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儒家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数千年之后的今天,当中蕴涵的精髓并没有随时间的迁移而失色,反而对当下社会尤其是企业的发展更具指导意义。在儒家文化的长河中,有关“和”的文化能够有效地处理企业内部及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与之对应的“合”文化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儒家独特的义利观,是企业能否持续发展的终极价值体现。文章从文化角度,在分析儒家“和合”观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进行了重新思考,试图探究企业发展的新动脉,展现“和合”文化的统摄力。
关键词:和合文化;企业发展;统摄力;儒家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7-0032-03
跨入新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已成客观事实,各国经济经历了一番结构性的调整,而商业资本的跨国运营、大型经济集团的不断兼并,使得全球经济的运作环境更加复杂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虽然有利于缩短经济循环周期,同时也使经济的风险和危机不断突显。发生于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正是经济“全球化”影响的经济盲目行为所致,危机造成各国经济停滞,失业率极具上升,各种社会问题暴露无疑,企业大量倒闭。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分子,复杂的时代背景对企业的生存提出了史无前例的挑战:如企业道德严重缺失、内部关系极不和谐、义利价值取向非常模糊、企业与环境相互发难。不难发现企业面临的问题有二:内部失和与外部相悖,这正是儒家“和合”文化所讨论的问题,即人和论,天人合一论。儒家文化在人类社会发展数千年后的今天,当中蕴涵的精髓并没有随时间的迁移而失色,反而对当下社会尤其是企业的发展更具指导意义。本文力图从儒家文化“和合”观里找到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
一、儒家文化的大同修养——“和合”观
儒家文化是突出中庸和谐的处世思想,是修身的道理和生产方式,体现天人合一的信仰,更表现了“和”的哲学,“中和”是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和精髓。“和合”观顾名思义,既注重“和”又追求“合”。具体讲,以“和”为基础的中庸之道是儒家追求的至高境界,以“和”为贵的中庸思想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天人“合一”的价值取向以及“见义思利”的义利观体现社会财富聚积的非功利性。总之这种“和合”观体现出历史进步的大同修养。
(一)“和”的本质——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而知权
一个事物的本质是对其内在固有属性的分析和把握,是然和应然是两个基本方面,包括中心和制约中心的特殊规则。在儒家文化中,“和”文化的中心是“中和”,同时包括三个方面的特殊规则:“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而知权”。
和而不同。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与“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是指有着矛盾与差异的双方协调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重复或单一的无差别的纯粹量的堆积。儒家所强调的“和”与“同”体现了事物多样性的辩证统一,主张从差别性、多样性中把握事物以求得处理事物的最佳方法,而反对仅仅将事物视为单一的片面性。同时也只有相互差别、相互矛盾的多种因素、多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协调才能构成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世界。
和而不流。中庸的标准和依据是“礼”,“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礼”是衡量“过”与“不及”的尺度,一切思想言论以至行动皆以“礼”为唯一准则。所以,孔子认为,真正的强者是与人和平相处而又不随波逐流,他们恪守中庸之道,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和而知权。儒家讲和谐是有原则的。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所谓“权”,即灵活性,由此看出,孔子的“和”中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而且他把灵活性即“权变”看成是中庸的最高境界。
(二)“合”的境界——天人“合一”
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天”和“人”是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天人关系问题是我国传统哲学讨论的重要问题,由此形成了阐释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天人合一”境界。孔子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孟子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非人力所为而做成的是天的力量,非人力所能达到而达到的是命定的。就孟子而言,他提出“知天”、“事天”和“立命”的主张和方法,由此确立了人在自然界的地位及作用。
然而自然界的价值是由生命目的决定,自然目的是自然界生命创造的内在力量,同时表现为生命创造的有序化过程。其最高目的即道德目的则只能由人来实现,因此,人就是目的。可见天人之中的人虽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却是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殊部分,这就是人有人心。人心才是道德目的的承载者,其实现则在于人自己。最终目的既不是超自然的创始主,也不是人的理性需要和假设,而是自然界本身。
通过对“和合”文化的阐释发现,儒家文化“和合”观的内含是深奥的,其统摄的要素极其全面,而且各要素的关系是互动的。当然阐释它的目的在于运用,亦即追塑它的文化意义特别是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企业的良好运行,关键在于企业文化的有力规范,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人化,不管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与生态环境之间,最终要达到的是一种和谐的关系,这种和谐实质是人的精神境界,也是企业的文明。
二、漂浮中的新生代文明——企业文化
信息时代的到来,文明、智慧、发展、共赢、和谐越来越成为人类生存、国家发展和企业竞争的关键。文化是一种力量,是决定民族、国家和企业持续发展的最终力量。文化软实力成为企业、国家和民族构建核心竞争力与持久竞争优势的动力源。随着经济的越来越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认识到,一个企业的灵魂就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新生代的文明,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生存的,文化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应包括两大部分:即企业的道德核心和企业的终极目标。那么企业的道德核心在哪里?企业的终极目标又是什么?
