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策略分析

2022-07-15 01:24郭克山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2年4期
关键词:配套技术秸秆还田病虫害防治

摘要:【目的】分析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策略。【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抽样调查法对病虫害防治策略进行分析。【结果】通过采取加强田间墒情管理,加深秸秆的掩埋深度,加强播种期和生长期的病虫害防治和规范化田间管理,提高了秸秆还田质量,改良了土壤,降低了病虫害侵蚀,提高了作物产量。【结论】通过规范化的玉米秸秆还田与田间管理措施,减少病虫害危害,提高小麦产量。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

我国小麦种植的省份比较多,同时种植规模也比较大;其中,山东省在小麦的种植中播种面积较广。对于小麦种植而言,我国不断加强种植技术的探索,旨在通过技术改良来提高产量,而在技术探索的过程中,发现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在各种种植技术中还是比较优越的。在小麦种植中采用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实际属于一项农作物机械化综合配套技术,该技术采用机械对玉米秸秆进行粉碎、破茬、深耕和耙压等,且采用机械作业方式将粉碎后的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到小麦种植地块的土壤中,通过这种方式来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有效增加土壤有机物质的含量和土壤的通透能力;还可以通过减少化肥用量来减少对农田环境的污染。这种技术在同时采取抑制杂草及病虫害的措施后,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还有争抢农时的作用[1]。这种技术在当前我国小麦种植中应用比较广泛,究其原因是这种技术能够满足小麦增产需要,属于一种新型农作物种植技术。然而,在这种技术应用的过程中,由于存在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不当、秸秆携带病原菌和虫卵以及秸秆“争氮”和还田技术使用不当造成小麦抗病能力下降等问题,容易影响作物产量,无法达到技术运用的预期效果[2]。在这种局面下,需要针对性分析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的关系,研究配套的防治措施,以满足小麦产量提高的要求和达到该技术应用的预期效果。因此,本文针对小麦种植过程中借助玉米秸秆还田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进行研究,现将技术研究总结如下。

1 秸秆还田的作用和意义

玉米秸秆中富含大量的氮、磷、钾元素,采取秸秆还田措施,既能将其中的元素有效分解到土壤中,又能强化土壤的有机物含量,满足土壤对有机物和营养元素的储备需求,促进农作物的高效生长。除此之外,这种玉米秸秆还田的措施对于土壤的团粒结构形成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同时,在秸秆分解的过程中,土壤中大量微生物和秸秆之间容易出现相互作用现象,进而逐渐产生腐殖酸钙以及腐殖酸镁,这些化学物质对土壤渗透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土壤结构一旦改善,可以有效利用其中的养分和微生物,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满足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3]。与此同时,这种秸秆还田的措施能够不断为土壤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降低化肥的使用量,促进农作物产量增长的同时,有效改善农田的种植环境。

1.1 强化土壤培肥,满足养分含量增加

通过调研发现,秸秆中富含大量的营养成分,高度富含氮、磷、鉀等有机营养元素。实践表明,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生长的农作物都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土壤中只有富含以上营养元素才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求[4]。研究表明,秸秆中富含的氮、磷、钾元素正好满足农作物生长过程对这些营养元素的需求,采取秸秆还田的措施能够增加土壤的营养成分,满足小麦作物种植和生长需要。

1.2 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通过采用秸秆还田的措施,发现完成还田后形成的腐殖酸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土壤结构。而这种改变可以有效满足土壤的通气性和蓄水性,甚至逐渐增强土壤的保肥性,这种土壤的改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农作物高质量生长的需要。

1.3 满足增产增效需求,优化生态环境

对于秸秆还田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增强还田土壤的肥沃性。在这种情况下,减少化肥、农药等使用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村种植业的生产效率。秸秆还田技术不仅能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促进作用,还能有效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农产品的品质。

2 分析借助秸秆还田后产生病虫害偏重的原因

2.1 秸秆携带病原菌和虫卵

如果秸秆上携带多种虫卵和病原菌,那么秸秆还田后这些虫卵和病原菌会直接进入农田,容易导致秸秆还田后病虫害不断增加[5]。此外,秸秆没有完全腐烂之前,会吸引很多地下虫害出来取食,与此同时它们也会危害农作物的幼苗,这是秸秆携带病原菌和虫卵还田后,容易出现病虫害偏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

