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承涛 王 倩
[提要]当前,全球范围内环境恶化,生态文明建设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如何协调好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地方性知识的角度入手。分析赣南地区的客家文化在保护环境中所起到的作用。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和赣南老区的发展应充分尊重客家文化,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词]地方性知识;生态文明;客家文化
1983年,吉尔兹(Clifford Geertz)的一本论文集《地方性知识》(Local Knowledge)出版发行,吉尔兹(Clifford Geertz)在书中写道“我一直在说,法律,……,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这种地方性知识不仅指地方、时间、阶级与各种问题而言,并且指情调而言——事情发生经过自有地方特征并与当地人对事物之想象能力相联系。”从吉尔兹对地方性知识所下的定义我们可以推导出,地方性知识的主要研究范围是当地人的认知和当地人的想象。在当前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破坏的情形下,挖掘赣南老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知识,研究其产生和发展,对当代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意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由于受外来因素的影响,赣南老区人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变化,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问题在当前也不容忽视。一些地方由于对这一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生态环境已经退化到了相当脆弱的边缘。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对老区来说,注重一些地方性的知识,重新挖掘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生产、生活的传统知识。是恢复和重建区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我们依法建设秀美赣南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和生态文明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是在不断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演化的。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这个概念首次写入了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这是有很深远的意义的。实际上,中国政府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及生态文明。到了1999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曾说过,21世纪将是一个生态文明的世纪。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很多环保措施没有得到应有的落实。官方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一,远远超过环境容量,全国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62%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90%受到污染。一昧的追求经济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例子不胜枚举,赣南老区作为一个欠发达地区,应该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是属于意识形态的,它给予人们行动的方向,社会的发展并不仅仅靠经济建设的水平来证明的。但是,如何去做,怎么去做,是个大问题。斯图尔德(Julian H.Steward)的文化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方法。作为文化生态学的鼻祖斯图尔德指出,环境并不是孤立存在的,环境与人的行为是息息相关的。他给我们提供了三个步骤:第一,分析生产技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以一项特殊技术开发一特定地区所涉及的行为模式。第三,确定环境开发所需的行为模式影响文化的其他层面至何种程度。运用这三个步骤需要真正的“全观法”,需要整体的考察一个社会,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就有了很大的优势。“生态环境决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由生态环境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活方式一经形成,并固定为传统和习俗,便会反作用于生产方式并影响到生态环境,这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生态环境、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这里所说的传统和习俗,就是下文主要探讨的地方性知识。
二、客家文化与地方性知识
这里所说的客家文化,从广义上来看,是指客家人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形成的被客家人所认同和接受的文化的总和。在赣南老区调查的时候,笔者发现客家文化在保护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Z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隶属于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该地资源丰富。全县有山地面积185.0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2%,有林地面积149.96万亩。上犹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z村作为一个依山傍水的村落,以林为生。其主要的经济收益除去外出打工获得的报酬外,主要是依靠茶叶、竹林和各种果树。所以森林水树木对于客家人来说不仅仅是生活之源,而且充满了无尽想象。如对于森林树木和水的习惯法已经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如采集薪柴时必须砍小留大,砍弯留直,砍朽留壮;在水源附近上下三十米的地方,不准砍树,保护水不受污染;沟箐上下的风景林承包地里靠近水沟的,一些奉为代表神灵的树,不能砍等。现在的村规民约没有这样的规定,当问道为什么没有写明,大家都说这是众所周知的,不用写。村中发生纠纷时,一般由村长或有威望的其他人采用口头方式进行调解、裁定。据村里的老人们讲,过去在z村如遇到有违禁砍伐者,会受到整个村里的指责,颜面尽失,所以村民都很自觉的爱护环境。在客家人看来,树枝嫩芽不断抽新,枝繁叶茂,寓意家庭繁荣,是家人对祖宗积德,只有人丁兴旺,树木茂密,家禽才得以繁殖。而对于他们这种爱林护林的表现及神灵信仰我们可以从客家人的节日活动和人生礼仪中看出。拉德克利夫一布朗在宗教与社会的研究中提出“任何宗教或宗教崇拜通常都涉及一定的思想信仰,也涉及一定的惯例。这些惯例,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亦即无论是行动还是戒避行动,都被我们统称为仪式。……卢瓦西曾持同样的观点。”“仪式是所有宗教中最持久的要素,因而,从仪式中我们可以更透彻地揭示古代崇拜的精髓。”神灵崇拜作为一种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宗教,延续了数千年,它弥漫到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与森林有关的许多仪式,通过这些仪式活动可以固化神灵信仰,代代相传。
传统上,客家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低下,没有建立统一的行政管理机关或制定成文法,即便如此,他们经过世代相传形成了一定体系的习惯与传统。村民依靠这些习惯与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和各家族成员之间的物质利益。习惯法是千百年来全体社会成员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人们自觉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它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习惯法已经消失,另一些则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国家法律的实施在实际生活中渐渐变化,甚至被完全取代。但作为千百年来形成的一种民族文化,它对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在一定时期内还会产生影响。
三、地方性知识的传承
笔者还发现,1949年全国解放后至公社化运动前后,因为没有对森林权属进行规定。导致大量无主林存在,加上对当地传统习俗的强行抑制、破坏,导致人们对森林肆意砍伐,形成
了罕见的“公地的悲哀”,给当地的森林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所以国家在制定政策时,应给予当地政府特别是村民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特别是在偏远的地区,其传统文化往往在资源管理中具有特殊的功效,而更能为当地人所理解和接受,保护自然资源环境也具有更大的操作性。
地方性知识如何传承下去,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科学的日新月异,有些人想当然的认为只要技术进步了,一切皆有可能,而放弃传统的经验,可是日益出现的新问题又开始困扰人们,SARS风行、禽流感肆虐等等,人类又何去何从?我们也不无忧虑的看到,市场经济和外来因素的冲击,一些有益的、存在了上千年的传统文化正离我们远去,地方性知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许多行之有效的利用传统知识利用和管理森林的方法得不到传承。现代化的生活节奏与情系千百年的民族情感、生活习俗正发生着巨大的碰撞。客家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形成的,他们的神灵信仰和禁忌经历了长期的积淀,这种积淀的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仪式,这些仪式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崇拜和禁忌,还可以作为一种参与集体生活的认同,大家可以互相交流、融入到社会文化中去。所以,不论是政府还是专家学者必须意识到仪式在传承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仪式活动应该鼓励和支持。
地方性知识对于促进生态资源管理和利用、强化保护意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应在现代生态资源管理利用中引入传统知识内容。客家神灵观中的传统生态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深处,但是,由于外来的。备受官方推崇、宣传的无神论思想通过学校教育、电影、电视、广播等传媒,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新社会的青少年,这样,基于动植物有命观、有灵观的传统生态文化,在当代社会中已经受到了很大的削弱。传统文化经过时间的打磨,外界的冲击后,必然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它却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因此,要合理的利用传统文化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面,使他发挥有利的作用。
四、结束语
20世纪以来,环境问题在各国日益突现,运用传统法律手段在环境问题的解决上日显力不从心:频频爆发的公害事件、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使人类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在提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今天,“地方性知识的确对于传统的一元化知识观和科学观具有潜在的解构和颠覆作用。过去可以不加思考不用证明的‘公理,现在如果自上而下地强加在丰富多样的地方性现实之上,就难免有‘虚妄的嫌疑了。这种知识观的改变要求每一个研究者首先学会容忍他者和差异,学会从交叉文化的立场去看待事物的那样一种通达的心态。”所以,在当代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我们不仅仅要依靠科学技术,还需要关注当地的实践和地方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构建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李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