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军
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的历史,我们甚至可以追溯到远古的神话。相传黄帝曾与蚩尤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蚩尤铜头铁额,神勇无比,而且还会使用妖术。同黄帝作战时,蚩尤降下漫天大雾,黄帝的军队都失去了方向,危急关头,在仙女的帮助之下,黄帝制造出了指南车,借助于指南车,黄帝率领军队冲出了重重迷雾的阻挡,最终打败了蚩尤,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如果说黄帝的故事还只是传说,那么至迟在战国时,智慧的华夏民族就制造出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司南是用天然磁石雕琢而成,样子像一把勺子,底部圆滑,可以放置在平滑的“地盘”中自由旋转。地盘的形状为方形,也叫罗经盘,四周刻有八干、十二支以及四维,一共24个方向。使用的时候,先把“地盘”放置平稳,把司南放在上面,轻轻一拨,司南就转动起来,等停下来的时候勺头指向的就是北方,勺柄指向的就是南方。
由于制造司南需要的天然磁石非常少见,且在雕琢过程中,要准确地找出极向也不是一件易事,再加之在转动过程中,司南与地盘的摩擦影响了它的准确性。因此,这种原始的指南针并没有被推广。
随着生产以及生活的需要,人们不断地对指南仪器加以改进。宋代时发明了人工磁化制造指南针的方法,这标志着指南针制造技术的又一个飞跃。
当时,人们将薄铁片剪成鱼形,放在炭火中加热,烧至通红,趁热取出铁片,使鱼尾对着南北方向,然后,急速把鱼尾浸入水中。这样,一个“指南鱼”就制成了。使用时,先将一只碗盛满水,利用水的表面张力使指南鱼浮于水面。待水面平静后,鱼头指向的是北方,鱼尾指向的是南方。
这种制造方法主要利用的是地球磁场的作用。由于高温加热,铁片中的分子运动加速,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铁片中磁畴的排列趋于整齐。遇到冷水,铁片骤然冷却,使得磁畴固定,形成永久磁铁。指南鱼比司南更为灵巧,便于携带,水的阻力也要比司南与地盘的摩擦力小得多,就更加准确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其实并不一定要制造成鱼的外形,使用磁针会更方便。于是,指南“针”诞生了。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记载了这种指南针的制造方法,就是拿一根小钢针在磁石上反复摩擦,使其磁化。指南针不仅在外形上要比指南鱼更为简便,而且体积更小,被磁化的程度更强,使用方法也更为多样,可以将它放在指甲背上或者是碗口边沿上,使其平衡,指南针就会自动旋转,停止下来的时候,所指的就是南北方向。但是在漂泊不定的船上,将指南针放在指甲背上或者碗口上都不太规定,因此沈括建议在指南针的中部用少许蜡粘上一根细线,于无风处悬挂起来。这样,即使在航海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了。此外,沈括还发现,指南针所指示的方向,常常略偏东,并非正南。对于这种现象,沈括虽然不能加以科学的解释,但他的观察却与近代的地磁偏差学说完全符合。
此外,我国民间还有其他不同形式的指示方向的器械,如指南车、指南龟等。
有一个例子就是大发明家马均与指南车的故事。马均是三国时魏国人,有一天他与人谈起指南车,别人都说古代并没有什么指南车,书中的记载不可信。马均表示反对,说:“古代很有可能制造过指南车,只是我们没有深入去研究罢了。其实,这也并不是多么深奥的事。”别人就说:“先生名均,字德衡。‘均是器物的模型,‘衡可以称出事物的轻重。可是您说话轻重也不分,难道你能制造出模型吗?”马均于是说:“空口争论有什么用,不如试验一下。”后来,魏明帝命令马均制造指南车。结果没用多长时间,马均就成功了。他所设计的指南车站着一个木人,不论朝着什么方向行驶,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遗憾的是,史书并未能记载下马均所制造的指南车的结构。
为了更准确地辨别方向,人们又把指南针与方位盘配合在一起使用,称为罗盘。方位盘仍然有24个方向,但大多采用圆形。这样人们就可以明确地知道自己的方位,而不再像原来那样只能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
指南针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尤其是在航海方面,指南针更是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指南针没有发明以前,人们主要依据自己的经验以及靠太阳、月亮、星星等自然物来辨别方向。很明显,靠这种方法人们只能在沿着海岸线的近海地区活动,到茫茫的大洋深处航行还是一个梦想。指南针被发明并应用于航海后,人们才具备全天候的航行能力,才真正走向宽广的海洋。
最初,指南针只是作为天文导航的辅助工具,只有在阴雨天气才拿出来使用。随着人们对指南针性质以及功能的认识不断加深,它也逐渐成为主要的导航仪器。航海者特地在船上设置放置指南针的场所,称为“针房”,并交给有经验的船员专门掌管。到了元代,指南针已经成了航海的基本装备之一。
12世纪末13世纪初,指南针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又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欧洲人对指南针加以改造,把磁针用钉子支在重心处,尽量使支点的摩擦力减少,让磁针自由转动。这种经过改造的指南针就更加适宜于航海的需要。大约在明代后期,这种指南针又传回我国。
指南针的运用,使人们获得了全天候的航行能力,开创了人类航海新纪元。人类第一次能在茫茫无际的浩瀚海洋上自由驰骋,指南针也因此被喻为“水手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