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桂 谈海红 经颜林 骆继秋
摘要通过对镇稻413在句容地区不同栽插方式的超高产技术示范研究总结,阐述了镇稻413在句容地区良好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潜力,同时论述了镇稻系列品种超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镇稻413;超高产;配套技术;示范研究
中图分类号 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09)07-0153-01
镇稻413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选育的水稻新品种,自2006年在句容市多点示范以来均表现出品质好、抗病力强、熟期早、容易栽培,适宜于多种栽培方式,有较好的增产潜力等优点,受到广大农民种植户的一致好评。 2008年为进一步掌握了解镇稻413品种特点、促进大面积推广应用、充分挖掘品种潜力,笔者进行了镇稻413的不同栽插方式的超高产配套技术开发与研究。现将研究情况与结果分述如下。
1镇稻413机插秧超高产示范研究
1.1基本情况
2008年结合水稻高产创建与新品种展示,在茅山风景区潘冲村进行了镇稻413机插秧高产展示与示范研究,连片示范面积6.8hm2,土壤类型为黄壤土,地力水平中等;播期5月23日,播量52.5kg/hm2,机插秧移栽期6月12日,移栽秧龄20d、叶龄4.1叶,株行距11.7cm×30.0cm,穴数28.5万穴/hm2,基本苗102.6万根/hm2左右,收获期11月9日。
1.2示范结果
1.2.1产量表现。10月中旬市镇两级专家进行了田头测产评估,每穴12.5穗,有效穗数356.25万穗/hm2,穗总粒数121.8粒,穗实粒数118.5粒,结实率97.3%,千粒重以27.5g计,理论产量11.976t/hm2,高产田块产量12.207t/hm2,分别比大面积生产(9 370.5kg/hm2)增产2 605.5kg/hm2、2 836.5kg/hm2,增幅分别为27.8%、30.3%。
1.2.2植株性状表现。成熟考察,镇稻413平均株高95cm,穗长17.1cm,一次枝梗11个,二次枝梗18.2个。与镇稻10号相比,株高矮5~10cm,生育期早5~7d,分蘖性与抗病能力稍强,穗大但籽粒排列稀疏,产量水平略低。
1.3主要技术措施
1.3.1培育适龄壮秧。高产示范方采用塑盘营养土育秧,秧龄20d,移栽叶龄4.1叶,秧苗素质良好。
1.3.2扩行减苗精栽。示范方移栽株行距11.7cm×30.0cm,穴数28.5万穴/hm2,每穴栽苗3.6根,基本苗102.6万根/hm2左右,群体起点较为合理。
1.3.3科学运筹肥料,精确调优施肥。示范方按照超高产栽培的要求,大田总施肥量纯氮330kg/hm2、五氧化二磷67.5kg/hm2、氧化钾180kg/hm2,氮肥运筹按基蘖肥∶穗肥5.5∶4.5进行。移栽时施45%高浓度复合肥450kg/hm2,栽后3~5d结合化除追施分蘖肥,施用尿素150kg/hm2,7月底至8月初追施促花肥,施用尿素187.5kg/hm2、氯化钾112.5 kg/hm2、硅肥150.0kg/hm2,充分满足水稻高产、抗倒、抗病的要求。
1.3.4科学管水,适时搁田。机插结束后保持浅水层,促进小苗活棵分蘖;当苗数达到穗数的80%时及时放水搁田,先轻后重,分次轻搁,控制无效分蘖生长;孕穗至抽穗以及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湿润灌溉,活熟到老,增强抗倒伏能力。
1.3.5精确用药,控制病虫草害。示范方根据机插秧病虫害发生特点,结合句容市病虫防治“三统一”的要求,狠抓了条纹叶枯病、纹枯病、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螟虫等病虫害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危害、确保了高产目标的达成。
2镇稻413旱育稀植超高产示范研究
2.1基本情况
2008年结合水稻高产创建与新品种展示,在后白镇西村村进行了镇稻413旱育稀植高产展示与示范研究,连片示范面积8hm2,土壤类型为小粉土,地力水平中等;播期5月16~18日,移栽期6月16~20日,移栽规格13.3cm×28.3 cm,穴数25.65万穴/hm2,每穴栽苗3.46根,基本苗91.65万根/hm2左右,抽穗期8月27日至9月2日,成熟期10月30日,收获期11月9日。
