国各地的不少摄影师当过羌族地区的摄影向导,为不少记者提供过采访素材。关于羌笛他是权威。
阳光斜斜地映照着文化站斑驳的牌子,王国亨拿出了他的宝贝——成品与半成品的羌笛。在少数民族众多即将失传的乐器中,羌笛有着极高的声誉——东方管乐之父。我们拿起羌笛细细端祥,油竹被王国亨用巧手做成了方形,用胶粘在一起,成为双对六孔六声阶的羌笛。羌笛长约18厘米左右,直径l厘米,很像一双竹筷。
我好奇地问他,以前用什么粘连呢?王国亨从纸箱中迅速拿出一个树皮圈,他说原来就是用新鲜的树皮套在两根竹管上,待树皮一干就把羌笛紧紧箍在一起了。他继续介绍羌笛的一些制作工艺:整个羌笛由伐竹开始到制作完毕需要二十几种工序,精品的羌笛需要三十几种工序,最为重要的是钻孔与切哨片。孔一定要用火钻,将铁制的钻孔工具烧红在竹上烫出大小一致的孔。说到为什么不用其它更先进的钻孔工具,王国亨是这样解释的:一是因为要保证声音品质,油竹被削得极薄,其它钻孔器是利用旋转来钻孔,极有可能把竹笛钻破,另外还有可能将竹纤维破坏掉,利用火钻就避免了以上两种弊端。
他一边回答问题一边拿出了哨片,也是以竹子为原料。这位敦实质朴的羌族汉子个性沉稳,一点也不急躁,也许是他数十年来制作羌笛磨出来的个性。他的工具其实很简单,削刮竹笛的是木工刨子上的刨刀,切割哨片的工具是一把切割有机玻璃的美工刀。他细心地用美工刀在竹子上切开了个口子,慢慢地将0.5厘米宽的竹片挑起来,然后慢慢切入,长约2厘米的哨片便做成了,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必须细心。
关于哨片,他说了一句民间谚语,七竹八木。这让人一头雾水。他说这话的意思是做哨片的竹子一定要7月采伐,修房建屋做家具的木材最好是8月份的树木。7月的竹子弹性好、硬度高,做成的哨片也就弹性好。弹性好坏直接影响羌笛的音质,而这样的哨片极像白族的葫芦丝,只不过葫芦丝是单簧而羌笛是双簧。
看着这些羌笛,我想起前些年到三龙的一些声音。那是在王国亨的家乡——离乡政府所在地只有十几分钟路程的合心坝村,这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这里的人全部都是羌族,说流利的羌语,羌族建筑均为石屋,有的石屋旁边还有高碉。新收的粮食正在院坝晾晒着,几个妇女正在阳光下做着针线活,这些妇女做出来的产品都是些生活用品,如鞋垫、围腰、腰带、香包。正想打问一些羌族三约之一的羌绣的一些情况,听到有羌笛的声音。是一个大叔在练习,便上前打听吹的是什么。
他说吹的是“打枪放狗调”。现在禁猎了,想起当年在山上逐猎时的豪迈,大叔的脸上仍有些男人的英武之气弥散,不过这曲子显得有些低沉。羌笛的悲凉之音与久远的战争历史密不可分,今天他们仍然会言说祖先的英雄故事,也会说起不忘先祖的誓言,即便是结婚这样喜庆日子里所吹的曲调也带几分悲凉。羌族人这样不忘先祖的行为其实铸就了他们坚韧的民族个性,也让他们能坚守家园而努力创建更为美好的家园。似乎每一个羌族人都非常勤奋而不惧艰险,也构成了千百年来他们在贫脊的岷江河谷顽强生存的民族精神。今天,他们正一天天走上康庄大道,许多的羌族姑娘小伙都走出大山,或求学,或打工,或创业。然而他们在一天天走向物质财富丰收的历程中,羌族优秀的民族文化如羌绣、羌笛、莎朗等如何传承呢?
旅游资讯
交通:在茂县车站有班车到三龙,早上七点和下午二点各一班,10元一人。当地有两农家接待,
吃住:吃饭可以在三龙乡乡镇府,15元一餐,也可以到老乡家吃,适当付费,文化解说请找乡文化站王国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