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峰
摘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的,校本培训的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是核心,教师“自主性”则是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教研组是学校的基层组织,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组成部分,学校的发展需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以学校为依托,即学校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
关键词:以校为本;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自上世纪80年代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得到大家重视以来,师范院校、教师培训机构、教师所在学校都在以此为依据开展教师教育工作。作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主要场所——学校,也应该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场所。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在学校教育的具体情境中进行。为此,我们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根据教师和学校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专业发展活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管理实践,就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关机制做如下探讨。
一、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点”的教师是核心
1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机制是教师的“自主性”
教师的专业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教师自身发展、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教师角色由两部分组成,即“他我”与“自我”,前者是教师外在的社会工具价值,后者是教师自我主体价值。在教育与社会发展史上,更多的是关注教师角色的社会功能价值,而忽视教师的自我价值。因此,就教师专业发展来看,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教师专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个体教师身上,个体教师的专业发展要由外部驱动和自发状态转变为内部驱动和有意识的自我发展,即教师保持开放的心态,自觉主动地、积极地追求专业发展。因此,“自主”便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具体表现为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与能力,即教师能自觉地对自己的专业发展负责,自觉地对过去、现在的状态进行反省,对未来的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与程度做出规划,并能自主地遵循自己专业发展的目标、计划、途径,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我们认为:教师的自主发展就是在学校情境中,根据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求,由教师自主地确定发展目标、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发展策略、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专业发展的方式。个体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这一内在机制的建立可通过如下步骤来进行。
(1)确定发展目标。教师根据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欠缺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譬如,一些教龄较长的老教师感觉自己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应用方面有些欠缺,就确定一个明确的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发展目标,如熟练应用word、powerpoint等软件、学习一般的课件制作技术等。
(2)开发和利用学习资源。资源问题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关键的问题,教师的自主发展要积极主动开发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为自己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学校常规性的学习资源包括图书馆、阅览室、网络设施、有经验的教师等。此外,课程与教学改革为教师学习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条件,如校外专家的师资培训讲座、专业研讨会、实验学校的观摩与经验交流等。
(3)设计发展策略。教师的自主发展需要一个明确可行的发展方案和策略,包括时间规划、方法的选择等。由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地是在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以避免学习与教学工作相冲突。在这方面,教师将自己的学习安排在假期进行的做法值得借鉴。
(4)评价学习结果。根据最初规划,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习的结果进行考查,看是否达到了最初的学习目标,这对于自己的专业发展是必需的。因为只有通过这种反省和自我评价,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仍需改进的地方,为下一步的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2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叙事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是在学校真实教学情境的现实土壤中成长的,即教师专业知识与能力结构体系的不断充实和进一步完善,是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实现的。那么,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就应切实关注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教师乐意接受,又能转变其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效能的“教学叙事反思”行动研究。
教学叙事反思是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说出自己的体会和困惑;叙述怎样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教学中所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将自己如何遇到、如何解决问题的整个教育或教学过程“叙述”出来,以实现教师通过“写”自己的教学故事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的“写作”是一种反思性的方式。由于教师的“反思”总是以某种教学理念的“眼光”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个人化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将经这种“反思”发生转化。教师“写”教学事件实际上是转化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突破口。教学叙事反思行动研究具体通过以下方法来进行。
(1)录像反思法。让教师以旁观者的身份看自己的教学过程录像,以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控制能力。这种方法的步骤是:第一,写好教案,准备上课。教案要详细说明每个环节所应用的技能和策略及理论依据。第二,上课和录像。第三,观看录像课,并分析教学中教学策略和理念实际运用情况及效果。第四,反思评价,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和听课人员评价两个方面。第五,修改教案并总结出心得体会。
(2)关键事件反思法。关键事件是指自己认为对自己专业发展影响较大的事件,可能是一次完整的课堂教学,也可能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片断,还可能是一次偶然事件或是一次师生矛盾的顺利或不顺利的解决等。
二、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作为“线”的教研组是关键
1建立“同伴互助”的合作教研组关系
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要素之一是教师间的合作。教师在专业上各有所长,在长期的教育中各有所得,教学风格各有所异。在教研组中形成合作的文化氛围,可以使教师们相互学习,分享经验,共同提高。此外,教师除了自主学习,许多教育教学问题也需要与同事进行合作研究才能完成。因此,建立基于对话的“同伴互助”合作教研组关系显得非常有必要。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对话、合作和互动,即引导教师在“平等对话”与“批判性反思”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一种教研组关系打破了学校与教师“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代之以“团队学习”、“反思”为基点的组织创新,即强调以“宽容”心态接受“不同”的多元化观念,消除“习惯性防卫”。以“反思”为平台的“真诚”对话,形成集体的“共识”,避免“各执己见”。如此,教师自主教学行动研究也就成了基于教师个体自主思考的“合作研究”,这种反思实质上就是“集体讨论”。
2开展教研组内群体“课题研究”
教研组内群体课题研究培训方式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研究课题、选择相关的学习和研究材料、开展学习和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研究结果的反馈。这种校本培训是连续不断的、面向未来的过程,也是保证学校与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培训方式。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课题应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问题。由于问题是在探索、思考中发现和确定的,所以问题的出现也是动态的。这就决定了在确定各科组或各学校具体的研究课题时应坚持两点:一是选择的“校本性”,即以学科组或学校需要为出发点,以教师研究基础为着眼点。二是课题形成的滚动性,问题不一定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行进中不断具体化、清晰化、个性化。为了开展有效的校本培训,应在保留原有教研组格局的基础上对教研组活动进行适当的改造,如我校的5个学科教研组分别合并了组内有相近研究方向的小课题,形成教研组合作课题或子课题群去申报省、市级课题,并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课题研究。
三、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作为“面”的学校是保证
1加强“软件环境”建设,为学校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
(1)健全管理制度。依托学校教科室,设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室。实行校长责任制,下设副校长专职负责;建立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等学习网络,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同时制定校本培训、学历提高和专业发展成果奖励制度,激励教师投身于专业发展。
(2)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袋不仅承载着每位教师学习的历程,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一步反思,还展示了自己的专业进步,能与别人共享教科研成果,为以后研究和他人借鉴提供了素材。教师专业发展档案二般包括三个方面的信息资料:①基本信息。包括教师个人简历、教师和教学的基本信息、个人的3~5年的专业发展规划和目标。②过程学习。包括专家引领,如教师和专业人士的学习交流笔记、阅读专业书籍的读书摘录笔记、专家听课后的评课与建议记录、参与课题研究的研讨与体会记录等;自我反思,如教学叙事、教案设计、教学实录、与学生的心灵对话等;同伴互助,如听课笔记、公开课教学与评价、教研组活动交流记录等。③科研成果。包括个人获得的各种教研成果和荣誉。
2加强“硬件”资源建设,为学校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
(1)构建有效的学习交流平台。如我校多方筹集资金,为每个教研组订3份以上教科研资料,每个办公室配备一台电脑,扩大图书馆藏书量,增设多功能的教学设备,建立校园网,编辑校报和教师个人科研成果集等,为教师提供多角度、多途径的学习交流平台,为教师专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2)搭建多层面的教师培养载体。建立名优教师组织,开展扶、领、帮、引;建立“希望之星”青年研究会,开展竞、展、促、进;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室,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交流和进修,为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全面提升提供有力的保证。
教师专业的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在继续完善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和机制上,使我校广大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