(一)外部生态的人文关怀——企业道德核心
儒家文化的“天人合一”观中体现“天”、“地”、“人”三者的统一,特别是“天地”这个二元组构的环境与人即由人组成的社会之间的统一。作为社会重要组织之一的企业,当然是社会大组织中的一分子,企业与环境的关系是天人关系在现实层面的微观表现。企业发展对环境的依赖说明企业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企业的目标应与环境生态的特有规律相吻合。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一方面是自身作用的结果,另一方面与企业的互动紧密相连。换句话说,企业的发展始终应关注环境,为环境的发展而发展,那么就能达到可持续,永恒的互动。然而企业仅关注环境是不够的,能否以环境为外向价值目标,这才是企业道德的核心所在,这一价值也决定了企业的内部和谐,当然也包括企业的经济利益的实现。
我们知道科学的发展无疑会造福人类社会,但对自然界的过度开发而造成的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从某种意义上说造成这种情况与西方哲学曾长期存在“天人”二分的思想有很大的关系。而中国哲学特别是儒家哲学认为研究“天”不能不牵涉“人”,研究“人”也必须涉及“天”。对于企业来说,深究与环境的和谐关系是体现“天人合一”的修养,是企业集体人格的提升,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二)内部生态的“人”化——企业的终极目标
传统企业文化对于个人终极价值的体现,始终附属与集体的所谓团队价值观,它是以企业的经济发展为最终目的。在管理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下,诸多“不和”的矛盾有所加深而未减少,企业发展面临着“人的文明”的危机。
1.人性的抹煞。人的主体性决定其他人不能强制而只能引导。传统的管理把人与财、物并列起来作为管理的基本对象,抹煞了人在管理中的特殊地位即主体性地位,并在这一基本假设基础上衍生出了对人管理的物化倾向。人在任何活动中被作为简单的客体对待便无法发挥主体性作用,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那么企业的一切都会在和谐的环境中共存。
2.人性的拟态假设。传统管理的人性假设,不足以触及人性的本质,只是对人性在不同社会时代的表现的一种简单而片面的概括。纵观科学管理历史上每一次的变革,并没有改变本质上的东西。人被置于技术管理手段的控制之下,造成了对管理的“灵魂”即文化价值观的忽视,特别是忽视了人的精神因素的巨大能动作用。
3.制度的非契约化。制度是人们在社会分工与协作过程中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一系列心理契约的总和,这是一种高级的,充满“人”的文明的契约。传统制度管理对人主体性的漠视,背弃了人性表现在制度层面的契约,对人和集体的发展带来了阻碍。因此,制度只有回归“心理契约”的本质:不再是强制,而是组织中每个人对自己和他人的承诺,才会完成自我实现。而这种实现需要从儒家“和合”观中对企业文化进行新探索,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返璞归真——“和合”统摄力
以上文字论述了“和合”观的内含,并且也阐述了企业的道德和价值取向问题,那么怎样从儒家也即“和合”观的角度来构建企业文化的实质,从而体现其统摄力呢?
