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杰
一、变序教学法
变序教学法不是按照文章内容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切入式”“逆推式”等变式形式展开教学。其特点是单刀直入,直奔文章的中心,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这种方法在教学中适用于小学中高年级,运用时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注意以下两点:ll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变序讲读,返折前文,悟出其中道理。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我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的中心句——“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不动”?他为什么要“一动不动”?这表现了邱少云怎样的品质?2,从文章的总结句和篇末总结词语人手,追根溯源,弄清前因,理解全文。如《草原》一文的最后一句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失涯碧草话斜阳”,教学时教师可紧扣这一读句,逆向寻因,将各部分内容与结尾的读句相联系,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体会结尾读句“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妙用,并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整体阅读法
整体阅读法是从文章的整体出发,采用“从整体人手——分解异读——回归整体”的三段式教学,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其课堂结构可分为“整体感知——具体分析——总结深化”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要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掌握梗概,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第二个环节应提出阅读要求,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懂得学习的基本方法,然后教师讲读课文,剖析重点段的内蕴,最后围绕文章中心探究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第三个环节再回归整体,进行强化训练,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知识有效地转化成能力。整体阅读法既符合小学语文教材的特点,也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
三、学导式教学法
学导式教学法是把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提高独立阅读的能力。其教学的基本结构是“自学——解疑——精讲——演练”,让学生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的学习实践中领悟课文内容,并从中受到教育。“自学”包括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解疑”是解决学生有疑义和理解不深人的地方:“精讲”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分析、讲解和示范;“演练”包括课堂复习、作业练习和实际操作训练。以上四个环节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结构。
四、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运用具体生动的场景,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提高学习效率。它是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学方法之一。小学课本中大多是生动有趣的文章,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音乐、图画、多媒体等手段给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学生较快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境之中。
(责任编辑赵永玲)
课堂提问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丛学琴邱丽艳
一、课堂提问要紧扣文本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是凭借文本、凭借语言文字来进行的。课堂提问应该紧扣教材,有一定的探究性,能推动学生对文本的深入阅读和积极感受,促进学生与文本的完美沟通。在具体操作中,教师要少问“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这些只需作判断的简单问题,多问“怎么样”、“为什么”、“从哪里读懂的”等有一定探究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能带动学生沉到文本中去,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阅读、积极的思考和充分的感受。
例如,《一夜的工作》一课的第二部分,写我看到总理彻夜工作的情形。这是全文重点。在学习总理如何审阅文稿时,教师可提出问题:批一份文件要花不少时间,批“一尺高”的文件该用多少时间呢?总理在一夜里给自己确定的工作量说明什么?这样的提问,紧扣文本,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领悟。
二、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要有适当的深度和难度,问题需要学生经过思维的加工才能间接地找到答案。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在教授《一夜的工作》一课时,我充分发挥课题的题眼作用,向学生提出问题:一般工作人员的工作时间应该在白天,而本文中的工作为什么是一夜呢?学生带着这样颇具启发性的问题,通读课文,深入分析,在教师的引领下充分体会到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及作者对总理由衷的赞颂之情。
三、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
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层次性。提问在明确目的之后,还要针对问题的实际情况和目的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在教师逐步引导中如剥茧一样明白问题的实质,进而总结规律,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如《一夜的工作》一课中,写总理审稿的情形,作者用了“看、圈、思、问”四个动词。教学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总理批稿的四个动词是什么?待学生找出后,再提出问题:这四个动词分别指总理在做什么?最后让学生归结:本文表现了总理怎样的精神和品质?通过这样层层深入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思维,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达到一种和谐交流的状态。
(责任编辑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