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满满 刘巧芝
摘 要: 本文指出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充分分析了这些问题,根据高校将科学发展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导思想的现实需要,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从而有利于科学发展观能更好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问题 对策
自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各类高校的各级党委领导对在基层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都高度重视,应中央要求高校普遍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切实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各级基层政治工作的主线,并为此做了大量效果显著的工作。广大师生通过学习,思想认识逐步深化,实践运用日趋自觉,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绩。但从目前基层政治工作的实际情况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还比较抽象和初步,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贯彻科学发展观,如何深入学习理解领会其实质,如何以其指导工作实践都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方面所存在的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认识、把握不够充分,高校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还不能深入地认识和全面地把握科学发展观。2008年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滚动调查表明[1],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在肯定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一些问题:一部分大学生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缺乏;部分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的情况;少数大学生诚信意识、法律意识淡薄,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等。上述现象反映了部分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其教育根源在于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充分认识和科学把握社会发展与人的自我发展、社会价值与人的自我价值、社会需要与人的自我需要之间的辩证关系,即高校在科学认识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发展观上,在科学把握社会责任与人的全面成才的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
2.紧密联系不够,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上没有能够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社会和高校各级党组织的关心和重视下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例如,有些地区或高校没有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的观念依然存在;一些高校管理者和学生把人才片面理解为单纯的科学和知识能力,忽视对人才自身思想道德方面完善的要求;一些高校并没有完善大学生评价标准体系,在考核评价学生时,重视专业素质和业务成绩,忽视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象仍然普遍;从全国范围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整体上缺乏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的现象仍然未能杜绝[2]。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上未能紧密联系科学发展观。
3.理解上有偏差,对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的理解有偏差。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强调教育者的功能及水平,着重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很多高校把大学生只是当作被动的教育对象,忽视他们的全面、和谐发展,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不相干的两大块;忽视人的可持续发展,不重视大学生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有机结合;忽视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全面、和谐和可持续发展,满足于学生“不出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当成对学生的预防和整治措施。因此,要纠正对科学发展观理解上的误区,把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4.探索、创新不足,不能利用科学发展观深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发展规律和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吸引力、感染力均不强,主要是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认识不够,工作方法墨守陈规,这也是我们在认识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本身规律过程中始终感觉摸不到规律的“瓶颈”,而这已经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发展的最新创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它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所以高校应及时利用科学发展观这一有力工具大胆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的方式、方法,深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发展规律以突破“瓶颈”。
二、面对问题应采取的主要对策
根据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
1.高校应把科学发展观教育当成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重要环节及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强调学以致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学深悟透。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在大学生中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3]。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贯彻或融入科学发展观教育对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进程、对待人生发展和看待人生价值等基本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意义,对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把科学发展观教育作为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的重要环节,从解决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下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育人功效。
2.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当作是创建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把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要转变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认识上的不正确观念,努力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被简单分割的情况和重视程度不同的问题;大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途径和方法,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切实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本身的统筹与协调,努力开创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3.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重视主体对象。高校应明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对象,绝不能不分对象地将以人为本的“帽子”乱扣,教育者的素质固然重要,但搞错对象将会导致高校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秩序混乱和不分轻重,从而严重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工作要以学生为中心,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多做理解人、尊重人、信任人、依靠人、鼓舞人、发现人、培育人的工作,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们的主人翁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要维护大学生的切身利益,重视解决大学生平时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不断改善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诸如贫困、政治修养不够、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就业难等现实问题;要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对学生的教育、管理之中,坚持疏堵结合、宽严适度、教管一致、激励为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要及时化解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
4.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更深入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发展规律的客观需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回答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如何加强及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者代表方向性,后者则代表方法论,二者都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性问题。加强与改进本身就是发展,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规律。要解决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研究“为什么”和“怎么样”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惟有如此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5.以科学发展观思想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端正工作态度,扎实工作作风,切忌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科学发展观强调求真务实[4],在以科学发展观思想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高校教育者要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只有以端正的工作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正确的工作方法稳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切忌为了做表面工作而急功近利、华而不实,甚至弄虚作假,这样就严重背离科学发展观思想,要进一步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实处做、往深处抓,以求真务实的作风确保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
6.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还要求高校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断创新。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5]:“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在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机制等方面改进创新,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胡总书记的讲话,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突破和发展,保持生机和活力的灵魂的关键所在。意识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前提;内容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重点;方法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关键;机制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保障[6],大学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同样需要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自身工作取得不断进步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能总停留在传统层面,要勇于认识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透过问题看到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以科学发展观思想作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切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8年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表明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健康向上[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86/info1217223868107686.htm.
[2]王雯姝,杜晶波.论科学发展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内涵的丰富和深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上半月),2007,(10):10-12.
[3]汪满满,车蕙,陈明.谈新时期保持高校辅导员队伍稳定的意义和策略[J].文教资料,2009,(12):175-177.
[4]黄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政治工作[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3):60-62.
[5]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N].光明日报,2005.01.19,(1).
[6]李岩.基于科学发展观理念的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探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2):132-135.