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乡情似水长

2009-07-27 07:31
西部大开发 2009年6期
关键词:同乡会于右任秦腔

矿 林 若 星

那一年,他10岁,在陕西省旬邑县太峪镇的私塾里读书,每日反复诵读的课本,是《百家姓》《千字文》《书经》《易经》《上翰林》《下翰林》

那一年,他16岁,考上了县邮局的邮递员,用所发薪水买了平生第一双皮鞋。皮鞋上面穿着长袍,还围着文明款的长固脖。县城里最有名的两个女生,是旬邑中学的校花马月珊与马月霞。高傲的姐儿俩,见7谁都不理睬,却每每同他打招呼……

那一年,他26岁,国民党政府撤往台湾前夕,兵荒马乱的广州街头。无家可归,衣食无着的他,与5位陕西同乡,一起叩开了于右任官邸的大门。于先生和蔼的陕西乡音,使他们潸然泪下;200元港币盘缠,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这一幕幕,是他记忆深处永远魂牵梦萦、挥之不去的一份温暖。

他是张佐鹏,台湾陕西同乡会秘书长,秦腔戏剧学会理事长,台胞陕西同乡中鼎鼎有名的人物。

抗战岁月,他投笔从戎,参加青年军,远征滇缅,慷慨赴国难。

1988年,他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回大陆探亲的台胞,并在东北沈阳找到了离散多年的亲生女儿。

“以顶天立地之精神,成继往开来之大业。”

——于右任先生题赠张佐鹏

于右任先生对张佐鹏的人生产生过巨大影响,宛若父子般的忘年之谊,愈久愈浓。

每当谈到于老,张佐鹏先生便满怀感恩之情,浮想联翩,不能自己。

1949年穗城于先生官邸一别,1950年代两人在台湾台北再次会面。离乡愈久,愈加浓烈的陕西乡音与乡情,将于先生与张佐鹏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于先生在世的时候,有人就称我是他老人家的侍卫官。于先生每年过生日,别人给他行礼,而我都是给他磕头!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我到监察院去让于先生给我题幅字,他满口答应了。我取回来打开一看,‘为万世开太平!这真不得了!后来这幅字作为真迹还在北京展出过。”

“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去监察院同于先生合影,他也爽快地答应了,并且在照片上为我题了字。”

“对于先生,我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我觉得,凡是与于先生有关的东西,我都要保存下来。于右任先生去世后,台湾许多报纸都加以报道。我便及时地把这些报纸收集了起来,专程送到了陕西三原县于右任先生纪念馆。我告诉纪念馆工作人员,这些报纸都很珍贵,上面记载了于先生平生的点点滴滴,请他们妥善保存。这次回来,我还肩负着一项重要的使命,就是参加纪念于右任诞辰130周年系列活动。”

“桃花杏花落又开,天涯游子倦归来。亲朋久别斑霜变,骨肉重逢泪满腮。往事坎坷空遗恨,残年相会更堪哀。悲欢离合原归命,但愿从此不分开。”

——张佐鹏《探亲》

首次回大陆的他,第一件事便是找到离散多年的大女儿,旋即携女赴祖籍陕西旬邑老家探望,祭祖、扫墓。各级地方政府周到细致地为其安排食宿,给予了他热情的接待。

那时,张佐鹏是台湾陕西同乡会常委,他在大陆“成功”找到女儿的消息,立刻在陕西籍台胞间不胫而走,许多乡党前来托他帮助寻找在大陆的亲人,而他回到大陆时,那些正在寻找台湾亲人的乡亲们也来向他打听消息。张佐鹏从此成了连结起海峡两岸的“寻亲使者”。

随着岁月的流逝,张佐鹏先生对故乡的思恋愈益浓烈。为舒解这份历久弥浓的思乡之情,他在台湾先后创办了《今日中国》《西北杂志》《陕西文献》等刊物,主要讲述陕、甘、青、宁、新地区的山川风物、人文地理等,在台湾同乡中很受欢迎,在西北裔台胞中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当时,他便把大陆亲属在台湾寻找亲人的启事,刊登在这些由自己担任总编的刊物上。他还专门印制了一份《寻人启事》小册子,分发给台湾各同乡会,发动各方面共同寻找。由此,经张先生帮助寻亲成功的两岸同胞就有百余人。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

2005年的陕西,发生了一件或可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而且,由这一事件所引发的新闻轰动效应,亦波及了全世界——

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的连战,在时隔60余年之后首次回到出生并度过童年的西安。连主席此次行程是“怀亲之旅”,首先拜访了他接受启蒙教育的西安后宰门小学,继而,去南郊清凉寺为其祖母沈太夫人扫墓。

多年默默地静候于翠冠覆盖、晨钟暮鼓的清凉寺院,而今成为世人所关注的一方福荫之地,沈太夫人之墓被重新发现,张佐鹏先生的功劳亦值得书写一笔。

那是2002年新年期间,连战主席设宴招待张佐鹏先生,一起吃羊肉泡馍。席间,连战主席回忆起自己儿时在西安成长、上学、躲避战火的难忘经历,专门托付张先生代为寻找自己祖母的墓地。

2002年清明节前后,张佐鹏先生赴西安,请陕西省台办、雁塔区政协、民革西安市委等各方人员四处查找,终于在西安南郊,现雁塔区电子城街道办事处下辖的杜城村,找到了连战儿时住过的院落。接着,张佐鹏在民革西安市委祖国统一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李景祥、民革西安市委西一路支部副主委于亚男的协同下,找到了连战在西安时念过书的小学,找到了连战祖母的墓园。

