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房价之谜》
黄石松陈红梅
社科文献出版社
定价:45元
中国的房价成了一个难解之谜。本书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利用全国51个省份的统计数据,对当前的房价之谜提出了一些比较合理的解释。
《变脸——中国新一代职业媒体人口述实录》
熊蕾朱迪·波罗鲍姆
新华出版社
定价:25元
两位作者,一位是新华社原高级编辑,一位是美国爱奥瓦大学新闻传播系教授,他们希望从一个侧面给愿意了解中国的海外读者,展示中国媒体的真实状况。
《中国思想史方法论文选集》
韦政通
上海人民出版社
定价:30元
本书收录了胡适、梁启超、冯友兰、萧公权、唐君毅、徐复观、劳思光、刘述先,余英时等名家治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的有关论述,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各家学术理路与治学经验。
《致命抗生素》
病去了
作家出版社
定价:18元
抗生素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但短短几十年,抗生素又成了一把“威胁健康”的利剑,尤其是在中国。作者郑重呼吁:使用抗生素,决不能“求医不如求己”。
《等待青春消失》
黄梵
江苏文化出版社
定价:25元
这是中国版的《在路上》,一个仿佛随手可拾的当下底层故事。主人公父亲病逝,母亲为改变儿子未来的命运而苦苦挣扎,牵引出一段隐秘、久远而浪漫的往日故事。
作为“鬼子”的小津安二郎
康慨
我感到很大的不快。过去十五年,我一直是小津的影迷,迷醉于其作品,对他充满景仰,视之为真正的电影大师,如今难免怀着复杂的心情,读完了田中真澄所著《小津安二郎周游》一书,尤其是中间部分的四章。
这四章,分别以“在异国的战场上”“开天窗的战争”“归来的男人”和“‘大东亚共荣圈概略记”为题,记录了小津安二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经历。前两章写的是他在中国以侵略军的身份参战,在后两章中,他虽复身平民,仍听命于内阁情报局,不仅拍摄“国民电影”,以“鼓舞国民的士气”,亦接受陆军部订货,亲赴日军占领下的东南亚,与特务机关合作,制作用于宣传和教化的“大东亚电影”。
多年前,我读佐藤忠男的《小津安二郎的艺术》,书中虽也有一章“开赴中国战场”,述及他在毒气部队的经历,却是一带而过。田中的新著则考证详尽。引述媒体报道、军事秘档、回忆录、历史专著,以及当事人的书信和日记,系迄今所见最详细的记录。
1937年9月,小津入伍,27日在上海登陆。作为从军的导演,他是日本媒体关注的明星人物,被称为“大胡子伍长”而多获报道。
小津大概于12月20日进入南京,“这时‘皇军士兵们正干着虐杀等野蛮行径,即便是风闻,小津伍长也不会一无所知吧?”田中写道,“总之,对这个问题,日本媒体没有报道,在小津的语录中,当时或之后也都没有提及。”
小津转战华东、华中近两年,1939年3月参加了修水河渡河战,是为进攻南昌的先导战役。他隶属于华中派遣军直属军部野战瓦斯部队第二中队,即毒气部队,其使命当时属于绝密,战后日本亦对此讳莫如深。小津的战地信函对此稍有提及,曾在日记中写到发射“特种筒”“症状”云云,田中真澄考证,日军数千次在中国战场上展开的是国际公约禁绝的毒气战,甚至不加警告,直接对皆为平民所居的整个村庄进行毁灭性的毒气进攻,目的只是为了验证毒气的杀伤实效。
小津杀过中国人吗——以枪弹、毒气,或刺刀?这问题总是令我难以释怀。1939年7月,已升任军曹的小津退役回国,公开发言说:“看到这样的中国兵,一点也没有把他们当做人。他们是无处不在的虫子。我开始不承认人的价值,他们只不过是傲慢地进行反抗的敌人,不,是个物件,不管怎么射击,都显得心平气和。”
我该怎样尊称有上述言行的人为艺术家或大师?这样的小津安二郎与“日寇”或“鬼子”又有何不同?他在战场上失去了人性,因而“心平气和”地杀戮,不惜以毒气这种最卑鄙的手段。只有这样的家伙,才真正配得上“虫子”与“物件”的称号。
我历来不是反日的愤青,也赞同向前看的主张,但没有人能无视历史——也许小津本人可以吧。我们看不到他对战争经历的反省,只看到《东京物语》和《秋刀鱼之味》中,都有老兵唱军歌的场景出现。这或许就是小滓所说的“物哀”——触景而生幽深之情——对日本特有的物哀,田中有很好的解读。
1963年,小津安二郎死于腮源性癌瘤,年仅60岁。田中真澄怀疑他的癌症与在中国施放毒气有关。他的墓碑原本无字,后来只刻上了一个“燕”。这正是当年小津伍长进入南京后,鸡鸣寺住持写给他的那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