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红
活动体悟,就是“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特点而组织即兴表演”,是“让学生进入课文角色,以课文为‘剧本,即兴表演体会的阅读理解方法”。“活动体悟要求学生同时运用各种感官,综合地感知某段语言文字,然后形象地体现在即兴表演中,即将课文语言变为躯体语言,有时还有口头语言,这样为学生提供另一种充满感性意趣的又最容易激发创造性的阅读经验。”(摘自《广西教育》2001年第1期,第25、26页,凌玉璧文《建立主动学习的课堂机制,促进学生脑功能协调发展》。)
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体悟,一般分5个步骤实施:(1)教师提出活动体悟的“剧本”(课文的某一部分)和“演员”的组合(个人或小组);(2)学生自由酝酿,如自己想演哪个角色,待会儿怎样把它表现出来;(3)学生自由“预演”,“演员”们联想起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的表演,充分表现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4)汇报表演,教师指名或学生自告奋勇向全班同学表演;(5)评赏,演完后,“观众”们可以针对刚才的表演,或赏析,或评述,“演员”们也可以谈谈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表演。
我们在开发脑潜能的课题研究中,就注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通过活动体悟来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层次的领悟,从而达到一种个性化的理解。那么,教师该如何设计活动体悟呢?
一、根据课文的教学重点设计活动体悟
如第四册《雷雨》,“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的”是这一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形象、深刻地理解雷和雨在“雨前”、“雨中”、“雨后”的变化,可以设计活动体悟,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大大超出我的想象。一个男孩以拳擂讲台,拳点逐渐加快、加重——“雷声越来越响”。一个女孩剧烈舞动双臂——“哗,哗,哗,雨下起来了”,接着,摆幅更大——“雨越下越大”。
“观众们”不约而同地与台上“演员”合作起来,或朗读,或自由伴以动作,表现“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的朦胧景象。
接着两位“小演员”又以拳点的减轻、减缓和手臂摆幅的减小来表现“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精彩的表演激起了“观众们”更大的热情,有很多学生争着以跺脚、击文具盒、抖书页、抖垫板等多种方式来表现他们对“雷”、“雨”变化的各自不同的理解,场内气氛极其热烈。
这样,学生生动形象而又深刻地体悟到了这一教学重点,并鲜明地表现了他们个性化的理解。
二、根据课文的教学难点设计活动体悟
如第四册《黄山奇石》,“抓住黄山奇石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是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在没有实景实物的情况下,如何让这些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单凭语言文字对黄山奇石进行观察和想象,从而把握黄山奇石的特点?
为了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这样设计活动体悟:(1)默读,把课文里讲“奇”的地方划出来。(2)你打算怎样表达出你对黄山石的“奇”的理解?有4种表达方式,由你自由选择:①有感情地朗读,把“奇”表现出来;②用自己的话描述“奇”;③设想自己就是黄山石,你怎样以动作表现“奇”;④设想自己是导游,你怎样向游客介绍“奇”。先同桌交流,互相启发,再全班交流、讨论。
能有4种表达方式供自己选择,这实在太诱人了!教师话音刚落,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行动起来了:文静的女孩摇头晃脑地朗读描写“仙桃石”的段落;调皮的男孩则早已两手抱膝蹲在椅子上模仿石猴“望翻滚的云海”了;喜欢合作的同桌两人,一人正儿八经地“指路”,一人则做导游,有模有样地向“游客”介绍“仙人指路”这一景点……更可喜的是,由于学生自由选择自己表达理解的方式,全班交流时,就出现了介绍同一景点,学生用上了好几种表达方式的情形,甚至有的学生还以绘画的形式表达他对课文某一段的理解。
这样,孩子们轻松自由地选择不同的方式去理解黄山石的“奇”,抓住特点,充分发挥了想象,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
三、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活动体悟
就选材、结构、写作方法、语言的运用来说,每篇课文都有它自身的特点,而且有些课文的某一特点还特别突出,教师在教学这类课文时,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活动体悟。
如第三册的《狐狸与乌鸦》,这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童话故事,对话就是这一课的基本特点,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活动体悟: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狐狸和乌鸦,表演它们的对话。我还另外请两位学生上来,各站在“狐狸”和“乌鸦”的身边,任务是在”狐狸“和”乌鸦“对话时,旁白它们当时的内心活动。
想不到这些8岁的孩子不但能模仿狐狸、乌鸦生动地进行对话,还能充分地、精彩地演绎狐狸、乌鸦的内心活动过程:“咦——这只大笨鸟嘴里的肉看起来不错!”“狡猾的老狐狸,你又想来谋我这片肉了,没门!”“哟,这只大笨鸟还满聪明的。”“哦,我可爱的孩子们……不!别开口!”“老招不灵用新招!”“对呀,我的羽毛美得那么特别,麻雀怎能跟我比?我的嗓子并不差,是很少见的女中音,真想听我唱歌,哈哈哈,那我就唱……”“谢谢你,大笨鸟,有空我还来听你唱,嘻嘻,嘻嘻……”
可以看到,学生们在演绎狐狸、乌鸦心里所想的活动体悟过程中,不是简单地模拟角色来思考,而是充分运用了自身感官,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主动地、深刻地对狐狸、乌鸦的“心理活动”进行了意会,形成了非常个性化的学习和理解,丰富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作者单位 广西南宁市民族大道东段小学
(责任编辑 田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