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媒介的演进及传播理论对教育教材的影响

2009-07-24 01:47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 2009年3期
关键词:传播媒介

尹 晖

摘要:教育是传递人类文明和传统的活动,有着其特定的和特殊的影响和作用,其作为人类文明传播的特殊形式,同样伴随着传播媒介的演进而有着一定的变化。教育传播的内容,要传递下去都需要负载于某种媒介,才能被受者接受和理解。因此,我们研究传播媒介历史的演进有助于理解在教育传播中,教育传播内容的载体——教材是如何演变的。

关键词:传播媒介;传播理论;教育教材

中图分类号:G4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843(2009)03-0021-03

一个时代的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延续,都会受到那个时代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会毫无例外地引起文化的变革,而文化的变革最深和最明显的反映就体现在教育领域。教育是传递人类文明和传统的方式,有着其特定的和特殊的影响和作用,其作为人类文明传播的特殊形式。同样伴随着传播媒介的演进而有着一定的变化。教育传播的内容,要传递下去都需要负载于某种媒介,才能被受者接受和理解。因此,我们研究传播媒介的历史的演进有助于理解在教育传播中,教育传播内容的载体——教材及其形式是如何演变的。

一、教育信息的传播载体的历史演进

人类的传播过程与人类的文明进步同步发展,人类从能够运用语言、发明文字到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存储和传递积累的信息。并不断改进其记录信息的方式,从而不断提高了信息交流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漫长的人类历史实质上就是人类利用媒介和改进记录信息方式的演进史,我们按照传播手段和媒介形态可将其分为口语媒介阶段、文字手抄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阶段。但是这个历史进程并不是依次替代的过程,而是一个依次叠加的进程。

(一)口语媒介阶段

随着语言的出现。人们开始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播信息。人类进人了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播时期。因为语言作为一种船够表达复杂意义的声音符号系统,其具有一些有利于人类传播的特征:语言具有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它不仅能够表述现在,而且能够表述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表述眼前的事物,而且能够表述在遥远的空间中发生的事情;语言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和能动性,可以表达任何具体的、抽象的甚至虚伪的事物,可以在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词语、新概念和新的表达方式。

正因为有了语言,人类的个体经验才得以交流并为集体所共享,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才有可能延续下去并成为子孙万代的精神财富。在这个时期教育有了初步的萌芽和发展,其蕴含在人们普通的交流和交往中,通过语言共享彼此的经验和技能,同时给予下一辈模仿的机会,使得人类文明得以持续。那么这个时期的教育教材就体现在人们的口语交流之中,比如神话、传说、歌谣等都是以说或唱的形式保留了下来。还有就是巫师和祭司,他们通过口语传递着先辈的经验,维系着文明的传递。

(二)文字手抄媒介阶段

人类创造了文字,开始进入文字媒介时代,以往的口语媒介,是人与人之间的口传心授,无法保证时间、空间向度的传承。文字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被创造出来。其是由古老的图画经验中演变过来的。文字的发明使人类从原始文化的徘徊中走了出来,使人类跃入了更高的文明层次,使文化传播从时间的久远和空间广阔上实现了对语言传播的真正超越。正如美国学者麦尔文·德弗勒等所描述的“与工具、火、语言本身—样,文字是人类古今意义最重大的成就之一,没有它,世界上多数人仍将是文盲。”

如果说口语的产生使人类彻底地摆脱了动物状态,那么文字的出现则使人类进入了—个更高级的文明发展阶段。与语言传播不同。文字传播克服了声音的转瞬即逝性。可以保存信息。促进了知识的积累,不再单纯依赖人脑的记忆,而且突破了空间的局限,使文化传承不再依赖神话或传说,产生了确切可考的资料和文献依据。文字的使用突破了语言在时空上的局限,使其具有规范、准确和长期保存等优点,所承载的信息也由简单、容易变得复杂和繁多。更为重要的是,以文字为核心的体外化信息系统的形成和扩展,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交流与融合,使教育从形式和内容上得以实现。学校的出现和文字书籍的形成,使教育从可能变为现实。有了教育场所和空间,有了特定的教学内容。教育承担着传播人类信息的职责,依附于视觉形式的教材在此阶段逐步形成。