(一)以人为本
概括地说,以人为本的精神就是肯定人在自然与社会中的中心地位,重视人的生命意义和主体价值。人本精神是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中国的人本精神不同于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思想界所主张的“人本主义”。在儒家看来,人是一切的核心,人生来具有爱和被爱的权利。孔子同时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说人要由自己的感受出发推想他人,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强加于人。这些都表现出儒家从社会和谐的角度出发对个体自由的限定,一方面主张个体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又要求对个体的自主性进行适当的限制,这是中国古代人本精神的两个重要方面。
一个企业只有在坚持人本精神的基础上才能获得长远发展。因为人是企业之本,从资源的角度来看,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所有的管理最终都会落到人的管理上来。因此,以物、事为中心的管理必须转移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上来。这种转变需要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人、培养人、成就人。也就是说企业的发展不是以人为工具而是以人的本身发展为目的。
(二)融合差异
古人认为“和”是万物正常发生成长的必要条件。然而提倡“和谐”,保持人际关系的协调并不能消灭差异性,而是在寻找事物共同点的同时保持事物各自的差异性。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要追求和谐,但同时更要保持自己的个性。这里的个性除了企业不同于其他组织的优势之外,还要妥善处理文化差异间的冲突。因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种文化之间的遭遇、碰撞非常突出,有关文化的冲突事件层出不穷。在这种时代下“和而不同”应该成为我们保护文化多样性,建立多元共存文化格局的根本原则。因此企业在面临文化冲突与融合的现实中,应正视差异化,并有效地利用差异化可以促成创新,加快企业的发展步伐。
家乐福的成功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世界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家乐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一方面是因为除了不断完善它的全球信息系统,发挥自己在经营上的优势外;最重要的是采用了文化差异策略,因地制宜地开拓国内外市场。它的营销文化就是利用文化差异策略开拓新的市场,开发新的产品。本此理念,家乐福一直把文化差异策略当做国际化经营的法宝。家乐福每开设一家新店,都需经过很长时间的考察,诸如当地的生活方式、消费水平、都市化发展程度、兴趣爱好、传统习惯等一系列因素,进而充分认识当地的文化差异,最为可贵之处便是家乐福在每一个地方都建立了独特的属于当地文化的“家乐福文化”。家乐福的使命是把全部的努力都放在满足顾客需求这一核心,在他们每一个市场中力求成为现代零售业的楷模!
(三)中道守正
“道”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心目中具有神圣的意义,道家和儒家都讲究求“道”。但道家所讲的“道”是一种自然的法则,而儒家讲的“道”是一种理想的人世间的道德精神。在儒家思想里,“道”可以转化成人的内在力量,大“道”要以人为介质而显现出来,没有了人也就没有了“道”。所以儒家认为,既然人与“道”是不可分离的整体,“道”通过人实现,人就可以在自己的实践中完美地追求“道”的真谛,逐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
当然,仅知有“道”远远不够,还应知道如何求“道”。儒家认为人在求“道”的过程中,要保持“仁心”,谨守“礼”、“节”,做到中道而守正,这样才能得“道”,否则就会误入歧途。所谓“中道”,就是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把握公正的尺度,做到不偏不倚。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中道而守正是十分重要的,追求“道”用的是“仁心”,遵守的是礼数,维护的是正义。只有中道守正的企业才能厚德,有道德的企业其发展才能长久。因此一个企业首先应考虑的就是道德的生存,只有深探了道德规律才有可能求得规模型发展,这种发展反过来亦提升道德的境界。
(四)见利思义
儒家的义利观是“见利思义”,从理论上讲义与利的关系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命题,其实质是企业道德的物化表现。儒家认为追求利益是人的本性,但人不能仅仅局限在“利”中,人的高贵正在于能够摆脱逐“利”本性的束缚,追求更崇高的目标,即“义”。因此,孔子说:“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时代,利益是驱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应该承认“逐利”的正当性。然而,同样必须指出的是,“利”并非是衡量经济目标的唯一价值尺度,见利思义仍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义利关系是企业能否迎接时代挑战的一个重大前提,虽然企业的直接目标在于追求利润,企业管理的一切职能,其指向均在于提高企业的效率和效益,并最终体现为利润的最大化。可是目光远大的企业,其着眼点在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儒家文化“和合”观,对重构当下企业文化,明晰企业与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意义深远而重大。其所包含的处世原则,无论是“和”文化里所涵盖的“中和”、“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和而知权”;还是“合”文化里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自身的形象塑造,企业中员工素质的提升,还有企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处理起着关键的作用。企业只有在提升了自己的道德境界,而环境产生了对企业的认同,企业的发展才能长远,企业的效益才能提升,企业的品牌才能长久地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德,潘文君著.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光明著.企业文化塑造——理论·实务·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刘光明著.企业文化教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4]叶陈刚著.公司伦理与企业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祝慧烨著.把握企业文化新动脉[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6]杨先举著.孔子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齐善鸿著.道本管理:中国企业文化纲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8]郭生旭,何诚斌著.易经的经商智慧[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
[9]齐冬平,白庆祥著.文化决定成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10]贾春峰著.贾春峰说“文化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11]韩秀丽等著.四书五经与现代文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12]一力古典文丛编辑组注译.论语[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王彦林(1984- ),男,甘肃白银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