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创新审计工作新局面

2009-07-23 08:42罗敏慧钟庆椿
审计与理财 2009年7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机关监督

罗敏慧 钟庆椿

审计机关作为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安全运行的“免疫系统”,肩负着维护法律秩序,推动依法行政,促进廉政建设,推进民主法制等重要职责,必须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审计机关自身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努力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审计工作新局面。

1.用科学发展观回答怎样武装审计,确立审计的理念和能力。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武装审计工作,确保审计工作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努力提升审计机关领导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学习制度,认真制定和落实学习计划,努力提升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切实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突出实践性,努力做到认真领会、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提高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集中精力抓好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要树立科学审计理念,推进审计创新,不断适应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在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的同时,实现审计机关自身的科学发展。

2.用科学发展观研究为谁审计,确立审计的定位和方向。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围绕有效履行审计职责、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深入分析研究我们已经审计了什么?正在审计什么?还能审计什么?今后怎么审计?要明确审计本质上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审计机关是政府监督部门,根本任务是保障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目标的实现,保证国家各项政策的有效实施,使国家机器健康、安全地运行。为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批示,按照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及时“设计”、“生产”出适用的审计“产品”,监督财经法律法规的执行,维护国家财经法纪和正常财经秩序,促使不出或少出问题,出现问题能够及时纠正;要站在公共管理的角度,检查政府各部门实施各项中心工作的效果,保障各项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提高政府效能,促进增强行政行为的透明度,推动政府廉政建设;要当好国有资产的“守护神”,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要根据群众对审计的需求,维护好群众利益,促进政府部门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3.用科学发展观明确审计什么,确立审计的对象和内容。要按照“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审计工作的重点,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要将“以人为本”的观念深深扎根于所有审计工作和审计工作的全过程,围绕改善民生的中心工作,加强民生审计监督和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强化“公共财政”理念,盯住新增财力投资方向,盯住社保、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资金,盯住惠民利民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及时向党委政府反映民意,反映国家惠民利民政策的执行和落实情况;要进一步加强对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对环境保护资金和政策的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要积极推行绩效审计,实行全过程监督,促进政府落实绩效问责。当前要以中央扩大内需政策的落实为中心,以揭露损失浪费问题为重点,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目标,保证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施行。

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怎样审计,确立审计的方法和方式。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创新审计工作模式,构建全方位的审计监督网络,切实推进审计工作一体化。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方式,统一工作目标,形成各审计主体协同作战的实体网络,实现审计资源和成果共享;要实现审计机关之间上下联动和其他监督部门的左右互动,加强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监督,强化对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核查。通过各审计主体的合理分工,充分发挥审计组织体系的作用,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信息互通、成果共享;协同配合、互相监督”的审计工作模式。要与纪委、监察及各种监督机关建立起经常性的联系机制,放大审计工作的效用。

要建立审计监督常态机制,发挥审计机关“免疫系统”作用。科学配置各类审计资源,将审计管辖内的经济事项都纳入审计监督视野,实现审计的全面覆盖,让所有被审计对象意识到一切经济活动都在审计监督之下,形成常态审计预警机制;突出对重点事项、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事关发展大局、政府领导关注、人民群众关心的重要工作上;建立审计对象基础数据库,收集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被审计单位及相关经济事项的信息,通过定期报告制度实现常态和全面监督。

5.用科学发展观思考由谁来审计,确立审计干部的教育和使用。要建立激励和使用人才的科学机制,使那些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不出事的干部脱颖而出,保证让对科学发展有深刻认识的人来谋划审计事业,能解放思想的人来创新审计事业,能实事求是的人来开创审计事业。要加强审计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审计人力资源评估体系,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要健全审计职业培训机制,建立人员培训档案,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要求,提升审计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建立审计组长任职资格制度,明确各种审计项目审计组长所需要的能力、知识结构、实践经历、工作业绩等任职资格,使审计组长能够组织好审计项目实施,确保审计目标顺利实现;要建立目标管理考核制度,各项工作、每个岗位都要明确目标要求和管理责任,以目标责任细化年度考核工作;要建立廉洁自律、自我约束机制,通过完善审计业务的报告和信息反馈制度,限制审计人员自由使用审计监督权力的空间,努力打造一支“为民、务实、清廉、敬业”的审计队伍,不断开创科学审计的新局面。

(作者单位:赣县审计局、赣州市审计局)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机关监督
沪检“未保”以案说法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什么是四个监督?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央机关有多少辆公车?
机关党建共建联建 结对帮扶精准发力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