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身边的数学”走进课堂

2009-07-24 08:51全学文
学周刊 2009年6期
关键词:小张存款创设

全学文

数学教学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获得一些体验,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解释和应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从备课和课堂教学入手,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有意义的活动。

一、从备课入手,使教材内容生活化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 这一理论在数学教材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

首先,要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从生活中收集相关的数学知识,把身边的数学材料引入课堂,给传统的教学内容注入新的活力。如在讲平均数时,联系生活创设情境,计算本班学生的平均年龄,研究本校每月平均用电量等,充分展现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这一思想,较好地反映了用数学观点来看待生活中的现象。

其次,要联系实际增改教材的内容,使其具有时代感,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鼓励学生收集、整理数据,积累一些数学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我们在学习《测量旗杆高度》时,同学们利用阳光测同一时刻旗杆影长、人影长和人高。初步感受了生活中数学的奥妙,而后又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测量教学楼的高度,同学们的积极性高涨,积极探讨测量方案,体会生活中如何运用数学。最后同学们又用小镜子进行测量旗杆的高度,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整节课,学生们“玩”得很开心,“大课堂”气氛很活跃,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被动式课堂,每一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学习中去,“学习”热情很高。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圆满完成了整节课的学习任务。这样的数学课堂,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就有数学,而且离得很近,对数学逐渐产生亲切感,从而增强了同学们主动学习数学的愿望。

再次,要精选在现代或将来生活中具有广泛应用性的数学知识,丰富现有的教学内容,如估算、统计等,加大渗透思想方法的力度。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应多样化,用表格、图画、文字叙述等形式反映数量关系,提高兴趣,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的能力。

二、从教学入手,让数学课堂生活化

新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创设充满生活趣味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充满生活趣味的课堂情境。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学科,数学课堂也应该是充满趣味的课堂。因此,在上课时我常创设充满生活趣味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在讲“正方体侧面展开图”这节课时,我让同学们拿出剪刀沿着棱随意剪开,想一想剪开正方体需剪几条棱,看一看能剪出多少种情况?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这节非常难懂的数学知识,就在同学的剪子声中悟出了其中道理。

在讲“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让同学们自制笔筒,把手中最漂亮的画纸,作为封面;从家里拿来废布头,给自己做个圣诞帽。同学们非常高兴,都夸自己是个巧巧手。数学再也不是难懂的知识了。 正是在这样的活动中,把深层次的数学思想生活化了。由此可见,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2.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提供的问题情境,应力求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并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力量。例如:老师在讲平均数、众数时,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1)有一条平均水深为1.5米的河流,一个高为1.7米不会游泳的人下河有危险吗?(2)为了筹备元旦联欢会,准备什么样的水果才能最大限程度地满足全班同学的要求?”问题的解答很快引领学生认识到“平均数”、“众数”的意义和作用。

3.结合生活经验,在创设活动中学数学。在八年级数学教材学“一次函数”一课中,我首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现在社会条件好了、生活好了,人们过年都给孩子一定的压岁线。小张准备将平时的零花线节约一些储存起来。他已有50元,从现在起每月存款12元。试写出小张的存款与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如果我们设从现在开始的月份数为x,小张的存款为y元,同学们会列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12x+50。在八年级数学教材 “实践与探索”中, 我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张的同学小王以前没有存过零花线,听到小张在存零用钱,表示从小张存款的当月起每个月存款18 元,争取超过小张。请同学们在同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小张和小王存款和月份数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像,并在图上找一找半年以后小王的存款是多少?能否超过小张?至少几个月后小王的存款能超过小张?同学们分别列出一次函数y=12x+50和正比例函数y=18x。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感到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是我们在生活实际中已经会的,但没有找到规律,我们可以运用经验,通过创设活动,把经验提炼为数学,充实和改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综上所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生活本身又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将“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形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这样学生才会学得轻松;才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寓教于乐,使他们乐于探索,始终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生活和学习。

猜你喜欢
小张存款创设
追回挪走的存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负利率存款作用几何
有缘人
生命的存款
今天忙不忙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