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实践“经营班级”理念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

2009-07-23 08:42
文教资料 2009年15期
关键词:时代背景实践意义

冯 皓

摘 要: 本文作者紧密联系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克服传统教育管理学生方式中的种种弊端及困难,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倡导并努力践行“经营班级”的独特理念,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关键词: “经营班级”理念 时代背景 理论 实践 意义

一、“经营班级”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笔者提出“经营班级”的理念并非一时心血来潮。一方面,在大学四年的学生生涯中,笔者深切体会到目前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种种不适应时代变化的方面,以及班级管理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存在的种种不足与缺憾:教师对“差生”冷淡甚至嘲讽,对普通学生家长咨询冷漠与不屑,教条式与灌输式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提升苍白无力,学生对教师无理与不敬,学生干部腐败,学生会选举存在黑幕……诸多的负面现象使笔者倍感痛心。同时,新时期学生思维活跃、观念更新快、自尊心强、渴望与外界沟通、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与尊重的普遍特点也使笔者坚定了推陈出新、努力开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决心。

另一方面,高校目前的学生管理体制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管理工作干部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高校学生管理一线的干部是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主要由学生辅导员担任或专职教师兼任。专职教师担任班主任多半是为了达到评职称的条件,往往是一学期也见不了几次学生,一旦职称评到就不再愿意担任班主任。而学生辅导员多数都是30岁上下的年轻人,多数人的人生规划不是继续深造早日成为专职教师,就是积极谋求行政科室岗位,因为现行的高校政策实际上不鼓励人在辅导员位置上做精、做细、做好。笔者虽然在学校图书馆供职,担任学生教育管理的班主任工作只是兼职义务工作,但本着上报商学院诸位领导及老师悉心培养之恩,下承作为师弟师妹的众多班级学生的管理教导之责,经过认真思考并积极投身实践后,笔者提出了独特的“经营班级”理论。

二、“经营班级”的理论及实践

笔者认为,所谓“经营班级”,即是在学校、学院党组织的领导下,班主任和全班学生齐心协力,在班级的各项事务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手段,引进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把班级的各项工作作为一项共同事业来做。

笔者的“经营班级”理论涵盖了以下两个方面:

(一)宏伟蓝图大目标,步步为营小目标;年年更新求进步,时时动态可微调。

所谓宏伟蓝图大目标,是指作为商学院的一名学生,就要以今后能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成为一名商界精英,组建幸福家庭,感恩孝敬父母,大爱回报社会为己任。

所谓步步为营小目标,是指为实现宏伟蓝图的大目标,将实现的途径分解于每学年、每学期、每季度、每月、每周乃至于每日的实践之中。比如毕业时希望拥有一张500分以上的CET-6证书去应聘外贸工作,那就要制订好切实可行的计划。现在英语比较差,不要紧,大二第一学期争取450分过CET-4,第二学期再努力,争取500分过CET-4;大三第一学期在大二的基础上争取425分过CET-6,大三第二学期和大四第一学期共有两次机会再冲刺一下,只要平时愿意努力,持之以恒,毕业之前500分过CET-6就成功在望。

所谓年年更新求进步,是指班级每学年都有一个年度主题,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例如国贸041、042班04-05学年的年度主题为“适应大学生活,夯实学科基础”,05-06学年的年度主题为“知识积累,人品升华”,06-07学年的年度主题为“商务精英成长”,07-08学年的年度主题为“面向社会,全面提升”。

所谓时时动态可微调,是指每位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每学期、每季度、每月、每周乃至每日的思想与学习上的努力目标作出切合实际的调整。

(二)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努力实现班级管理教育化、科学化、信息化、生活化、艺术化。

班级管理以人为本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和谐班级、和谐学院乃至和谐校园的必由之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笔者凭借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运用新思维、新途经、新技术,结合学生的普遍特点,在“经营班级”理论中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五化”方针,即班级管理教育化、科学化、信息化、生活化、艺术化。

1.班级管理教育化。班级管理教育化并不是以传统的规章制度和说教来管理教育学生,而是以各种具体的活动、具体的实践来让学生自发受教育,自发受感染。比如有位学生乘公交车钱包被盗,笔者就请他在班会上现身说法,并由此引申出宿舍财务安全、防范短信中奖诈骗、识破ATM取款故障骗局等一系列社会上出现频率高、受害者多的案例,让学生在对被偷窃同学的同情与对自己财务安全的关注心理下自然而然接受教育。