(三)印刷媒介阶段

文字虽然可以较长久地记录下历史的信息,然而手写文字对信息的复制效率过于低下,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传播。社会交流的扩大要求人们设想文字书写复制的传播技术,于是,印刷术应运而生。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合二为一,产生了印刷媒介。

印刷术的发明,给整个世界的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使文化传播告别“贵族”面向大众,从而步入了暂新的大众传播时代。“印刷术不仅给批评旧秩序的新政治理论提供了传播工具,而且还使人文主义学者得以重新出版古代人的著作。随之促进了经典原著的广泛研究,有助于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印刷品的大量出现,大大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从而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文化的普及和社会的进步。“正当人们越来越渴求知识的时候。教科书使得举办大规模的公共教育成为可能。”

印刷媒介的出现,使书本能够大量复制,从而促进了教育教材普遍化和普及化,使受教育的范围得以扩大。人们可以通过自我的阅读来掌握知识,发展自己的个性、思想和能力,使得教育的传受双方出现了分离并逐渐成为对立的群体。教育者的权威地位在此影响下遭到撼动,因为他们不再是唯一掌握知识的人。雕版印刷以来,书籍的大量涌现,使得学者可以能够轻易的得到书本,可以自主阅读而不需师承他人,从而导致了“传统师承关系的松解和经学教育中‘家学的衰落”,确实在唐朝中后期出现了不尊师的现象,“耻学于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才会有韩愈的《师说》。

(四)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阶段

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文化既具有口语媒介的直观直觉性质,也能像文字符号一样克服人类直接交流中的时空限制。同时,由于电子媒介使文化重新通过声音和形象得以传播,从而清除了书面印刷媒介的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1998年的年会上正式提出第四媒体的概念。集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介的优势于一身,使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介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其影响力将在未来超过任何传统媒介。

以广播和电视为主体的电子传播,彻底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为文化传播开辟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空中通道,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递,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播的质量和效率都获得了空前的提升。而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网络传播,不仅具有了主动性、参与性和操作性等特点,而且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学校教育教材随着媒介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了像语音教材、电子视频教材、网络教材等等现代化的教材形式。教育因教学内容承载的客体——教材多样化。

而不断丰富起来,使教育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特性,教者和受者不再固定,二者在交互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不再争一和确定,教学过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

二、香农——韦弗的信息传播模式(information-com-munlcation theory)

香农——韦弗(sharmon and Weaver)

1948年提出的信息论,把信息的概念延伸到社会的领域,使信息与人的行为发生联系,包括语言、文字、声音、图像、表情、动作等等。其提出的线性的传播模式,后经修改使其适用范围超越了电信工程,逐步延伸到传播学和教学的领域。将其模式稍加修改,分若干阶段来解析信息传输的过程,仍可以用来解释在教学情境中,信息从教师传到学生的“单向”沟通历程,以及沟通历程中以媒介作为中介传输工具的信息传播方式。沟通是指讯息接受者(~ceiver)对预期传达的讯息(message)的感应程度。整个沟通系统包含六要素:来源(80urce)、传达器(transmitter)、讯号(signal)、杂讯(noise)、接收器(reeiver)、终点(desfination)。(如下图)

