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数学交流的美好乐园

2009-07-30 09:50莫燕君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括号魔术平行四边形

莫燕君

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例、数学课上的收获以及课外学到的知识等,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就是数学日记。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它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养成课后反思的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实践探索,主动记录

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做的有关数学的实践探究、主动发现记录下来。将经过与感受写成一篇数学日记。课堂学习的特点是整齐划一,弹性较小。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有所限制。数学日记可以弥补这一缺陷,作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学生持续对数学进行探究,并有所反馈。如,在教学完圆柱、圆锥之后,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个圆柱或圆锥,通过测量和计算你所希望了解的信息,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思考。再如,在学习了加、减法中得数的奇偶性后,我鼓励学生课后利用课堂上中所学的“举例一归纳一验证”的方法,去探索乘、除法中得数的奇偶性,并将探究的过程、结果及自己的思考记录下来。这是学生在学会了计算圆的面积之后写的一则数学日记:

今天午饭过后,闲得没事做,就想削个苹果,既解闷又解馋。于是挑了个个头大大的、外形圆圆的红苹果,洗净沿着苹果梗削了起来。也许是很闲我竟然削得很细心,那苹果皮一点儿也没断,最后落到地上,竞很自然地铺成了一个圆形,这使得我的脑子灵光一闪,这不相当于把一个圆溜溜的苹果的外表面平铺出来了吗?如此说来这苹果的表面积不就应该跟这个平铺的圆面积相当喽?让我试着算算看。于是我找来直尺。量了起来。从梗处到最外层的距离大约是3.2厘米。这是这个圆的半径。列成算式是:3.22×3.14≈32(平方厘米)

哈哈,这个苹果的表面积,我想应该与32平方厘米八九不离十吧!想着自己的这一得意发现,不禁暗自发笑。

二、梳理知识,分析研究

在教学完一个单元后,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整理所学知识,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有助于挖掘知识间内在的本质联系,将分散的知识点系统串联,整理归纳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可以对自己近段时间的数学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如,一位学生在学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后,在数学日记中写道:这段时间我们学了平面图形的面积。先学的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我们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一剪、拼一拼,转化成了长方形,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接着学了三角形的面积。我们又将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最后,我们学的是梯形的面积,我们将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我发现我们在学新的图形面积的时候。都是把它转化成已学过图形的面积。我们以后遇到新问题时,也可以想办法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我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这三种图形之间是有着紧密联系的。你看。当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一样长的时候,它不就成了平行四边形了吗?而当梯形的上底不断缩小,最后变成0的时候。就成了三角形。有意思吧?其实,很多的数学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三、课外知识,善于摸索

可以介绍在课外学到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介绍数学故事、数学笑话、数学游戏的玩法;还可以介绍数学文化、数学家的故事等。但不能照抄,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整理,写出自己的启发与感受。如,有位学生就写了这么则有趣的数学日记:

有人说,数学也是一种魔术。的确,数学十分复杂,千变万化,与魔术异曲同工。

你不相信?那我们就来玩个数学“魔术”——猜年龄。请把你的年龄先乘以5,再加上35,然后除以5。你只要告诉我得数,我就能猜出你的年龄。如果你说答案是17,那你的年龄就是10岁;如果得数是18,那你的年龄就是11岁;如果得数是19,那你的年龄就是12岁……总之,你的年龄就是你的答案减去7。

这个“魔术”是不是很神奇?其实里面只运用了一个简单的数学知识。下面我们来“秘境探踪”吧!我们把刚才说的“你的年龄先乘以5,再加上35,然后除以5”写成数字表达式,那就是:(年龄×5+35)÷5,用我们数学的乘法分配律化简后实际上就是:年龄+7罢了。所以,当你告知得数时。我只需将得数减去7,就知道你的年龄了。刚才一会儿乘以5,一会儿又除以5,其实都只是为了迷惑大家,增加神秘感罢了,化简后真是太简单了。怎么样,你是否茅塞顿开呢?

数学就跟魔术一样,猛地看起来让人莫名其妙、眼花缭乱。其实只要潜心去学,仔细摸索,利用数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通过一些运算、找到一定的规律,就可以拆穿那些神奇的“魔术”了。

四、写写困惑,说说体会

学生在上数学课后或做作业时有什么想法、体会、启发或是困惑等,都可以在日记中写上。如,在上了《线的认识》这一课后,有位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在今天的数学课上,我们认识了线段、直线和直线。课本上画了铁轨向两端无限延长,说这是直线。我觉得不对,虽然铁轨一眼望不到尽头,但总会有尽头的。而且铁轨不会全都是直直的,肯定有拐转处,所以算不上直线。我想来想去,生活中好像找不到真正的真线。”说得多好!说明他对直线有了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日记就把这深刻的思考记录下来了。

五、观察生活,思考问题

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极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数学知识、提出的数学问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用日记的方式记录下来。如一位学生在日记这样写道:今天我和妈妈去地下商城买衣服。我选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这条裙子要82元,妈妈给了营业员阿姨100元。阿姨问:“您有2元零钱吗?”妈妈给了阿姨2元。找回20元。我不解地问妈妈:“为什么要给2元零钱呢?”妈妈告诉我,给她2元钱,她可以给我找整钱,零钱可以给别人找熟赎。哦!我明白了。这不就是运用了数学上的“凑十法”吗?看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六、合理想象,创作故事

利用数学日记写作内容的广泛性,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数学故事。由于可以自由创作,这也是学生喜爱的方式。这是学生二年级时写的《有趣的争辩》:

减号和除号经常在一起争论谁优先。这不,它们又吵起来了,题目是这样的:8-4÷2=?这下除号高兴地一蹦三尺高,对减号说:“这次该先算我了吧”。减号说:“按理说,是应该先算你。但是,这次可不一定”。除号听了火冒三丈。说:“老师讲过,在一道加、减、乘、除法混合算式中,应该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减号听了没有生气,只是冲除号神秘地笑了笑。走了。过了一会儿只见减号带着括号来了。减号冲括号笑了一下,括号好像明白了它的意思,马上站在了8-4的旁边,变成了“(8-4)÷2=?”。这时减号摇头晃脑地对除号说:“这下你没办法了吧!”除号在一旁气得一声不吭。

原来,在一道加、减、乘、除法混合算式中,有括号的应先算括号里的算式。从此,除号再也不敢逞强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编写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到了高年级,有些学生会将所学知识编写成一系列的数学题,让故事中的主人公“过五关斩六将”;再如有些学生对“0”的特殊性很感兴趣,于是,展开想象写了《神奇的“0”》。

总之,数学日记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有用的,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可以促使学生学会思考、乐于思考、善于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数学日记还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促进师生互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

猜你喜欢
括号魔术平行四边形
括号填数
我曾丢失过半个括号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魔术学
“入”与“人”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吸管悬浮
漏写括号闹出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