2.2示范结果
2.2.1产量表现。10月中旬市镇两级专家进行了田头测产评估,每穴13.1穗,有效穗数335.7万穗/hm2,穗总粒数129.2粒,穗实粒数124.9粒,结实率96.7%,千粒重以27.5g计,理论产量11.531t/hm2,高产田块产量12.47t/hm2,分别比大面积生产(9 370.5kg/hm2)增产2 160kg/hm2、3 099kg/hm2,增幅为23.1%和33.1%。
2.2.2茎蘖动态。移栽基本苗91.65万根/hm2,栽后7d苗数199.5万根/hm2,栽后20d苗数315万根/hm2,高峰苗出现在栽后40d以后,苗数418.5万根/hm2,够苗期出现在栽后28d。因此,镇稻413分蘖性较强,尤其是前期暴发能力强,中期上升、后期下降较为平稳。
2.3主要技术措施
2.3.1培育适龄壮秧。示范方采用旱育稀植育秧。在秧床进行充分培肥的基础上,播种前秧床施用育秧剂75包/hm2(2.5kg/包);播种时严格控制播量,用种52.5kg/hm2;播后及时覆土化除,出苗后及时揭膜管理,并严格控制秧龄,确保秧苗素质。示范方秧苗秧龄28d左右,移栽叶龄5.5叶、苗高14.5cm、带蘖率67.2%,秧苗素质良好。
2.3.2扩行减苗精栽。示范方移栽株行距13.3cm×28.3cm,穴数25.65万穴/hm2,每穴栽苗3.46根,基本苗91.65万根/hm2,群体起点较为合理。
2.3.3科学运筹肥料,精确调优施肥。示范方按照超高产栽培的要求,大田总施肥量纯氮288kg/hm2,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为1∶0.35∶0.38,氮肥运筹按基蘖肥∶穗肥6∶4进行。移栽时施48%高浓度复合肥(17-15-16)450kg/hm2,分蘖肥施用尿素225kg/hm2,7月18~20日施用促花肥,施48%高浓度复合肥225kg/hm2,7月底至8月初追施保花肥,施用尿素150 kg/hm2,抽穗前后各进行根外追肥1次,充分满足水稻高产、抗倒、抗病的要求。
2.3.4科学管水,适时搁田。示范方实行浅水移栽、浅水促蘖,当苗数达到穗数的80%时及时放水搁田,先轻后重,分次轻搁,控制无效分蘖生长;孕穗至抽穗以及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湿润灌溉,活熟到老,增强抗倒伏能力。
2.3.5精确用药,控制病虫草害。示范方根据旱育稀植高产栽培病虫害发生特点,结合全市病虫防治“三统一”的要求,狠抓了主要与重点病虫害的防治,有效地控制了危害、确保了高产目标的达成。
3结语
镇稻413在句容市丘陵稻区与沿江圩区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较高的产量潜力,进行旱育稀植以及机插秧栽培均可以获得较佳的产量表现。镇稻413进行产量10.5t/hm2以上的超高产栽培是可行的,在栽培技术上要分别注意发挥好镇稻413的分蘖成穗能力强特点。
4参考文献
[1] 孙焱.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北方水稻,2008(6):53-55.
[2] 李道明,杨效奎.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8(9):140,142.
[3] 陈金平,段仁周,彭保宏,等.杂交水稻超高产优质强化栽培技术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9(5):138-142.
[4] 汪来贵.水稻机械插秧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机,2007(1):21-22.
[5] 朱海霞.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08(20):187-188.
[6] 雷武逵.优质稻保优增效高产综合栽培技术[J].西南农业学报,2008(4):942-945.
[7] 张玉芬,董博.优质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J].吉林农业,2008(9):16-17.
[8] 王兆霞,黄永.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