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数麦粒

2009-07-27 07:31杜廷祥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09年6期
关键词:麦粒垃圾袋节约

杜廷祥

连续两次考试,我们班的语文成绩都不理想。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我发现学生不认真、不细心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于是我决定布置一项特别的作业:让学生每人回家数出300颗麦粒并带到学校来。布置这项作业的是使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并且我打算往后多布置一些这样“另类”的作业。

第二天语文课上,我让同学们拿出了自己的作业,令我吃惊的是全班50个学生,只有18个学生认真做到了,其余的学生不是数错了就是胡乱抓了一把充数或者干脆没做,我很生气。

检查完作业后,我准备上新课却发现大多数学生把自己手中的麦粒很随便地放到了垃圾袋中。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突然感觉到很不自在,于是我打消了上新课的念头。“同学们。现在把我们手中的麦粒交到教桌上来。”学生又忙把垃圾袋中的麦粒翻捡出来全放到教桌上,我用手拢了拢,大约有一小碗的光景。

继而我对学生说:“同学们想一想,老师现在想什么?”

“老师,你在想‘积少成多吧!”

“想如何给我们上课。”

“老师,不会是想让我们再数一数这一堆的个数吧!”

“是想把我们的麦子拿回家喂鸡吗?”

“哈哈……”

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说着。我说:“同学们,大家说的这些我都想过了,只是没有想把它拿回家。”我顿了顿又说:“我很想给同学们上新课,但是我很为这些麦粒伤心。”“伤心什么?”学生们不解的问道。“我伤心这些麦粒经历了风吹日晒雨淋之后,没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却要到垃圾箱中去变质、腐烂。”说到这里有的学生明白了我的用意,低下了头。我继续说道:“这些粮食是我们的父母用血汗换来的,把它们扔掉,首先是对父母劳动成果的不尊重。再说,现在世界上每天要有许多跟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因为吃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饿死,我们这样做,对吗?虽然每个同学只有300粒,但是我们50个同学就有这么一小堆。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节约一下,那么世界上将会有多少孩子将重新获得宝贵的生命。”

教室里顿时静了许多,并且显得严肃了。为了能够让这些新时代的孩子充分认识到节约的重要性,我让学生讨论了日常生活中其他的浪费形式,把这些形式多样的“浪费”记录了一下来,并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有一个学生还写一道“小诗”:浪费实在不应该,粮食钱财不易来,节约应从我做起,一点一滴莫用歪。

虽然没能上新课,但我感受到这节课却是我近期上得最好的一节课。

点评:

这就是“教学的有心人”。这就是用“心”用“智慧”教书的人!

原本是语文教师,却给学生留了一个数学作业——“数300粒麦粒带到学校来”;原本是想解决学生做事马虎的不良学习习惯,但最后却演变为一节“思想品德”课。是黄腔走板?是不务正业?是“种了他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是把语文课上成了非语文课吗?都不是!课堂是个动态的、变化莫测的过程,学生是活的,教师也不是一个机器人,教案不能设计到每个细节。因此,不能按一个固定的、僵化的程序推进教学。既要认真地“预设”,不能漫无目标,走到哪儿算哪儿,更要巧妙利用生成的、始料未及的资源。

这位杜老师发现新的教育资源后,不认为这是语文课,讲些字词句篇就万事大吉了,而是想到办教育是育人的,农家子弟居然不懂得珍惜“粒粒皆辛苦”的麦粒,随手丢弃在垃圾桶,这是何等的教育失误?这样的学生即使学习成绩好,作业认真又有何用?倘若视而不见,就是没把“育人”放在第一位,所以,他顺理成章地利用了这个生成的教育资源。

这便是“经师”与“人师”的区别!

(子宜)

猜你喜欢
麦粒垃圾袋节约
垃圾袋里有证据
会飞的垃圾袋
掉在石缝里的麦粒
节约
节约
蚂蚁和麦粒
极简垃圾桶
如何优雅地捡宠物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