这是一种线性的传播模式,比较符合教育传播,因为在此,传者和受者基本上是固定的,而信息的反馈常常是滞后或者微弱的,所以难以形成循环或者网状的传播模式。信息来源其实就是我们的教材范本,教师和学生都拥有的物化的信息文本,在传播过程中的基本信息都已经物化在教材上了,但是真正掌握这些信息的还是教师。如果学生都能看懂的话,那也就不需要教学了。教师在教材的基础上,按照自己原有的经验来编码教材中蕴含的信息,选取和舍弃一些信息,筛选其认为“有用”的,然后通过一定的教学工具——传播媒介,把其编码好的信息传输给学生。老师传来的信息,事实上,并不是都被学生所接受了。首先。学生在接受信息时已有其经验,那么其在译码时就会有所选择,而不是全盘的接受。其次,在这个传输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杂讯,即干扰信息,可能是教师表达的不够清晰,可能是学生不够专心,没有抓住老师传来的信息。也有可能是在这个传播环境中存在着—些干扰因素。所以,这一切因素都影响着学生对教师传来信息的接受和对教材的理解,使得其在建构自身认知的时候产生着不同的差异。在这—传播过程中,教材作为信息的载体,教育的内容—直贯穿其中。

三、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各要素对教材的效应

(一)教育者——信息传播的把关人,教材信息的筛选者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在其书《群体生活的渠道》一书中,论述了关于信息把关人的问题,他认为在群体传播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信息的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一则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必须通过传播者的若干“检查点”,才能被许可通行。”

那么在教育传播中承担传播主体的教育者,就具有信息把关人的作用,其主要职责就是在自我经验的基础上对教材信息进行编码组织,通过筛选符合一定标准的教育内容来进行教育传播。现代信息的复杂性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教育者在传播过程中,带有一定的价值倾向和选择性。能够传播的信息太多、太广泛,但不是任何信息都能进入教育领域,成为经典的教材,为人们一代代传递下去。作为经典的教材,应是一代代教育者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取舍选择的结果。

(二)受教育者——传播的受者,教材信息的解码者

任何人在接受某种信息之前,已经感知并储存了各种大量的信息,并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预存立场,其在选择信息时,就会更易于选择与自我的预存立场相符合的观点和内容,会自觉不自觉地排斥与自己意见相抵触的信息,而不会盲目地接受任何信息。在教育传播中,受教育者同样具有这种偏向性,他们在自我的预存立场上,根据教育者传播的信息,对教材进行自我的解码,更多地选择与自己兴趣相符、易于接受的一些主要信息,而舍弃一些对于其难于理解或不感兴趣的次要信息。如果说教育者在对传播信息进行编码时带有把关人的作用,筛选具有一定标准的信息进行传授,那么受教育者同样会按照自我的经验对传播给他们的信息进行自我解码,对教材有着自我的理解和选择,也就是说。其在自我选择信息的过程中把关,是自我传播的把关人。

(三)教学工具——传播媒介,教材信息的承栽

在教育传播中,教育者总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或者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不管是在何种媒介传播阶段,教材是以何种形式呈现,都存在着教材信息的承载者。从语言、文字到现代的电子媒介,其既是“人的延伸”,又都隐含着教材的意味。教育传播的是信息或者说人类积累的文明,但是其要化为物质形态就须附着于一定的媒介,而作为教育领域中特定的传播内容的载体——教材,其既是内容又是形式。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教材既是教育传播的特定的内容,又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是其具体的形式体现。因此,可以说“教材”本身就带有极其的复杂性。

教育传播目的的达成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内容和手段,其核心部分是课程,而课程的载体是教材,是人类文化传播的中介,是人类社会经过长期发展沉淀下来的年轻一代必须掌握的重要文明成果的代表,是个体和社会走向成熟与完满的基础。

猜你喜欢
传播媒介
山歌的“再媒介化”:布依山歌传播的媒介形态嬗变研究
当代版画艺术在传播媒介中的比较研究
传媒时代的史学传播研究
基于音乐传播媒介解读音乐作品的存在方式与表演空间
虚拟现实技术下的科普变革
新媒体广告传播形态及表现拓展
民国商业美术传播效果研究
数字化时代的新媒体传播对大众阅读心理与阅读方式的影响
传播媒介对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弊端
浅谈交互性展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