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娅娜 李 晴
摘要: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是国家为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针对精品课程示范性、师生之间互动性、学生学习个性化、教学环境多元化,以重庆师范大学在建市级精品课程《地理教学论》为例,构建了网络课程资源结构,并探讨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地理教学论开发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新教学技术带来的学法与教法改革,需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支持。计算机网络最大的功能是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传播,它是影响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技术进步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技术基础。精品课程要展示其丰富的教学资源并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必须借助先进的网络平台和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精品课程只有上网才能实现课程资源跨时空不间断的交流,没有计算机网络平台,没有可资利用的课程网络资源。就没有真正的精品课程。因此,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一、开发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必要性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是指在网络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某门学科优质的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在精品课程的建设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体现精品课程示范性
精品课程是体现现代性、科学性、先进性,有鲜明特色,并具有示范和辐射作用的优秀课程,是能体现高校当前倡导的新教育理念的示范性载体,能对全校教学乃至全国的相关学科起到示范、引导作用的课程。可以说,精品课程是—个“平台”和教学资源。因此应充分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性作用,使课程内容和相关信息及时、快捷地展现在网站上并随时进行内容更新维护。共享教育资源。精品课程如果不进行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其示范和辐射作用是很难充分发挥出来的,网络化手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精品课程成败的关键。
2加强师生之间互动性
互动性是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最大优势,可以使广大师生突破时空界限,方便灵活地获取信息,共享网络上的优质资源。因此,应为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样的交互方式,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和使用其中的内容,有利于打破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回答学生的问题,打破因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互动障碍,并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和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实现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和资源共享性,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
3实现学生学习个性化
在网络课程资源中。学习者的学习可以不再受课时和教学进度的限制,他们可以根据目前的学习状况及进度进行自主学习,采用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学习者能与教师共享各种信息资源,可以在网络上就某一教学内容向教师请教,展开讨论,得到个别指导,实现个性化学习;也可以进行阶段性的自我测试阅读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补充内容,深化理解、扩展知识,满足学生探究式学习、研究型学习、协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需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信息、辨别信息、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
4展现教学环境多元化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可以使师生的教学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教室,网络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多样化的教学环境。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课程资源提供的BBs论坛、专题讨论区和QQ群等进行实时交流,也可以通过公共邮箱、博客等留言。任何人都可以将他的想法和建议及时展示出来,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空间的限制。
二、《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开发内容
教育部要求精品课程必须通过网络向所有使用者免费开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这就要求精品课程建设者要大力加强网络课程和网络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并根据不同性质的课程教学要求积极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教学技术、虚拟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疾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精品课程还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教学辅导网站,将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实习指导、参考文献资料等上传到网上,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重庆师范大学在建市级精品课程《地理教学论》构建了如下网络课程资源。
《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结构图
1网络课堂
在网络上开设的课堂。网络课堂是精品课程资源体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精品课程建设和课程资源库的完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络课堂包括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参考文献、多媒体课件、网络课件、授课录相等,由它们所构成的“网络课堂”延伸了课堂教学的形式与内涵,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可以弥补学生课堂听课的不足。
2辅助资源
辅助师生“教”与“学”的资源。为了更好地辅助学习者进行学习,《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构建了理论视窗、实践探索、第二课堂、教研平台、高考聚焦等几个模块,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考,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理论视窗包括的是与地理教学理论相关的新知识、新观念、新研究;实践探索包括的是师生的实践、实验及其体会;第二课堂展示了课堂外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开辟了广阔的视野;教研平台主要是中学一线地理教师教学和研究的体会、感悟;高考聚焦则精选了高考模拟试题、高考试题解析、高考趋势预测等内容。辅助资源中的资料都是与学习者的学习内容紧密相连的,具有一定针对性。
3互动系统
即师生的相互交流体系,如辅导答疑、在线讨论、网上考试、作业评阅、交流讨论等。《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根据师生及教学实际情况构建了在线学习、师生园地(教学观摩、实习风采、课堂研讨)几个模块。互动系统的构建使那些只能借助师生面对面单一形式才能实现的环节以一种更加便捷及有效的方式来实现。网络课程资源注重发挥网络的互动性,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实现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打破因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而造成的教学互动障碍。
4评价反馈系统
即学生对课堂学习效果的在线练习、测试、评价体系。《地理教学论》精品课程根据师生及教学实际情况构建了实践指导、作业习题、自测评价、问卷调查等几个模块,利于学生课后的练习、自评。教师可以通过在线测试及问卷调查了解并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及对课程的建议和希望,及时对其教学进行调整,实现课程教学的跨时空性和资源共享,真正发挥优质课程资源的最大效益。
三、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
1加大资源共享力度
网络信息传播量大、速度快等特点,使精品课程资源得到广泛共享。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不仅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率,更是通过网络,让更多的教师了解该课程的建设思路和成就,发挥其对相关学科课程的引领、指导和辐射作用。另外,
通过开放式的网络共享平台,可以使学生了解本课程的相关信息,如课程概况、师资队伍、课程简介、授课教案、参作业习题、考核方式、教学实践等,并通过相关网站观看教师课堂教学录像、下载电子教案和实验指导书、进行课后自测、与讨论答疑,使课程学习更加丰富多彩。因此,应加大资源共享的力度,让校内外师生都能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随时随地点击,尤其使大量教学科研实力相对较弱的学校通过网络享受到最优的教学资源,使更多的师生受益。
2增强课程资源实用性
很多教师平时不注重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等的积累,不考虑具体课程的特性,忽视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胡乱堆砌资源,误以为精品课程评审就是比拼资源数量,很多资源内容的选择并没有经过仔细的斟酌、精心地考虑,大量类似甚至重复的资源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而对教学效果毫无益处。其实,网络课程资源重在利用,不是摆设,更不是为“评”而建,因此,只有选择对师生教学有用的、可利用的资源,才可能为精品课程的建设添砖加瓦,才可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3丰富精品课程资源内容
教学实践中的课程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需要根据师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调整,精品课程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更应走在时代前列。而课程的内容不能随时更改,这就需要精品课程资源的大力支持,只有及时更新课程资源,增加与时代相符合的内容,才能让学生适应社会要求,更好地进行学习。因此,应做好精品课程资源的动态更新,形成良好的动态资源建设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资源内容,确保精品课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4促进学生参与建设和应用力度
到现在为止,多数学生还不能自觉地把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与自身及其学习有机结合起来,一是,学生对精品课程不了解,这与精品课程的推广应用不够有关;二是,学生主动参与网上学习的意识还比较淡薄。这种状况的改变需要授课教师增强以精品课程资源辅助课堂教学的意识,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法,学会应用丰富的网上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系统应是教师与学生共建的完美体现,资源系统应留出给学生创作的空间,创设学生创作作品展示、论坛、答疑区、分组讨论、常见问题等模块,让学生充分参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建设和应用精品课程资源的意识。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网络课程资源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将扮演越来越积极的角色。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共享和对话的有效平台,丰富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内涵,扩大了精品课程资源的外延,对课程资源,只要我们有明确地认识,并善于挖掘、建设和利用,就能丰富和活跃课堂教学,推动精品课程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精品课程中的渗透必将会越来越深入,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也将得到较好地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