2.2 秸秆“争氮”和还田技术使用不当造成小麦抗病能力下降

对于秸秆还田而言,在分解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微生物的作用来对秸秆进行分解,只有借助微生物的充分和有效的活动,秸秆才能完全分解,产生有效的营养成分,达到改善土壤的目的,不断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优质的环境。对于秸秆的具体分解过程而言,微生物活动过程和小麦生长过程都需要吸收氮元素,这导致微生物和小麦之间不断出现争氮现象。其后果是使秸秆分解时间过长,减缓了秸秆分解速度;同时也导致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可用氮含量逐渐降低,最终的结果是小麦因为出现缺氮现象而导致苗黄或者是苗弱,造成小麦在生长发育中出现较大障碍[6]。在这种情况下,小麦容易出现比较弱的抗病能力,这也是玉米秸秆还田以后小麦病虫害偏重的原因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如果出现秸秆掩埋深度不足的现象,这就给很多病虫害逐渐蔓延到土壤表层提供了便利性,提高病虫害的存活率[7]。与此同时,这种秸秆掩埋深度过浅,容易造成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出现扎根不稳定现象,对其生长产生较大影响。

2.3 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不当

在秸秆还田的过程中,很多地块对秸秆的掩埋深度通常在20cm以内,这种较浅的掩埋方式容易给病虫害提供存活空间,对小麦的根系下扎和麦苗的生长极为不利。完成还田工作后,由于土壤中的含氮量不足,导致作物需要和微生物竞争氮素,影响对秸秆的分解,促使麦苗因为缺氮而出现黄化、生长不良和黄弱现象,甚至技术不配套也会产生这种苗黄和苗弱问题,造成小麦抗逆性逐渐下降。玉米秸秆还田的过程中,秸秆粉碎不细致,未能有效剔除携带病虫害的秸秆,容易增加病虫害对麦苗的侵蚀。另外,由于小麦纹秸病的防治时期比较晚,所喷洒的药液不足,导致防治效果较差。

3 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的配套防治措施

3.1 调整墒情,加强水分管理

实际上,在秸秆分解过程中需要水分的参与,微生物才能生存和繁殖,从而使秸秆发生物理和化学的变化,实现秸秆的分解。而小麦的种植过程也需要充分借助水分,土壤墒情的变化都容易对小麦的生长产生影响。小麦播种后,若墒情较差,不利于小麦的正常生长,也不利于秸秆分解[8];若水分含量比较大,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容易造成小麦的根系出现腐烂现象,最终导致小麦减产,因此要加强田间水分管理。

3.2 加深秸秆的掩埋深度

结合上文可知,秸秆掩埋深度如果过浅容易出现病虫害,这种情况对小麦的生长极为不利,这就需要采取措施来加大秸秆的掩埋深度。在耕耘的过程中借助大型机械进行耕作,可以加深秸秆的掩埋深度,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危害的同时,还能有效提高秸秆还田的质量。

针对玉米秸秆,需要加强秸秆粉碎和秸秆深埋处理。首先,加大秸秆粉碎程度,通常情况下秸秆粉碎长度都要小于10cm,这可以有效降低秸秆病虫害的存活率,甚至还能有效减少虫卵的数量,减少病虫害对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9]。其次,需要借助大马力旋耕机进行玉米秸秆还田处理,将粉碎的秸秆撒匀后深耕翻入土,旋耕2-3遍,使秸秆掩埋深度保持在20-25cm之间,然后镇压踏实土壤。在播种机的选择方面可以选择圆盘式开沟播种机,采取播种机械和秸秆粉碎装置进行配套播种,从而有效提高播种质量。

