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 平
政治波普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解构行为,甚至拒绝对解构本身赋予意义。因此,也可以说,对恶搞《贾君鹏》过度解读是多余的
贾君鹏,一个最新的网络红人。大家都在谈论他,但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这是中文网络的又一个奇迹。7月16日上午,有人在百度贴吧的“魔兽世界吧”里,贴了一个帖子,标题为“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内容只有两个字母“RT”,意思是“如题”。半天时间,有40万点击率、近两万条留言。4天后,这两个数字变成800万和30万,而且还在疯狂地增长。
传统媒体进行了报道和评论,大多斥之为无聊文化。无聊意味着寂寞、空虚、无所事事,是一种对人的精神状态的贬义描述。其实,就心理动机而言,是否无聊并不重要。就结果来说,这是一篇近年来的最佳微型小说,而且在网络时代实现了互动性的阅读和传播。
很多艺术作品,都是在百无聊赖中完成的。而公众对艺术作品的阅读和鉴赏,多半也是为了更好地打发无聊时光。曹雪芹的《红楼梦》,就写于“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愧则有余,悔又无益之大无可如何之日”。连陈寅恪也把写书称为“作无益之事,遣有涯之生”。现代波普画大师安迪•沃霍尔则直截了当地宣称:“我喜欢无聊的东西,我喜欢一样的、可以被不断地重复的事。”一般人都认为他们是在自谦,其实未必,天才更容易体会到人生的空虚。
我当然没有把《贾君鹏》无限拔高的意思,只是认为即便它是一笔无聊的涂鸦,也不影响人们对它的欣赏和感悟。也许它就是一个真实的便条,也许它是一次精心策划的商业炒作,但是,正如王羲之的很多名帖都是日常生活的便条和书信,但后人都当作艺术作品来欣赏一样,对于公众来说,《贾君鹏》就是一篇情节动人的小说。短短一句话里,描绘了三个人物:贾君鹏和他的妈妈,以及传话的朋友;三个场景:孩子在贪玩,母亲在等候,朋友在捎话;三种关系:个体、亲情和社会。
它采撷的是人们再也熟悉不过的一个日常生活片断,就具有了充沛的想象空间,预示了丰富的阅读体验。每个人都可以添油加醋地,想到天真的童年,想到寂寞的青春,想到辛苦的生活,想到永恒的母爱。甚至,你也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寓言——“妈妈”“喊”“回家”“吃饭”,每一个词都可以被认为另有深意。当然,你有权拒绝想象,认为它纯属没有意义的文字垃圾。
显然,大多数人进行了想象。但是,如果只是想象,这还是一种传统的阅读体验。网络时代,人们可以很方便地把想象呈现出来,而且引来更多的围观,这就形成一种再创造。如上所述,也许再创造中大多数人仍然出于无聊,但是这并不妨碍读者对它的想象和继续创造。
甚至那些寻找真相和心怀不轨的图谋,都可以被看作是对它的艺术回应。有人对“贾君鹏”进行人肉搜索,发现符合身份的真身有两个,一个在北京海淀卖书,另一个则在江苏镇江某建工集团工作。看起来,他们的妈妈并没有让人捎这句话。
还有人通过修改博客的发稿日期,冒充这句话的作者:“哈,我要到百度发个帖⋯⋯一定好玩。”又假装过了两天,说:“我只是发了一个帖子而已,虽然我自己认为有点意思,但没想到这么火爆。”他很快就被揭穿了。不过,这并不妨碍他赚得几万个博客点击率,而且还在继续增多。
这个故事发表在一个网络游戏玩家聚集的地方,对它最基本的想象,自然是一个游戏成瘾的少年对母亲的折磨。有人铺叙了母子对话的内容,写出了少年的执迷不悟和母亲的无可奈何。更多的人,则认为它在影射游戏《魔兽世界》遇到的现实困境,也就是在交易和管制过程中对网友造成的伤害。
“贾君鹏”的家庭成员纷纷登场,爷爷、奶奶、姑妈、二姨妈等跃跃欲试。遗憾的是,这个游戏并没有出现特别精彩的东西。
最有趣也最容易让人联想的是,有网友把这句话当作政治动员、标语口号,贴在大街上、游行队伍的横幅上、烈士塑像的底座上、春运时的火车站里、农村的计划生育标语墙上、标志性政治建筑的铭牌上,或者让它从政治人物、新闻发言人、电视主持人的口中说出来,或者做成领袖题词形式的书法作品,构成一种政治波普艺术。
政治波普艺术本身就是一种解构行为,甚至拒绝对解构本身赋予意义。其代表人物安迪•沃霍尔说:全部含义都在我的画面上,并没有更深刻的东西隐藏在后面。因此,你也可以说,对恶搞《贾君鹏》过度解读是多余的。
但是,谁也无法阻止别人的联想。过度想象和过度解读本身,也是一种真实的生活情景。那些被斥为无聊的相关评论,包括我的这篇文章,也是对《贾君鹏》再创作的一份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