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有刚
〔关键词〕 语文教学;互动;情感;
创造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9)
07(A)—0025—01
互动教学法是通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全面互动,变传统的“要我学”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我要学”,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体现的一种教学模式。笔者在教学中体会到,“互动”教学法能体现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那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做到全面的“互动”,又从哪些方面进行“互动”呢?
激发情感,以利互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到了高中阶段,课堂上往往不主动发言。他们习惯于教师教、自己听的教学模式。为了激发师生间的互动,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
1. 多媒体电教化教学法。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使学生视听结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眼动)、思维能力(脑动)和反应能力(行动)。教师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思维、行动,使学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讨论,学生就会和教师积极、主动地配合了。
2. 音乐美术陶冶法。让音乐、美术走进语文课堂,这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利用音乐进行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操的同时,也有利于背诵记忆。例如教授《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水调歌头·大江东去》时,笔者让学生一边唱歌,一边领悟词作的内涵,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就提高了。又如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师可以让学生一边欣赏绘画,一边理解诗歌,这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提高了他们的欣赏能力。
3. 自主表演法。教师利用课堂上的五分钟,让学生即兴演讲,要求演讲的内容与本节课的内容必须相关。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预习课文的积极性,也使学生能够和教师充分地交流。这是一个激发“互动”的好方法。
总之,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尽量给学生较大的能动空间,抓住学生渴望学习的时机,对学生进行适当地点拨和引导,让学生体验情感、参与学习,这样就能收到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创设条件,乐于互动
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地直接讲授知识,也不要将自己或前人的思维过程和见解强加给学生,而是要营造一种宽松、平和、平等、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与学习氛围,搭建一个尊重、关心、友善、合作、分享的学习平台,让学生敢动、敢说、敢做,乐于与教师及学习伙伴们互动交流,以促进学生性格的完善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学习《胡同文化》这篇课文时,笔者先让去过北京或了解北京胡同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受,然后笔者也参与学生们的讨论。这样,在没有教师主宰课堂的情景下,学生们就乐于与教师互动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掌握了课文中老北京的风味、胡同文化的特色等内容。因此,互动教学方法,不仅要求教师要讲究教的艺术,还要求教师要转变角色,精心衡量,创造适合每节语文课内容的教学情景,以便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创造机会,全体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各种发言交流活动的机会。同时,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分解成不同层次的小内容和小目标,让不同的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学习和探讨。教师要在交流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鼓励学生主动开发学习语文的潜能,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以实现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互动。
例如,在一次文言文教学中,笔者把学生分为五个小组,一组专讲实词,二组专讲虚词,三组专讲文言特殊句式,四组专讲文言翻译,五组专讲文章欣赏。这样,教师就把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让他们各有所事,而教师只是作为普通的一员参与其中。这突破了以“课堂、书本、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而这种教学模式更能满足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需求。同时,这种教学模式照顾了学生个体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体验、参与学习活动。这样才能使学生全体互动,实现各自的发展,也较好地落实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