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赏析

2009-07-23 02:58李晚梅
黑河教育 2009年6期
关键词:感人橘子背影

李晚梅

《背影》是一篇著名的纪实散文,一直作为语文教材中的传统课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笔者在教学中围绕数字“二四四”进行课文赏析,以“情”为切入口,使文中“异常真挚与至诚的亲子之爱”贯串教学的始终。

一、“两次自责”

1“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对父亲爱子的至情,“我”当时竟未能领悟到,以为都是平凡琐事,“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现在省悟到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这才自责“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自责,说明真正理解了父亲的爱,表现出恨自己未能体会父亲深情的内疚之意。

2“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这句话表达出作者省悟后的自责之情。“聪明过分”,换一句话说就是“一点也不聪明”。为什么?因为当时只知道批评父亲的行为而不能够体谅父亲的心情。这种表达自责情感的句子,能深化文章的主题,使文章更为感人。

二、“四次流泪”

1见父亲——悲哀的泪

作者怀着沉重的心情,从北京赶到徐州跟父亲一起奔丧,见到那“满院狼藉的东西”,触目伤怀,不禁潸然泪下。

2见背影——感动的泪

父亲的形象最为感人的地方,表现在他老态蹒跚地为“我”买橘子的情节上。买橘子时的背影写得所以感人,还因为作者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作者当时是20岁的人了,上文又几次写到自己对父亲的行事不以为然的心理,而面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种父子间的感情是很打动人心的。用亲子的感情最能有力的烘托父亲的爱。这一处流泪特别富有感染力。当时作者想到的一定很多,但他一概不写,只用眼泪来烘托父亲的背影给自己带来的感动。

3别父亲——离别的泪

看着父亲远离的身影,一下子引发了“我”的联想:父亲已渐显老态,他所背负的家庭生活的重压不知何时才能解除。为了维持自己和家人的生计他还得苦苦挣扎,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想想这些,泪水模糊了双眼。

4想背影——伤心的泪

本文以在晶莹的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结篇,与文章开头回环呼应,进一步突出父亲的“背影”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表达了作者对年迈的父亲无限思念的感情。结尾余音如缕,情长绵绵。

文中,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与理解,对父亲未来生活的忧虑,对自己误解乃至责怪父亲的忏悔之情,都借助有形的“泪水”表现了出来。

三、“四次背影”

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以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

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蹒跚地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回忆起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

文章中四次描写“背影”,首尾两次是虚写,中间两次是实写,并着重描写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这样就以“背影”为线索把各部分内容组织起来,表达了一种父爱子、子怜父的真挚感情,同时反复照应了标题。

背影是父亲形象的定格,是本文的叙事线索。父母爱子女之事,可写的成千上万,本文以小见大,将父亲“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挚爱全部凝聚在“背影”里。这个背影,是在一个特殊环境下活动着的背影,也是这篇散文的聚光点。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困顿和挣扎,都凝聚在这一点上;父子之间分离时深沉的爱也倾注在这一点上。

写人物从背影这个角度着墨,为数很少,然而,“文章有众人不下手而我偏下手者,有众人下手而我不下手者”。朱自清先生知难而上,选择背影这个新颖独特的角度,这是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独特发现,也是表现事物的一种艺术创造,显露了作者不随人后、敢于创新的艺术才华。

(责任编辑赵永玲)

猜你喜欢
感人橘子背影
两个背影
记录那些感人瞬间
橘子沉浮记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漂浮的橘子
背影
橘子的自述
感人的一幕
分橘子
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