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性与初发性脑梗死颈动脉斑块对比研究

2009-07-31 08:52谭咸友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9期
关键词: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谭咸友

【摘要】 目的 研究颈动脉粥样斑块性状和部位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对105例复发性脑梗死(复发组)、80例初发性脑梗死(初发组)和95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对照组)患者进行检测,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数目及部位,并测量血管壁的厚度和斑块的大小及厚度。结果 复发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率为67.6%高于初发组及对照组,双侧颈动脉受累及一条血管多个斑块及各型斑块并存多见,颈总动脉(CCA)分叉处发生率最高。软斑及合并溃疡的混合斑是脑梗死主要的栓子来源之一。结论 颈动脉不稳定性粥样斑块的存在是复发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复发性脑梗死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动脉粥样斑块;复发性脑梗死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脑梗死的重要病因之一,且与脑梗死复发关系密切。探讨复发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斑块特点,对预防脑梗死复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本院收治的初发性和复发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为临床施治提供一定的经验。

1 对象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脑梗死患185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1],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两次或两次以上发病为复发,第一次发病为首发。复发组105例,男70例,女35例,年龄45~78岁,平均(60.5±4.2)岁。初发组80例,男54例,女26例,年龄42~70,平均(56±3.2)岁。对照组为同时住院的非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无糖尿病史)患者,共95例 ,其中男 50例、女45例,年龄49~72岁,平均(61.2±3.3)岁,临床及头颅CT排除脑梗死。

1.2 颈动脉超声检查 使用美国 HDI500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周围血管探头频率为 5~15HZ。患者呈仰卧位分别纵向及横向探查颈总动脉(CCA)、颈动脉分叉处(BIF)以及颈内动脉起始处(ICA),观察内膜至中膜厚度(IMT),斑块病变的性质及管腔狭窄程度。笔者将0.8 mm≤IMT<1.2 mm定义为内膜增厚,IMT>1.2 mm定义为斑块。在最大斑块位置,以(残留血管截面/血管的截面积)×100%来判断管腔狭窄程度。

1.3 斑块超声声像病理学分型 记录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斑块数、斑块形状 、大小 、表面形态、后面有无声影及声学特征,根据其病理学特点斑块总共分 [2]:①软斑:纤维组织增生及钙盐沉积而形成,斑块内有出血或血栓形成,表现为突出到管腔内的混合性或弱回声,斑块表面光滑;②硬斑:斑块钙化而成,呈强回声,后方有明显的声影或声衰减,但斑块表面较光滑;③混合斑:斑块表面不光滑,形态不规则,斑块回声不均匀,内有不规则的回声区,后伴稀疏声影。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组间均数比较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复发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颈动脉斑块者71例(67.6%);初发性脑梗死患者存在颈动脉斑块者42例(52.5%);对照组存在颈动脉斑块者11例(11.6%)。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表1还可见,复发性脑梗死组、初发性脑梗死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颈动脉粥样斑块阳性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脑梗死组颈动脉中膜厚度明显高于初发组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显示,颈动脉粥样斑块,特别是软斑和混合斑的存在 ,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明显相关。

2.2 复发组与初发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部位的比较 初发组和复发组斑块的好发部位双侧颈动脉受累及一条血管多个斑块及各型斑块并存多见,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发生率最高。软斑及合并溃疡的混合斑是脑梗死主要的栓子来源之一,且左侧多于右侧。复发组多于初发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梗死随着患者的年龄增长,有复发率进一步增加的危险,因此对其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对预防其复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有研究表明脑梗死与颈动脉病变关系密切[3]。颈动脉是颅内血供的主要来源,也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好发部位,动脉粥样斑块通常由脂质核细胞,蛋白质复合体、胆固醇及胆固醇类脂组成,在发展过程中动脉内中膜最早受累,当管壁压力增大时,易造成富含脂质的斑块破裂。当脂质激活血小板后极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随着血流移动易形成栓塞。颈动脉位置表浅,由于其位置表浅,超声检查干扰小,因此,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为脑梗死患者提供各种重要的指标,还可以了解颅外段脑动脉的结构改变情况,对临床诊断为非梗死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做早期筛选检查,通过斑块及血流参数的变化,利于早期发现脑梗死危险的患者,而且便于重复检查.有研究表明内中膜厚度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志,内中膜增厚与早期斑块形成有直接关系[4]。本研究显示复发性脑梗死与软班、混合斑关系密切,而且表面不规则的斑块更容易引起脑梗死。软斑块富含脂质,动脉壁应力增加及受高速血流冲击下易于破裂,暴露的脂质和胶质可激活血小板,启动凝血反应形成动脉内血栓或发生出血、溃疡、斑块脱落等,最终导致脑梗死的发生,而硬斑不易破裂,病情相对稳定,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较低[4]。因此软斑的形成与脑梗死的良好相关性得到良好的诠释。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复发性脑梗死组软斑、混合斑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也说明斑块的性质与脑梗死关系密切。

因此,颈动脉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手段,能够早期发现并观察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大小及性质,较准确判断脑梗死灶的变化情况。对临床诊断为非梗死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做早期筛选检查,通过斑块及血流参数的变化,利于早期发现脑梗死的危险患者,而且便于重复检查。

参考文献

[1] 陈清棠.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 赵新民,江风荣,刘承杰.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3,19:89-91.

[3] 沈德根,张象贤,王业芳.颈动脉超声在缺血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8):757.

[4] 王拥军.应加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01,34(5):257.

猜你喜欢
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颈动脉狭窄与脑梗或只一步之遥
关于颈动脉斑块的几个问题
人跟蛇一样也有致命“七寸”
颈动脉狭窄要手术吗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
彩超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对卵巢癌的诊断价值研究
2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分析
护好你的颈动脉
高频和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结节病变性质鉴别诊断的Logistic回归分析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