2.班级管理科学化。班级管理科学化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学方法实现教师与同学的良性互动与有效沟通。英国管理学者汉米尔顿主张有效的管理幅度为三至六人。因此在普通的班级联系上,笔者采取了教师联系六位学生(两个班的班长、团支书、副班长),六位学生每位再联系六位学生宿舍舍长,宿舍舍长再具体负责宿舍内六位同学的管理方式。在班干部的任用上,笔者采用了民主选举制,并一改以往单凭成绩考核班干部的机制,规定班级干部无论职务大小都必须每半学期选举轮换,任何班干部均不可以连任同一职位。这保证了学生人人奋发向上,人人有机会锻炼自己,奉献班级。此外,在班费管理与使用上,笔者提出了“有权的不可以管钱,管钱的要没有权”,并采取收支两条线、定期公示帐目的方式,确保班费的公正、合理、透明征收与使用,杜绝了学生干部腐败行为的发生。

3.班级管理信息化。班级管理信息化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班级管理的有效沟通,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尽量使班级各项工作网络化、动态化、透明化、可视化。笔者针对当代学生喜爱上网的特点,利用免费的网络资源——“校内网(www.xiaonei.com)”精心建立了班级的网站,并常常进行维护。网站上可以浏览到班长致辞、班级成员概况、班干部风采录、所有班会的文字文档、班级各项活动的照片、班级学生所获各种荣誉称号及证书的影印件、班干部选举及党员推优的计票公示,等等。任何班级成员均可在班级网站上留言或上传共享文字资料、数码照片图像及视频音频资料。

4.班级管理生活化。班级管理生活化是指在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上体现对学生的关心与教育。笔者保持手机24小时开机,以便随时回复学生的各种问题;每周例行班会提醒学生注意天气变化、饮食卫生、用电安全等生活方面的小事;定时联系学生家长,保证学生全方位信息的畅通;有针对性地聘请高等数学、英语等专业的教师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指导;赞助品学兼优的特困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培训;发动一切社会资源为学生提供就业便利,等等。经过笔者的全力推荐与四处奔走,2008年6月毕业的商学院国贸041、042班先后有十多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在经过严格考核后被交通银行南通分行、交通银行苏州分行、工商银行南通分行、建设银行南通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南通分行、中信银行南通分行、东吴农村商业合作银行、新华人寿江苏省总公司等单位录用为正式编制员工;另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获得了月薪在2000元以上的企业工作职位。

5.班级管理艺术化。班级管理艺术化是在班级日常管理中融入艺术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在每周例行班会上,笔者都会顺便介绍世界知名服装品牌、著名汽车品牌、著名化妆品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各类商品的历史、设计风格及美学内涵,既增加了学生主动参加班会的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笔者提出了有较强针对性且诗歌化的班级箴言:“对师以敬,对友以诚,对业以勤,对事以真”,学生很快人人能诵且积极付诸实践;在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上,笔者邀请在艺术学院教授音乐的同事将科学发展观的提炼大纲辅以周杰伦的流行音乐乐调制成小乐章,采用“大家合唱一段,老师讲解一段,共同讨论一段”的形式来开展学习科学方展观的主题班会,学生对此反响积极热烈。

三、“经营班级”理论的积极意义

笔者紧密联系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克服了传统教育管理学生方式的种种弊端,积极倡导并努力践行其“经营班级”的理念。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08年6月毕业的商学院国贸041、042班学生创下了英语水平、学士学位授予率、就业质量等诸方面的多个学院第一和学校第一。学院党政领导对“经营班级”的实践予以积极肯定,学生家长对子女在大学期间的所受的教育与毕业时找到的工作更是表现出极大的满意,不少家长专门赶到学校向相关领导及笔者致以衷心的感谢。

“经营班级”理念的提出与实践,对当前南通大学商学院乃至南通大学的班级管理工作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建设性的影响,其影响可以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概括,即:从传统的班级到现代的班级,从静态的班级到动态的班级,从唯师的班级到人文的班级,从规制的班级到网络的班级,从灌输的班级到歌咏的班级,从条例的班级到事业的班级,从学校的班级到社会的班级。

参考文献:

[1]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建设新型班级.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

[2]曹长德.当代班级管理引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时代背景实践意义
新时代背景下棊江区政协建设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交通运输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