另外,在播种前可以对所选用的种子进行包衣或拌种处理。比如,在全蚀病重发区,做好小麦种子包衣,或采取药剂拌种的措施,具有高效防治害虫的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减轻小麦基腐病、根腐病、纹枯病等病害,有效地提高小麦的产量。例如,可以借助2.2%苯醚甲环唑+2.2%咯菌腈+22.6%噻虫嗪,同时加入21%戊唑·吡虫啉或者是30.9%吡虫啉+1.1%戊唑醇3-5ml进行拌种;在完成种子包衣或拌種处理的前提下进行播种,可以有效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小麦的产量。同时,对于农业生产者而言,针对秸秆还田之前,所采用的秸秆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进行筛选,不断将病虫害比较严重的秸秆筛选出来。这类被筛选出来的秸秆可以用作高温堆肥的材料,甚至还可以用来作饲料原料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可以避免携带病虫害的秸秆进入田地,有效降低小麦出现病虫害侵蚀的概率。

3.3 进行规范化播种和管理来提高抗病能力

在播种的前期针对性做好准备工作,可以有效防治病虫害的侵蚀。比如,在品种筛选的过程中,可以引进抗病虫性强的品种,这些品种主要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如抗纹枯病品种涵盖了济麦22、鲁原502、山农28号、烟农999、山农20、青农2号和良星77等。

病虫害的防治过程需要采取规范的播种和管理措施。若完成秸秆还田后未能采取科学的播种措施也会导致病虫害问题的产生,且田间管理措施若出现问题也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11]。因此,需要针对性做好秸秆还田管理和规范的播种措施,不断对应用的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合理应用化肥以及农药,满足病虫害的减少需要。除此之外,对幼苗的培养也是重要的工作核心之一,若幼苗培养不好,或出现伤苗现象,容易阻碍小麦的正常生长,主要原因是小麦抵抗能力较差,一旦出现病虫害,幼苗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12]。在这种局面下,小麦的抗病能力提高,需要对其采取规范化管理措施。为了有效提高玉米秸秆的还田效果,需要借助优质的土壤环境来为小麦生长提供优质条件。

4  结语

结合上述研究分析,针对本文所研究的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措施而言,需要对秸秆还田的作用全面了解,主要涉及土壤的有效培肥和养分的增加,改善土壤的性状,为提高作物产量提供条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分析采用秸秆还田的措施导致病虫害加重的原因,采取措施来避免小麦遭受病虫害侵蚀,满足农作物增长需求,针对性研究采取配套防治措施满足农作物高产量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以及带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朱凯丽,宋朝玉,裴玉贺,等.玉米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不同土层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8(3):176-184.

[2] 梁西利,石翔.玉米秸秆还田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1(8):119-120.

[3] 李露露.耕作方式、秸秆还田和施肥类型对夏玉米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1.

[4] 崔慧珍,安嫄嫄,李光文,等.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J].农业科学研究,2021,42(2):10-17+56.

[5] 张姝,袁宇含,苑佰飞,等.玉米秸秆深翻还田对土壤及其团聚体内有机碳含量和化学组成的影响[J/OL].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14[2021-10-20].https://doi.org/10.13327/j.jjlau.2021.1111.

[6] 潘晶,杨墨,黄琳丽,等.秸秆还田对土壤主要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39(3):266-271.

[7] 岳杨,孙盼盼,张艳辉,等.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1):35-38.

[8] 马海英.谈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病虫害防治配套技术措施[J].农家参谋,2019(13):76.

[9] 单旭东,石琳,田帅,等.玉米秸秆还田后磷肥减量对冬小麦磷素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J].江苏农业学报,2021,37(4):884-892.

[10] 宋朝玉,王圣健,宫明波,等.小麦-玉米周年秸秆还田模式下氮肥利用特征的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20,52(10):113-118.

[11] 朱晓颖,初同伟,刘月岩.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提升的探索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20(10):24-25+28.

[12] 董亮,田慎重,王学君,等.秸秆还田量对小麦-玉米轮作中土壤理化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9):107-109.

作者简介:郭克山,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作物高产栽培、农业技术推广。Email:13656356717 @163.com

猜你喜欢
配套技术秸秆还田病虫害防治
寒地棚室蔬菜高效安全生产实用配套技术
苎麻良种“川苎11号”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玉米高产栽培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