“白面馍馍羊肉泡,米花麻糖加甑糕,红杏水梨绿核桃,再尝月饼与红枣,

家乡美味常怀念,每到佳节均想到,莫怪梦中常留恋,不是他乡是故乡。”

——张佐鹏《怀乡》

“同乡之谊似水长,三秦风光决难忘。黄帝陵园松柏茂,黄土衔接麦穗香。

关中边塞风昌盛,市乡城镇共吉祥。每当锣鼓社火乐,乡党邻里祝安康。”

——张佐鹏《同乡之谊似水长》

在一本台湾出版的杂志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段记叙张佐鹏先生的内容:

“张佐鹏爱听秦腔戏。他同旅台陕籍人士创办了台湾秦腔戏剧学会并任理事长。每逢工余假日,他常邀请秦腔爱好者排练、演出秦腔剧目。他还撰写了

《发扬秦腔艺术》等文章,记述秦腔的文化渊源及其在陕、甘、青、新、宁以及西藏的影响。

张佐鹏先生离乡40载,非常思念故乡,经常在台湾参加秦腔演出,以慰思乡之情。1988年春终于回乡探亲观光,陕西省委特为其归来召开座谈会,并邀集西安秦腔名流参加。张先生在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与西安易俗社著名演员张咏华一起清唱了《三回头》。他的老生唱腔,字正腔圆,连唱几折,方才罢休。陕西电视台、《陕西日报》《西安今古》均作了报道。

由此,张先生回忆起了他在台湾创建秦腔戏剧学会的过程。

“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台湾创办了秦腔戏剧学会,把那些懂秦腔、爱秦腔的人都吸收进来。那时候有好几个剧团,演出了很多场,于右任先生也看了演出,非常高兴。遗憾的是,当我粉墨登台演出时,于先生已经离开人世了。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发展,全国各省都有赴台演出活动;咱们陕西的马友仙也去演出过,去台湾交流戏曲的还有郝彩凤、杨荣荣等人。”

“当时我在台湾唱《二进宫》,大

家都很惊奇,其实这全是我小时候耳濡目染的结果。那时村里,乡里唱戏,我们都要跑去看,直看到夜半方回。可以说我是看着、听着秦腔长大的。加入青年军后,军中有几个陕西人会拉二胡,于是大家就又唱了起来。每逢聚会就拉起胡琴唱秦腔。在当时我也只能算个票友,就是为了热闹、为了慰藉思乡之情。后来才知道唱戏还要懂板眼,就又开始学习研究。我痴迷秦腔戏剧,决定亲自上台演唱。当县长时,碰到一个老师是陕西人,他会拉胡琴,于是我们就在县府里唱。”

谈到台湾的陕西同乡会和秦腔戏剧学会,势必要谈到声名遐迩的“陕西村”。

“台湾的陕西村是郑成功将领的后代聚居而形成的。郑成功有个部将叫马信,是陕西人;马信将军带领的这些子弟兵到台湾后,都在一个村子里生活,就形成了‘陕西村。‘陕西村的小孩好多都会打小红拳,那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后来村人为这位马信将军建了个庙,尊称他为‘乌面将军,因他人生得黑。民国38年,我们这些人去了后,在庙旁盖了个楼,遂成为现在的活动中心,在村庄外面还建了个大牌楼,挂匾名为‘陕西村。陕西的同乡每年都要到这里祭拜马信将军,台湾地区一些重要人物和现任领导人马英九也都去祭拜过。”

“我做同乡会的秘书长已经18年了;每年我们同乡会开展活动,我都要嘱咐通知‘陕西村的人前来参加。现在台湾大约有12万陕西人,每次聚会也有几百人,而且各县市都有陕西同乡会。每次我们开会时,大家都要谈谈陕西建设发展的变化情况,然后给一些贫困的孩子发奖学金,如今最早领奖学金的孩子也开始为同乡会捐钱了。秦腔学会还成立了自乐班,每逢周末,我们都要在同乡会的活动场所里播放起秦腔唱碟,然后你方唱罢我登场,我们还自己动手做些陕西小吃,边吃边唱,其乐融融。”

访谈进行得紧凑而热烈,83岁高龄的老人侃侃而谈,意兴甚浓。最后他说道,和我一个辈分的陕西旬邑人在台湾没有几位了,晚辈儿的有100多人。明天,我要回旬邑、回到自己的故土——太峪,住上一段日子。

这是近几年来,他每年都要重复走过的行程:临近清明节,由台湾飞赴陕西,参加公祭轩辕黄帝大典;之后,在西安、北京、沈阳等地会见者朋亲友,观赏秦腔演出,享受各味家乡小食;最后,回家乡旬邑小住,沉醉在浓浓的乡情里……

言谈问,佐鹏老人的话渐渐少了,陷入沉思之中。我想,他的思绪可能已经回到了旬邑林茂草丰的山川平原,回到了绿荫覆被的石门山与波光粼粼的姜原湖;回到了在这如画的山水间勤劳淳朴、耕读传家的乡亲们中间……

猜你喜欢
同乡会于右任秦腔
于右任逃学
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与农民工同乡会的存在形式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于右任维权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明代官场同学会的“正”“负”能量
父亲的秦腔
以真换假的于右任
于右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